文化課教材(高級):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613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語譯】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研析】
養成了仁德就不會去做壞事,即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利己利人利天下的善事了。
【相關資料閱讀】

古人論明志

「明志」就是明確志向。古人很重視人生志向的確立,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只有志向遠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難和自身的弱點,朝著既定的目標前行。古人常常登高望遠,表明心志,「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站的高才能看的遠,胸懷大志,不計一時的得失成敗,最終實現宏偉的志向。

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裡仁》),大意是求知的人立志於仁義之道,卻對惡劣的衣食引以為羞恥,這樣的人就不值得與他進行談論了。

古人有「安貧樂道」的說法。孔子曾發出「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等慨歎。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淵就是一個安貧好學的人,孔子經常誇他用一個筐盛飯、一個瓢喝水、住在簡陋的破屋裡,卻能做到一直不改他求道的快樂。

《論語·泰伯》記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大意是求知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堅毅,因為他們責任重大而且路程遙遠。

這句話是孔子的學生曾參說的。對此,他解釋為:「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意思是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己任,這個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努力到死才停止,這個歷程不是很遙遠嗎?在孔子的弟子中,曾參一向被認為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可是這幾句話卻擲地有聲,表達了他對道德的自信和對人格理想的不懈追求。

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誡外書生》),即一個人立志應當崇高遠大。他還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誡子書》),即不恬淡寡慾就不能確立遠大的志向,不排除雜念就無法深謀遠慮。這是諸葛亮對其子的諄諄教誨,也是他關於修身養德的至理名言。

一個人利慾熏心,就不能有遠大的志向;心氣浮躁,很難有真知灼見。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立志恢弘,心態平和才能深思熟慮。崇高的理想必然要遠離世俗的貪慾,透徹的思維也經常從寧靜的心境中流出。崇高的人格,需要崇高的情志來支持,需要在淡泊和寧靜中不斷追求和昇華。

古人講:「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並不是說確立了遠大的志向後,就可以坐等成功了。在立志與成功之間,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沒有實際的付出,再高遠的志向也是空中樓閣。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歷盡磨難,前五次均告失敗。但是他沒有放棄,直到第六次,終於到了日本,把唐朝的文化帶到日本,他本人成為日本律宗的創始人。

宋代文學家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晁錯論》),要想成就大事,才能與毅力缺一不可。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許多俗語,用來激勵人從小立志,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等等。東漢名將馬援「少有大志」,以「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自勉,為國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所以說,樹立遠大的志向對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但這種志向必須是符合道義的,否則,就不會有崇高的人格境界。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2)?」孔子對曰:「君使臣以(3)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第三》)
  • 王守仁的出生即充滿異象,《明史》記載他的母親懷孕14個月才生下他。他的祖母曾做一個夢:一位身穿紅袍、佩戴寶玉的神仙,在瑞雲和天樂聲中送來一子。祖母夢醒時,恰巧守仁出生。祖父便根據這夢兆,為孫兒取名為「雲」。
  • 守仁十一歲時曾問塾師:「何為第一等事?」塾師回答:「讀書考狀元啊。」他卻懷疑的說道:「考狀元恐怕不是第一等事,或許讀書學聖賢才是。」守仁三十四歲開始教授學生,但是 不以辭章記誦為重點,而是要求學生立志學做聖賢,當時天下人都認為他是標新立異、沽名釣譽。但是守仁都不為所動。
  • 管寧(1)、華歆(2)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3)而擲去之。又嘗(4)同席(5)讀書,有乘軒冕(6)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7)出看。寧割席分坐(8)曰:「子非吾友也!」(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 記盧生邯鄲(1)逆旅(2)遇道者呂翁,……時(3)主人蒸黃粱(4),生(5)夢人枕中,……生舉進士,累官(6)至節度使(7),為相(8)十年……。及(9)醒,黃粱尚未熟,怪曰:「豈(10)其夢寐(11)耶?」後人由此引申出「黃粱一夢」。(唐•沈既濟《枕中記》)
  • 秦之圍邯鄲,趙使(1)平原君(2)求救,合從(3)於楚(4),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5)。平原君曰:「使(6)文能取勝,則善矣。文 不能取勝,則歃血(7)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8),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
  •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3),屢憎於人(4),不知其仁(5)。焉用佞?」(《論語•公冶長第五》)
  • 顧榮(1)在洛陽,嘗(2)應(3)人請(4),覺行炙(5)人有欲炙之色(6),因輟(7)己施(8)焉;同坐嗤(9)之。榮曰:「豈有終日執(10) 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11),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12);問其所以(13),乃受炙人也。(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 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 亦惑(5)乎?以此故法(6)為(7)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