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觀眾用掌聲表達了他們對神韻的感受(攝影:Jan Jekielek/大紀元)

神韻米蘭首場落幕 意大利觀眾深受感動

2008年04月16日 | 12:15 PM

【大紀元4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峰、石芳、肖妍、李孜意大利米蘭報導)意大利當地時間4月15日星期二晚間11點30分,神韻巡迴藝術團圓滿地結束了神韻本年度歐洲之行意大利米蘭站的首場演出。

高精度圖片
神韻藝術團米蘭首場演出演員謝幕(攝影:Jan Jekielek/大紀元)

米蘭: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歷史名城米蘭不僅僅成名於宏偉壯觀、鬼斧神工的杜莫大教堂;足球俱樂部之顛米蘭雙雄的世界揚名;以及千古一帥拿破侖在此地嘉勉的特殊歷史舞台。而米蘭最神聖之處還在於她對整個世界文化和藝術的巨大貢獻:米蘭是本次世界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畫聖-拉菲爾留下的巨作《花園中的聖母》和《雅典學派》,以典雅和秀美聞名世界;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的經典之作《大衛》和《摩西》,以及巨幅的宏偉拜神題材的屋頂壁畫堪稱當世最宏偉的壁畫極品;而繪畫巨匠達‧芬奇的著作《最後的晚宴》今天還作為米蘭的驕傲,高高懸掛在市中心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內。

熱烈掌聲由始至終 身心觸動悄然落淚

而驕傲自豪、感情豐富、熱情豪爽的米蘭觀眾並沒有因為自己對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而掩飾他們對今天神韻藝術團演出的熱愛與讚賞。從大幕拉開的一瞬間直到最後大幕落下的那一刻,現場觀眾用意大利特有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神韻的感覺。

高精度圖片
現場觀眾被神韻的精彩演出深深吸引。(攝影:Jan Jekielek/大紀元)

執著的雙眼目不轉睛的落在早已拉下的大幕,鼓掌時雙手在胸前大幅度的擺動,連綿不斷的掌聲直到主持人開始播報第二個節目時才逐漸收停。意大利人的熱情從第一個節目開始就接連地從一個高點推向另一個高點,集體舞蹈《迎春花開》一個節目四渡贏得觀眾掌聲的場面將整台演出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高精度圖片
義大利觀眾用掌聲表達了他們對神韻的支持與熱愛。(攝影:Jan Jekielek/大紀元)

神韻的精彩讓觀眾爆出了雷鳴般的掌聲,而演出中演員們細節的感情表達則使現場觀眾悄然落淚。在舞蹈節目《升起的蓮》進行到其中的幾個動人情節時,整個劇場寂靜無聲,所有觀眾的注意力都被女主演全身心的感情表達而深深吸引,有些觀眾甚至幾次偷偷地低下頭,用雙手輕輕的擦掉奪目而出的眼淚,大幕落下後她們再一次從自己的口袋中拿出紙巾,重新擦乾濕潤的雙睛。

覺醒贏得觀眾正義回應 兩度謝幕場面感人

在整台演出的過程中,舞蹈《覺醒》倍受觀眾的喜愛和支持,節目演出過程中,當迫害良善的邪惡被正義的人們趕出舞台時,現場觀眾爆發出了正義的掌聲。節目結束大幕第一次落下後,因為台下掌聲不斷,大幕再一次被拉起。兩位主演在掌聲中再一次得到了和觀眾會面的機會,台上和台下無聲的目光交流讓彼此的感情互動得到加深。

在本場演出結束後,來自意大利各界的名士一一接受了採訪,表達了他們各自不同的對神韻的感受。

巴西著名球星埃莫森(Emerson Da Rosa)現場讚神韻

高精度圖片
巴西球星埃莫森(Emerson Da Rosa)和Alime小姐在神韻演出現場(攝影:Jan Jekielek/大紀元)

曾經在98世界盃決賽中替補羅馬里奧(Romario)出場而一舉成名,隨後在2002年多次作為巴西國家隊隊長出戰國際比賽的埃莫森(Emerson Da Rosa),觀看了神韻在米蘭的首場演出。

這位出生於1976年,目前在意大利Juventus FC俱樂部效力的巴西人,在看過神韻演出後對記者說:「我很喜歡這場演出。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本場演出非常精彩,很吸引人。觀看這場演出使我學到了一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演出。我通過一位朋友的介紹而得知神韻藝術團來米蘭演出的消息的,我現在要把這個演出介紹給我們的朋友。」

前意大利能源集團儲備經理:神韻讓我想起了成吉思汗的故事

意大利第一跨國能源集團ENI,主要從事石油和天然氣的研究、生產、傳輸、轉換及市場銷售。目前集團員工有73,572人,遍佈全球70個國家。

ENI集團的前儲備經理Bruno Siti先生與夫人一起觀賞了神韻晚會在米蘭的首場演出。Bruno Siti先生表示:「我喜歡這台演出,喜歡中國文化。我最喜歡第一個節目《萬王下世》,真是令人驚訝,這是開始沒有想到的。我能夠理解演出所表現的意義,尤其通過主持人的解說,使我們更清楚。」

「演出還使我想起了元朝成吉思汗的那段歷史故事,當然我同時也瞭解在近50年來在中國發生的事。這50年在歷史上,相比較於5000年,不是一個長時間,再過50年,很多事也許都會不同。」

意大利畫家:毛時代摧毀了中國文化

高精度圖片
安德莉亞(Andrea Tramontini)和父親在神韻現場。(攝影:李孜/大紀元)

安德烈亞(Andrea Tramontini)是一名畫家,他與父母一起從Biella 市專程趕來米蘭觀看了神韻的演出。他表示:「演出太精彩了,非常非常的好,(Fantastic, really really good)我非常喜愛這場演出,我喜歡演出中的服裝,舞蹈《水袖》很美,演出中的顏色也非常美,還有打鼓。」

安德烈亞很喜歡中國文化,他在畫意大利畫的同時也畫中國畫,還會說中文。在採訪中,他不時用中文向記者表達自己的感受,「我熱愛中國,我很喜歡中國文化。我和父母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我喜歡古時的中國,不是毛時代的。我覺得毛時代摧毀了中國文化。」

現場親自為神韻獻花的Rita‧Varrelld女士:神韻把和平帶給全世界。

高精度圖片
為神韻獻花的Rita‧Varrelld女士(攝影:李弘/大紀元)

時裝銷售商Rita‧Varrelld女士看完演出後,在演員們開始謝幕時,帶著她特別為神韻準備的一束鮮花,激動雀躍地跑到台邊,並把這束鮮花親自獻給了演員們。隨後,她激動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神韻的演出真是太了不起,太偉大了。我喜歡演出的所有節目,《仙女踏波》這個節目太美了,同時《覺醒》這個節目向全世界傳遞了和平的訊息,尤其是節目中那個小女孩的表演,太感人了。」

「中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精神財富。神韻演出一定會把和平帶給全世界的。」

來自中國的男高音:神韻演出使人心靈受到陶冶

高精度圖片
宋先生在演出結束後大談感受。(攝影:Jan Jekielek/大紀元)

來自中國大陸宋凌崎先生一直從事演唱與音樂研究,他在當天的演出過程中不斷高聲喝采,並在關貴敏和姜敏的演唱結束後大聲高呼bravissimo。他在演出結束後接受了記者採訪:「bravissimo在意大利文中是好,非常好的意思。而這場演出真的使人的心靈會受到陶冶。那種至純、至善、至真、至美的東西真的會讓人感動。」

宋先生同時認為神韻的舞蹈節目很有表現力:「因為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一樣。用一句成語叫『此時無聲似有聲』。舞蹈是一種語言。當語言的局限出現時,那就不需要語言了,就變成了『此時無聲似有聲』地用肢體來表達。」

溫州林小姐:看神韻好像感覺歷史重演

來自溫州的林小姐是一名美發師,她現在出國一年了。在觀看了神韻晚會後,她感到很自豪,有很多感受。

高精度圖片
林小姐在神韻現場接受了記者採訪。(攝影:笑顏/大紀元)

她對記者說:「我喜歡,並且佩服這場演出。蠻有意義的,對觀眾、對我們來說感受是很好的。演員們的精湛表演在藝術領域方面都是很好的。表演的過程也不一般,總的來說我很佩服她們,每個節目都很有意義,打鼓也非常有氣勢,這是一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演出,觀看這些節目給我的感受很深。現在國內能這類表演節目已經漸漸沒有了,華人在米蘭,在歐洲能看到這種節目,體味著中國的歷史,很好。這些節目讓人感到人得有一種志向,一種理想,每個節目都令我產生這種感受。在中國的社會裏有改革開放病,與過去不一樣了,所以能來到這,坐在這裡好像又回到了中國的過去,有歷史重演的感覺。」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