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131
【字號】    
   標籤: tags:

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由此可見,任何一個人隨意說過的的話,都將產生不同的後果。激勵他人的良言會為說話的人積德,傷害他人的惡語則會使說話的人得到惡報。造謠中傷他人的壞人自以為得計,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必有更大的惡報等待著他。孫子也說過:「贈人以言,重如珠玉;傷人以言, 甚於劍戟。」對於修煉的人來講,修口也是很重要的人生修行之一,應該做到不說謊話、不講惡語、不口出妄言。「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是做人的基本修養,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 也是認知外在世界的重要媒介,要想說得清楚、說得風趣,令聞者心開意解、清心悅耳, 就必須出言以善、心懷慈悲,才能造福於眾生,廣結善緣。

人的口,就像銳利的刀劍,用它既能修行,也能積德。但是,口舌往往又是最容易造業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這樣的人:長著一個能說會道的嘴,可惜用錯了地方,說話尖酸刻薄,不給他人留絲毫餘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誰得罪了他,他可要鼓起如簧之舌,喋喋不休,不遺餘力地對人極盡冷嘲熱諷、惡毒攻擊。他會把別人幾十年前的祕密或者隱私都抖落出來,讓他人無一絲顏面,自尊心受傷,狼狽不堪。

釋迦牟尼佛曾率領五百僧侶前往民風未化的迦師那國弘揚佛法。為引導有緣人,目犍連第一個來到了該國城中。當他目睹到迦國人某些荒誕不經的行為時, 開口便以因果的道理直指民眾的愚癡行為必然遭報受苦,迦國人聽後難以接受,就怒氣衝衝的將目犍連攆出了城外,致使他的迦國之行無功而返。後來佛陀派遣文殊師利菩薩前去迦師那國,文殊師利菩薩進入該國之後,並沒有馬上宣揚佛法,而先以稱讚迦國人民是如何的勤奮、 純樸善良。溫馨的勸善話語令迦國人歡欣喜悅。眾人最後手持香花、佳餚、珍寶,至誠供養。文殊師利菩薩乃率領該國人民前往佛所,向釋迦牟尼佛恭敬頂禮,並聆聽佛陀的心法。

博大的胸懷才能展現出寬容的風範,無私的心地才能發射出真誠與善良的光芒,覺者永恆的狀態就是慈悲。因此,修煉人應該以慈悲之心勸善,出言以善才能廣結善緣。看到別人的技能、知識、品德及善行,以真誠之心稱讚、學習, 可以去除自己的嫉妒、傲慢之心,也可以擴大自己的心量。 人人出言以善,則能使社會真正回歸到安定祥和的狀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優雅的儀表只能給別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一種寬闊的胸襟和翩翩的風度則能使人肅然起敬。一個人有沒有風度取決於他的心量的大小,因為風度雖然是通過言行表達出來的,但那卻是內在心靈品質的流露。
  • 人世間只有正直無私、具備崇高品德的人,才能「登山則情溢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達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生境界。唐詩中不乏豪言壯語,也有許多佳句頗能激發人的豪壯之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最好的一例。
  • 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裏有一首千古絕唱的詩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人生如夢,又像是一場遊戲,不管怎樣吝嗇或算計,最終還是要赤裸裸地離開這個人世間,不可能把一生積累的物質財富帶進墳墓。
  • 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在真道之前能自己省悟並且勤而習之者,才是上等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感悟宇宙的真理與大道,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天機和神佛的存在。上品之人不會沉溺於物質利益的競爭中,他們不會局限在物質世界知識的片面性中,他們都懂得人生的終極真理在於返本歸真。
  • 《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出生的時候天性本是善良的,人們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因為習染不同就會變得相差的很遠。在世風日下的現代人類社會中,為了不使自己誤交損友、沾染不好的習慣,交友與擇鄰也應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節欲,窮其一生也就只能是一個私欲不斷產生和滿足的過程而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的一種境界,也是古人修身養性時的一個道德標準。古人云:「心為形所累」,人的欲望越大,生活的壓力也必定隨之增大,人生中如果能少一點欲望,就會多一份輕鬆與灑脫。
  • 暮色看天高 喜見歸巢鳥
    近湖不見濤 遠空雲飄緲
    人在迷中熬 拼搏為溫飽
    大道世間傳 寰宇法光照
    上士得真經 慧眼識正道
  • 汙泥濁水順江流,

    沙塵煤煙繞高樓。

    邪靈陰霾一朝散,

    豔陽明月照神州。

  •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對於兒女的外出遠行,人世間的每一位母親的內心都是很難過的。為此許多母親都把自己感情寄託在兒女的衣裝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就是唐詩中千年不衰的名句,這兩句詩雖然語言直白,卻非常令人感動,是遊子表達思母之情的常吟之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