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江西鄱陽湖白鶴 (三)

文、攝影/黃俊賢

人氣 3
標籤:

鄱陽湖保護區鳥類估計有310種,越冬候鳥種類之多以及為數眾多的珍稀濱危鳥類都是國内外罕見的。除了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鶴群體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大鴻雁群體所在地,鴻雁数量可達10萬隻以上。其他如白枕鶴、白頭鶴、灰鶴、東方白鸛、黑鸛、小天鵝、白額雁、白琵鷺等50多種珍稀鳥類,於我們拍攝的11中旬期間累計已超過20萬隻來到這裡度冬。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蔽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鶴飛千百點,日沒半紅輪”。這是詩人對鄱陽湖保護區珍禽候鳥壯麗奇觀的讚譽。

五、即將消失的鄱陽湖
保護區的官員指出大量候鳥聚集自然保護區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保護區內加強保護,嚇止盜獵行為發生,吸引了不少候鳥,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受周邊湖區乾旱影響,一些分散在保護區周邊湖區的候鳥,逐漸向積極控制水位,使得水草生長相對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內聚集。

鄱陽湖正面臨著百年來的大旱!

連日用吉普車載著我們協助拍攝的周飛龍站長表示:「您們是有史以來第一批踏上湖中心的人!!您們現在踏的土地,我在這裡服務這麼多年也是第一次能開車下來」。陪同我們攝影的江西攝影協會榮譽主席宮正先生也說:「很懷念兩年前還能搭船於水上拍攝鶴與人類家園的感覺,往後也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過去冬天湖水就是少,到大湖池對岸的水閘口拍鶴仍必須搭船前往,現在卻得由吉普車奔馳於大片崎嶇、乾枯、龜裂的土地上才能到達,親身踏在湖底實在很難想像過去這裡竟然是無法踏足的湖水區域。因為湖水退的遠,過去觀鶴拍攝的距離約在200公尺,如今拍攝的距離已退到400公尺以外。證明了水是一天比一天乾;一年比一年少,候鳥在這裡的覓食與棲息環境越來越縮小。

近年來,過度挖砂、盜獵與人工圍墾是另外的大問題。
1.過度挖砂
採砂船水下採砂,破壞了魚類的迴遊通道、產卵及生存空間,導致漁業資源日竭,贛江上沒日沒夜往返的運砂船說明了一切。魚沒了,候鳥沒了食物,濕地的生態食物鏈將被打斷。

2.盜獵
鄱陽湖罕見的乾旱低水位讓湖區周圍5萬多名沒有田地的漁民生活更為困難,一條漁船出湖半月只捕了10公斤魚,還不足漁船的柴油錢。生活陷入困境的漁民,面對盜獵集團高價收購候鳥的行為,難保不會興起盜獵珍稀候鳥之行為。(據聞一隻小天鵝的售價在人民幣500元,那可相當於當地漁民現今一個月的收入)

3.人工圍墾
人工圍墾導致湖泊面積不斷縮小,鄱陽湖現有面積比1954年已減少了1,400多平方公里。

同時因為長江下游普遍乾旱缺水,江西省政府正評估將鄱陽湖『圍堤固壩』,成為深水積蓄湖,作為販售水資源及其他經濟用途。許多的危機讓鄱陽湖這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將成為『生態死湖』,世界98%以上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亦將頓失這難得的棲息地。@
~~待續~~

(轉載自Hsien’s 野生世界攝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環頸雉素描
天際旅者--黑面琵鷺  (上)
天際旅者--黑面琵鷺(下)
韓國白翊島之斑點海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