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自由 廣大無盡

巴洛克藝術

陳尚原(台北美術館研究員)
font print 人氣: 23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日訊】巴洛克藝術的風格,在技法上善用動勢、強調光線、誇張的戲劇性,暗示宇宙的無窮盡,在境界上則提升人的精神到達宇宙宏偉的高度。


魯本斯自畫像,一六三八至一六四零年。

講起巴洛克藝術,最具代表性的畫家非魯本斯莫屬。魯本斯(Rubens,一五七七年至一六四零年)是法蘭德斯人(今比利時,當時是西班牙屬國),像當時許多畫家一樣,他們年輕的時候,都會到代表文藝復興核心的意大利學畫。魯本斯一六零零年前往意大利,經過八年,一六零八年回國,回國後在安特衛普蓋起巴洛克式樣的豪宅(今已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開始他繪畫的生涯。由於技法高超,求畫的人絡繹不絕;並受法蘭德斯大公聘為宮廷畫家,加以外交家的身份出使歐洲各國,所到之處形成旋風,是當時人所景仰的「國際」大畫家。


魯本斯位於安特衛普蓋的典型巴洛克豪宅,已成觀光景點。(Getty Images)

魯本斯剛回國時仍謹守文藝復興的風格,如一六零九年與妻子結婚所畫之畫像,華麗高貴、氣宇軒昂。隨著時代風氣演變,他在技法上領悟到動勢與色彩的一體性,在境界上則提升人的精神到達宇宙宏偉的高度,為巴洛克藝術做了最好的代言人。

魯本斯善用動勢強調光線

一六二二年,魯本斯開始為巴黎的盧森堡宮製作著名的「瑪莉.麥第奇的生平」二十一幅的系列作品,這系列的連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魯本斯作品的精華,現在在巴黎盧浮宮,特闢魯本斯專廳展出,遊盧浮宮千萬別忘記前往參觀。巴洛克藝術的風格,善用動勢、強調光線、誇張的戲劇性、暗示宇宙的無窮盡,都可以從這些魯本斯的作品裏看出端倪。例如其中「瑪莉.麥第奇王后在馬賽登陸」,描寫瑪莉王后正從船板上走下來,天上有天使吹號,海裏有海神率領族群護送,把一件上岸的平常小事,烘托的壯觀無比。


盧浮宮特別為魯本斯所繪製的巨幅系列油畫「瑪麗.麥第奇生平」開闢一間專屬展廳。(攝影/史多華)


魯本斯為巴黎的盧森堡宮製作的「瑪莉.麥第奇的生平」系列作品,此為其中一幅「瑪莉.麥第奇王后在馬賽登陸」,油畫,一六二三至二五年,394 x 295cm,現藏於巴黎盧浮宮。天上人間渾然一體。(Getty Images)

魯本斯在法國受到歡迎,其實當時法國的巴洛克藝術也正方興未艾。最著名的凡爾賽宮就是這時蓋起來的,巨大的建築和花園形成統一的大格局,彷彿可藉以測量出宇宙的奧祕。巴洛克建築不只是外部壯觀,內部的裝飾更是華麗,包括王宮與教堂,大壁畫、天花板、拱門,踵事增華,美不勝收。

俗世與天界多重空間

凡爾賽宮內許多的壁畫和天頂畫,出自於宮廷首席畫家以及具有王家藝術學院院長身份的勒布倫(Charles Le Brun,一六一九年至一六九零年)之手筆。天頂畫引人直上雲霄,讓人有置身神界之感。


凡爾賽宮的天頂壁畫「法蘭西女神與戰神和正義女神」。(攝影/史多華)

勒布倫是路易十四的藝術總管,連餐具、服飾、舞臺設計他都參與。勒布倫作品「牧羊人的仰望」就有熱鬧非凡的感覺,畫家畫牧羊人膜拜在馬槽出生的耶穌,現實原本淒涼的馬廄,聚集很多人,還有天上眾神與天使前來祝賀,將馬廄擠的水洩不通。這種將俗世與天界聯繫起來的多重空間表現,可說是巴洛克藝術的一大特色。


法國王家藝術學院院長勒布倫作品「牧羊人的仰望」,一六八九年,油畫,151 x 213公分,現藏於巴黎盧浮宮。(Getty Images)

法國王家藝術學院專門培養藝術人才,巴洛克時代(一六零零年至一七五零年)到了後期,國際的藝術中心逐漸從意大利移轉到法國,藝術學院可謂功不可沒。有人說巴洛克始於意大利,卻終於法國,法國將歐洲藝術的偉大傳承——文藝復興(古典主義)與巴洛克風格延續下來,這是因為有了學院的存在,能善盡研究與保存的作用。

反矯飾主義成巴洛克藝術先驅

意大利為甚麼是巴洛克藝術的開端,這要從文藝復興說起。文藝復興的表現,到意大利三傑達芬奇、米開蘭基羅、拉斐爾的時候,幾乎到了登峰造極,致使後來的藝術家只能被籠罩在其陰影底下,他們失去做畫的信心,產生一種後世稱為《矯飾主義》的風格(一五二零年至一六零零年),依照前賢(特別是拉斐爾)的節奏進行不敢逾越,頂多在造型上下功夫,例如拉長比例而予人纖巧的感覺。矯飾主義這種過度形式化的作風,缺乏熱力,作品給人冰冷的印象。當時就有反矯飾主義畫家科雷吉歐(Correggio,一四八九年至一五三四年)出現,站在相反的立場,用純真的感情注入結實壯觀的形象中,使畫面充滿生命力,具備不可思議的豐富性與自由感,獨樹一幟的作風,開啟了巴洛克風格。

接著卡拉瓦喬(Caravaggio,一五七一年至一六一零年)更發揚光大,他大膽運用「明暗對比」法,表現強烈的空間感、形成戲劇性的張力,奠定巴洛克藝術的基調。卡拉瓦喬畫人物脫離形式主義的窠臼,從活生生的現實裏那些農人、工人身上寫生,產生粗獷有力的生命力。傳說卡拉瓦喬個性暴躁,然而他是個有深刻宗教精神的人,他認為神性存在於現實之中,自現實中提煉出神性、昇華出神性才是藝術真正的意義。有人只把他的畫形容成戲劇性的、幻覺效果的,其實是將他窄化了。


卡拉瓦喬「以撒的犧牲」。

卡拉瓦喬的畫法,並不被當時的一般人所能接受。然而許多藝術家都明白他的價值,並深受其影響。如:魯本斯(法蘭德斯人)、林布蘭特(荷蘭人)、委拉斯蓋茲(西班牙人)、拉突爾(法國人)、維梅爾(荷蘭人)等皆是,這些都是巴洛克藝術大師級的人物。

巴洛克隨資本主義傳遍世界

巴洛克繪畫能創造出一種自壁面躍出,令人驚歎的立體視覺效果,同時又扮演著將雕塑、建築不同類型的藝術給予綜合的角色。平面、立體渾融成一體,透視法與光的四射效果,能表現無限的概念,產生「世界是無止盡」的感覺。

建築師兼雕刻家貝尼尼對這種「幻覺」有很深的體會,他的雕塑善於表現激動、熾熱的情感,情緒推到戲劇性的高潮,如有名的雕刻「聖德雷莎的幻覺」。

另外,在建築上,像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的柱廊及其上之雕刻,是由貝尼尼製作的,列柱形成的迴廊圍繞住廣場,如同一雙手臂環抱的樣子,使得教宗的殿堂產生與人相接近的親切感。他還設計了許多噴泉和祭壇,如羅馬拿佛納廣場「四河噴泉」,全組雕刻充滿了巴洛克動態之美。


貝尼尼的雕刻「四河噴泉」。(攝影/史多華)

巴洛克藝術在意大利形成後,傳遍歐洲各地。當時西班牙國勢強盛,船堅砲利的推進,將巴洛克藝術帶到南美及世界各地,至今仍可見到這些遺跡。擅長做生意的荷蘭人也隨其航運,吹起巴洛克風。◇
──轉自《新紀元》72期(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國立中山大學藝文中心主辦, 華府客家同鄉會協辦的巴洛克獨奏家樂團音樂會將於四月八日星期二晚上七點半於JCCGW Kreeger Auditorium演出(6125 Montrose Road, Rockville, MD 20852)。演出曲目包含馬克歐康納的阿帕拉契華爾滋與許多耳熟能詳的台灣民謠(月夜愁,白鷺鷥, ,鑼聲若響…等), 精彩可期。本次音樂會為免費性质,请向客家会索取免费入場劵, 憑票入場。索票請電洽張芬瑩:301-765-5083, 黃秀朗:703-742-8863 。
  • 位於南台灣的國立中山大學駐校樂團「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將於4月6日及8日在大華府地區舉行兩場音樂會及進行學術參訪活動。此次音樂會特別演出美國當代作曲家作品及多首極具代表性的台灣民謠組曲,藉由該樂團古典音樂訓練及重新詮釋,期望帶給美國各界和僑胞對台灣民謠能有全新體驗。
  • 巴洛克的音樂是複音音樂,旋律並不突出,樂曲多由小動機出發,在不同聲部上不斷延申發展,因此這時的音樂連綿不絕,音響較緊密紮實。
  • 「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將本週日晚上七點半於洛杉磯僑教中心演出。成立於2004年的「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團員以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專、兼任教師、 傑出校友以及在校優秀學生為主,希望透過全體演奏家的努力,將巴洛克時期精緻的音樂作品介紹給所有喜歡古典音樂的人。
  • 來自台灣的中山大學巴洛克獨奏家樂團於本月八日晚間七點在馬里蘭州洛城猶太人社區中心舉辦在美巡演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為大華府地區的民眾獻上了一場中西方音樂互動的美妙音樂饗宴。
  • 帕海貝爾的「卡農曲」就是利用了2個小節的低音主題,由數字低音樂器從曲子開始到結束,固定不變的反覆28次。就像建築物一樣,有了低音穩固的基盤,就可以在上面蓋出各種風貌的漂亮外觀。絃樂器以三個聲部輪唱旋律,一個搭一個,或前或後的出現。就像樓房一層、一層的往上加,錯綜複雜,最後成了宏偉壯麗的「聲音的建築物」。
  • 也許是一股「復古」的風潮,現代人需要藉著傳統音樂的洗滌,調和一下工業生活的緊張感。面對一天的繁忙,放鬆心情,聽聽這個坐著馬車、點著蠟燭的時代的聲音,享受一下時空轉換後所帶來的閒情逸致。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