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參軍戲》(三)

「參軍戲」特點﹙下﹚~幽默詼諧、靈活多變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續前﹚
三、 幽默詼諧
「參軍戲」是好笑的,是詼諧的,是幽默的,又是講道理跟時事的,這與古代「俳優」的作用與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參軍戲」演出的地點如果不在宮廷,就是在帥府,藝人們往往要當著帝王跟達官貴人的面前演出;而「參軍戲」內容「敏感」,如果不披上喜劇的外衣,用笑話的面貌出現的話,免不了會給自身帶來禍殃。

為免「參軍戲」的藝人可能演完戲即遭遇「不測」,所以他們不可能個個正言厲色、直來直去,甚至是「當著和尚罵禿子」這般直接進行對官員的諷刺,因此只好採取以笑話的方式、幽默的方式,用嘻笑怒罵的表演來進退自如,以求在這種情況下起到某種保護作用。

例如《北夢瑣言》裡一段︰﹙原文如下﹚
「劉仁恭之軍為汴帥敗於內黃。爾後,汴帥攻燕,亦敗於唐河。他日命使聘汴,汴帥開宴,俳優戲醫病人以譏之。且問︰『病狀內黃,以何藥可瘥?』其聘使謂汴帥曰︰『內黃,可以唐河水浸之,必癒。』賓主大笑。」

意思是說,於五代十國時期割據幽州的劉仁恭軍帥,曾被汴帥朱全忠打敗於內黃一地,過後汴帥自己出征攻燕﹙即幽州﹚的時候,也在唐河一地兵敗。故在一次劉軍使者前往汴帥府出席的宴會上,俳優演員以此作為戲劇主題消遣來客,故意以症狀影射劉仁恭內黃兵敗的事,想不到劉軍聘使卻跟汴帥說︰「喔,你要是有內黃的症狀,就用唐河水泡一泡,不就好了嘛!」暗喻兩方兵敗根本是半斤八兩、彼此彼此。以此詼諧與機智,化解了尷尬,更令賓主俱樂。

四、 靈活多變

「參軍戲」靈活多變的特色有著多方面的表現;例如參軍戲的藝人有男有女﹙其中不乏女優名家﹚,有說有唱,唱的還是當時文人寫的流行歌曲,帶敘事性,頗受歡迎。但「參軍戲」全程還是以說為主,並將說唱結合,例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一書中就載有用唱詞演出的具體情形︰

「﹙元稹﹚贈采春﹙女優名﹚詩曰︰『新妝巧樣面雙蛾,慢裹恆州透額羅。正面偷輪光滑笏,緩行輕踏皴皮靴。言詞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更有腦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望夫歌>是藝人劉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之中的一首,其詞有︰「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聽說采春一唱此曲,閨婦行人莫不淚流。

「參軍戲」的表演常常是見景生情,隨機應變的,藝人們可以時而跳出故事之外,時而回到故事中來,形成戲內與戲外的有趣結合。或者有時藝人們會臨場發揮,以機智抓“哏”取笑,類似我們今天熟知的相聲中「現掛」的表現。

﹙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笑話古已有之,《詩經‧衛風》中有「善戲謔兮,不為虐兮」,可惜戲謔的內容沒能流傳下來。
    先秦諸子的著作中有許多笑話,大都散見於寓言故事裏,有以諷刺見長的笑話,如《自相矛盾》、《畫蛇添足》;也有生活氣息濃郁的笑話,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還有生動形象、
    耐人回味的笑話,如《對牛彈琴》、《葉公好龍》。
  • 風靡一時。笑話集《啟顏錄》據傳為侯白所撰,雜記詼諧調笑事,但也經過後人的加工整理,以侯白為主角,側面反映侯白的藝術與為人。
  • 侯白尚未知名的時候,有一次令宰來到本邑,侯白跟人打賭說可以讓令宰大人學狗叫。其他人都說好,如果侯白贏了,他們就請客,反過來就是侯白得請客。於是侯白入內進謁大人,侯白說︰「公初至,民間有不便事,望諮公,公到前,甚多盜賊,請命各家養狗,令吠驚,自然盜賊止息。」令宰說當然,我家也需要養能吠之狗,那裡找的到呢?侯白就說家中新有一群犬,可是牠們的吠聲跟其他狗不一樣。
  • ,《啟顏錄》裡所收的笑話未必都是侯白創作的,不過大部分的笑話還是來自於侯白;敦煌卷子本的《啟顏錄》裏,將內容分成論難、辯捷、嘲誚、昏忘四類,其實還可以加上語言文字遊戲,共為五類。
  • 嘲誚
    如《射不著垛》︰「宋國公蕭瑀不會射箭,有一回重陽節太宗賜射,蕭瑀不管怎麼射都射不到箭靶子,一無所獲。還被大書法家歐陽詢當面作詩嘲笑:
    『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欲高反復下,應西還更東,
    十回俱著地,兩手並擎空,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
  • 古代眾多的文學藝術形式中,笑話與相聲的傳承關係最為明顯。段寶林在《笑話——人間的喜劇藝術》一書指出︰「單口相聲與笑話最為接近,可以說是專業藝人說的笑話,不過單口相聲與一般的小笑話不同,它是專業性的,篇幅較長的笑話。相聲演員往往把幾個小笑話串聯起來,增加許多生動的細節,來表現更加豐富的內容。」
  • 笑話跟相聲之間的傳承關係更多的表現在藝術手法方面,以下略舉數端︰
    一、歪講
    二、吟詩答對
    三、三翻四抖
    四、方言習俗
  • 古代笑話確實為後世的相聲藝術注入了許多營養因素,對整體相聲藝術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影響,並構成相聲系統中的主流。然而,古代笑話中的糟糠糟粕也流傳到相聲中來,目前相聲中的一些弊端,其實在古代笑話中就有蛛絲馬跡可尋。譬如說,以個人生理缺陷狀況來開玩笑的內容,這在古代笑話中就屢見不鮮。
  • 提到「參軍戲」的起源,經常引用的是《樂府雜錄》中的一段記載︰「…後漢館陶令石耽﹙朝代官職人名﹚有贓犯﹙貪汙受賄,違犯法紀﹚,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樂,即令衣白夾衫﹙古代罪人通常這麼穿﹚,命優伶戲弄辱之,經年乃放。…」
  • 如同許多失傳的藝術形式一樣,「參軍戲」雖然在唐朝、五代都盛行一時,卻鮮有文字記載的腳本流傳下來。根據王國維《宋元戲曲考》所附的<優語集>裡一些「參軍戲」的故事,其中有七、八篇是較為可靠的史料,根據這些劇本內容及其他有關資料,可以歸納出「參軍戲」具有如下特色︰
    一、嘲弄諷刺
    二、鹹淡見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