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觀點

總是抱怨父母做得不夠好
文/約書亞.柯曼
【字號】    
   標籤: tags:

我知道你可能已經試過各種方法來修補親子關係,因為我知道長期承受悲傷、懊悔、被遺棄、內疚與憂慮是多麼沉重而難以擺脫的負荷,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多數父母為了顧全親情或出於絕望,都會竭盡所能擺脫這些感受。無論你如何努力或多麼無辜,都必須先接受孩子的觀點,就是你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多愛一些,多拉他一把,少憂慮一些。即使你自認已盡力而為,也看了很多教養書籍,請教過其他父母、小兒科醫生、教育專家、社交技巧專家、你和孩子的心理治療師,孩子還是有權利抱怨你做得不夠。

教養方式的弔詭

其中一個殘酷的弔詭是,即使父母最盡心的時候,也可能會傷害孩子。例如很多父母想避免和上一代犯同樣的錯誤,反而傷害了子女。我有個同事在1960年代的公社(commune)裡長大,他說:「我爸媽對祖父母的保守作風很反彈,因此從小讓我自由得不得了,唯恐紀律與限制會破壞我的天真與創意。我記得我十歲時問過爸媽,可不可以和他們一起抽大麻,他們說:『你自己決定,你覺得好就好。』我才10歲耶!我哪知道好壞?現在我自己當了父親,對孩子超級嚴格,連眨個眼都需要我同意,他們恨死了,但總比我受的教養好。」

採取與自身經驗完全相反的極端教養方式或許能避免一些問題,但往往也會製造出另一種問題。有對夫妻冒著生命危險到美國,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發展機會。兩人基於望子成龍的心理,把孩子逼得很緊,常大聲批評孩子,孩子成績好時會被批評不夠好,成績差時更被貶得一無是處,結果孩子長大後充滿內疚,價值感低落。

這對夫妻用他們所知的方法盡力扮演稱職的父母,但他們太害怕下一代和自己一樣貧窮,因而看不到孩子受到的傷害。子女長大後批評他們太嚴厲,兩人完全無法理解,覺得被背叛。

父母不要急著辯護

他們的子女(目前已成年)應該原諒與遺忘嗎?當然,可以做到最好。但美國社會文化總是告訴我們要「走出陰影」、「繼續往前走」、「趕快長大」,任何人若停下腳步回顧童年的缺憾,便可能會被嘲笑不成熟,因此很多人只會為內在的匱乏與心理衝突而自責,卻不明白問題的根源。父母也要明白:即使我們為孩子做了很多犧牲,也盡力扮演稱職的父母,還是可能造成傷害。你必須體諒自己已盡力而為,也要試著體諒孩子抱怨父母做得不夠好。

在心理治療中,常聽到案主自責不該為了連自己都說不清的童年傷害而痛苦、憤怒。他們常說:「父母其實沒有打我或虐待我,只是比較冷淡,從不曾說愛我。很多人的問題比我嚴重,我沒理由陷入沮喪。」但有些人確實會因此陷入沮喪,感覺與父母疏離。父母若能體認孩子的心聲,不急著自我辯護,比較有機會修補親子關係。

若孩子對你不滿,或你自認某些教養方式做得不夠好,你總希望能坦然地說:「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或者「那時我已盡力而為,只是很遺憾沒有成功。每個人都會犯錯,我自認應該獲得原諒與同情,即使孩子不能諒解我,至少其他人和我自己可以。我不能再繼續懲罰自己。」

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有時你可能會懷疑孩子是不是故意要傷害你,實際狀況要複雜得多。孩子有時是要看看父母能否優雅地接受子女的責怪,從而找到處世之道:在過程中,他會了解你的苦心、付出與心理衝突。年輕人面對挫折時,可能會用別人對待他的方式來對待父母,希望從中學習因應之道。

舉例來說,青少年的社交經驗往往充滿羞愧、被拒絕、被輕視的感受。讀者可能在想,沒錯,這就是孩子給我的感受。孩子為何要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原因之一是他要知道當他在週末派對、學校走廊或放學後被人拒絕或嘲弄時該怎麼辦。最理想的狀況是你被孩子「虐待」時還能泰然處之,當孩子下次碰到類似待遇時,能夠以你為榜樣。

還有一種心態也很常見:孩子必須把責任歸諸父母,才不必責怪自己。有些孩子因性格較彆扭或其他問題,內心有沉重的羞愧與自厭感,把責任推給父母多少能減輕一些心理壓力。聽起來似乎不太公平,但教養子女原本就不是付出等於回收的公平交易。通常你只能盡量付出,靜觀其變。

摘自《是誰傷了父母? 傷心父母的療癒書》張老師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不想在此羅列所有例證,好證明自然界和藝術界中普遍存在著規律性的現象。我們的目的是研究對稱性及其形式的基本內涵,繼而為在迥異的條件下、為何相似的形式會出現,提出解釋。本書還將評點美學概念及其蘊涵的數學理念。藉由研究藝術和科學的互動關係,我們將較能理解二者之間的融合統一,並洞悉人類偏愛對稱性的心理因素
  • 有個男子一天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條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僅有的路燈下找東西。她非常慌張、著急地在找,讓這個男子不禁停下腳步,想助她一臂之力。
  • 若菱今天依約來到老人的小屋中,臉色凝重,不太好看。老人若無其事地問她:「怎麼樣,拜訪我的學生們還順利嗎?」
  • 對於女性來說,以小資本創業,通常是一段非常艱難的開始。受限於資金與規模,以及未必對女性創業友善的大環境,女性創業要邁向成功之路其實並不平坦。然而,如果女性創業者能放大格局,以宏觀的視野,敏感地嗅覺社會的趨勢,抓住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那麼成功的機率將大為提升。
  • 瞭解了張雅媛過去工作的背景之後,便不難理解這個看似纖弱的女子為何能獨排眾議,勇闖網海,在網路上為自己開創出另一番職業機緣。有些女人,是為現實環境所迫,不得不創業以餬口持家,張雅媛的創業成功,則來自於她對工作不停歇的熱情與創意!
  • 有人說: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處處都有壓力,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話是不錯,問題是我們怎樣認知和面對壓力﹖誠如作者張德聰教授所講的:「壓力不一定是不好的」。他指出,壓力有如多刺的玫瑰,「玫瑰花豔麗卻多剌,喜歡者喜見其花,厭惡者恨其刺,喜惡在一念之間」。
  • 壓力是好是壞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如同「萬物靜觀皆自得」,我們面對壓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人的感受有其獨特性。壓力並不一定不好,就像人的身體會有疼痛,一個人如果被刺傷,感覺痛是一種防衛反應,讓我們可以及時處理,或避免受到更大傷害,如果不感覺痛才麻煩。
  • 在近來所謂健康熱潮、減肥熱潮中,早起是最基本的方法。它不需要額外花費,而且不只對健康有好處,還能使頭腦運轉速度變快、養成積極的態度。關於早起的效用,書籍、雜誌、電視節目中都談論很多,近年來因為大腦生理學與心理學等領域的發達,早起的好處也得到了科學的證明。
  • 日夜周期是由循環機能、睡眠、體溫、副腎皮質荷爾蒙的作用、尿量、尿中的磷酸、鈉、鉀的量以及代謝速度等形成,這種節奏並非二十四小時都如此。 由此可知這種節奏是根據細胞代謝規律所產生的。與地球的自轉相互配合,每天一邊做出些微的調整,一邊適應環境。
  • 費歐娜第一次來求診時,靜靜坐在診療椅上,沒看我,也沒說半句話,只是從皮包裡拿出女兒寫的那封信,彷彿在說:「這封信已足以說明一切。」這是事實。我有不少案主就像她女兒一樣,有時甚至是我幫他們草擬那樣的信,或鼓勵他們與父母切斷聯繫。這樣的信會讓人覺得已無轉圜餘地。我知道這是非常嚴重的事――一個心理治療師若未就長遠的影響深思熟慮,絕不能提供這樣的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