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台灣生態奇觀(上)

北門潟湖黑腹燕鷗萬鷗黃昏之舞

文/攝影: 黃俊賢

人氣 12
標籤:

過去萬鳥群舞的壯觀畫面,人們只知道非洲的紅鶴、美洲的雪雁、韓國的巴鴨,卻從不知道在台灣竟然也有媲美這些自然世界奇觀的鳥類與場景,那地點就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轄內的北門潟湖,那鳥是將近三萬隻的黑腹燕鷗。這黑腹燕鷗的黃昏萬鳥之舞,是足以向全世界宣告的大新聞。

※ 認識黑腹燕鷗(鬚浮鷗)
學名:Sterna hybrida
英文:Whiskered Tern.
全長:25公分;翅展:76公分

黑腹燕鷗繁殖於中國東北部、興凱湖附近,冬季經中國東南部、臺灣、南遷於中南半鳥、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地方避寒。黑腹燕鷗冬羽則全身大致為灰白色,嘴、腳黑色,僅頭枕部及眼後灰黑色。夏羽嘴暗紅色,腳紅色,頭至後頸黑色、背、胸暗灰色,喉及頸側白色,腹部轉變為黑色,尾灰白色,有淺叉。覓食方式是於水域上空來回低飛,邊飛邊看水面,一旦發現獵物,會短暫懸停後俯衝入水叼食小魚、小蝦。

在臺灣地區其族群於春秋兩季過境,在宜蘭蘭陽溪口與屏東林邊都可見到,然而竟有多達三萬隻的黑腹燕鷗來到北門聚集度冬生活,卻是前所未見的生態奇觀,探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北門潟湖週邊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擾與開發,加上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域內的養殖漁塭能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及餵養魚群後剩下的水面浮料取食容易。而黃昏聚集飛舞除了是族群在訓練亞成鳥飛行技巧外,共同警戒天敵與降低被獵殺時的稀釋效應,才是真正造就如此盛大的黃昏飛舞場面的主因。

雲管處為行銷此一特殊生態現象,配合4月5日將舉辦的「雲嘉南鹽業文化˙宗教巡禮暨旅行台灣年啟動」系列活動之ㄧ「雲嘉南鳥類生態特展」(4月5日、6日、12日及13日等4天在南鯤鯓代天府鯤瀛館展出),特別邀請素有黑琵先生之稱的王徵吉先生與熱愛鳥類生態與攝影的黃俊賢先生進行拍攝取景,在一個星期的拍攝期,二位賞鳥專家表示其每天均在天還未亮的清晨4點出門,直到夜晚7點才返回家園,雖然艱辛疲累卻讓他們熱此不疲的就是昏黃夕陽與銀白月亮交替時刻的萬鳥之舞。

(轉載自Hsien’s 野生世界攝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環頸雉素描
天際旅者--黑面琵鷺  (上)
天際旅者--黑面琵鷺(下)
韓國白翊島之斑點海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