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災後重建校舍成為最安全建築?(3)

人氣 2

【大紀元6月15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報導)在四川大地震中,最讓人們揪心的是,許多校舍倒塌嚴重,無數孩子被奪去了生命。人們在思考,對那些在校舍建築中偷工減料、不負責任的人員該如何處理?震後重建,如何讓校舍成為最安全的地方?

據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整個震災區倒塌的校舍將近7千棟,死亡學生達到6,500多人。占死亡總數的約10%。災區震後重建,如何使學校成為最安全的地方?在上次的節目中,美國耶魯大學中文講師、獨立評論人士康正果批評說,中國建築行業層層腐敗,造成豆腐渣工程多。而對災後重建,建築行業能否按照嚴格的規章制度來操作,他也不表示樂觀:

「我剛看完一篇文章,看完之後我自己心裡都覺得很害怕。寫文章的人就是四川的建築承包商。談到豆腐渣工程,他說現在重建工作馬上就要展開了,大量的房屋要建設,肯定建築行業就要非常忙碌了。國家要限定一定的時間要求把房子蓋出來,他認為豆腐渣工程會更厲害。而且他說了很多理由,最重要的一點,現在中國各行各業、從上到下各個關節的人都在從中牟利,這是根本沒有辦法搞清楚的。」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8號簽署了第526號國務院令,公佈《汶川地震災後重建條例》,並於公佈之日起施行。重建條例共九章八十條,分為總則、過渡性安置、調查評估、恢復重建規劃、恢復重建的實施、資金籌集與政策扶持、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但現住西安的原陝西省電視台記者馬曉明說,遏制腐敗是災後重建的首要任務:

「如果不消除中國的專制,遏止腐敗,再有什麼規章制度,再有什麼監督檢查、追查等等這一套措施都不頂用。這次暴露出來的校舍問題有些是建築質量比較低,有些並不低,而且外表都裝修得非常漂亮。但是豆腐渣就擺在那裡。不地震看起來非常漂亮,一地震校舍立刻垮塌。中間有很大程度是腐敗。所以,我們現在談的今後的校舍重建問題,不清除現在的腐敗,再有什麼這樣那樣的標準都是一紙空文。貪官污吏、不法建築商不會因為地震有所收斂。」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馬曉明說,就是作為國民要行使自己當家作主和監督的權利:

「這次這麼多學校垮塌、學生死亡。許多家長都說,地震前我們就知道校舍質量是什麼樣,鋼筋是什麼樣,水泥是什麼樣,施工的時候怎麼樣偷工減料、公款、建築款如何被貪污。這些家長為什麼不做相當的抗爭呢?人民要行使自己監督的權利。發現問題要敢於舉報、敢於抗爭,這都是以後把校舍質量提高的很重要的因素。」

此外,馬曉明說,對重建工程質量的監督,要有多方面的人士參與其中:

「監督建築質量的專門有投資方、有校方、有工程質量部門的人,還應該有敢於對社會問題發表評論、對社會負責任的公民和學校師生代表和家長代表共同來監督施工工程。

網上說劉漢承包的5個學校都沒有垮塌,很多網民在網上發表文章說,以後重建學校就叫他總承包,因為通過實踐證明這些人是信得過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建 議。不在具體的買多少鋼筋,買多少號的水泥,施工質量具體怎麼操作,這些承包商和工人都懂。如果沒有人監督,我也可能成為一個貪污犯。」

美國路易斯安那福蘭克林大學法學講座教授凌渝郎也就此談了他的看法。凌教授說,對災後重建,要有一個整體的規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開始招標時就要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

「要一切公開,在招標的時候能夠防止多少震級。整個法律觀念在所有的契約上講清楚,將來的責任就可以追究。美國就是這樣。如果有法律契約,就照契約來做,責任可以追究。如果說是可以防震,到時候不能防震,那怎麼辦?如果有個契約就有法律效力,將來這一方面一定要走上法的關係,中國人講人際關係而缺乏法的關係。」

在美國的地震專家、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地球物理學副教授、原中國國家地震局工作人員朱露培說,儘管地震不可避免,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也還無法對地震作出完全準確的預報,但朱教授說,地震學家還是可以對地震發生的區域,在多少年內發生的概率作出預計。因此,朱教授說,今後校舍和住房的重建,要儘量避開地震帶,如果一定要建在地震頻發地區,就要有嚴格的抗震標準。朱教授說:

「一個建築在地震發生裂度很強的地區超過了設計的裂度,但也應該做到房子可以損壞但能給人一定的時間逃生。垮塌不應該發生在幾秒以內,這是不應該發生的。我們的地質學家對哪裡有地震、在多少年之內、概率是多少,這些還是可以知道的。所以,應該把區劃的圖很詳細地提供出來,讓大家有校舍建設和重建的地址。對這些問題還是相當有幫助的。」

朱教授說,一般地震都是有規律的,加上對以往地震記錄的數據收集,地震學家應當可以知道哪個地方有斷層,這樣在重建選址時就要避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罹難一月當局封校 阻震災家長悼子女
每日退黨團隊聲明精選(2008/06/12)
投書:大法救人 中共毀人
四川賑災 卑詩省府捐贈2百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