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連得三個第一名稱為「連中三元」?

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在古代戲曲中,常有戲中男主角歷經十年寒窗後,終能金榜題名,而若能「連中三元」更是傳為佳話。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一》:「(王曾)後來連中三元,官封沂國公。」另《白雪遺音.小郎兒.冬》:「龍門高跳,鰲魚頭兒喲,連中三元。」但是,為甚麼連得三個第一名要稱為「連中三元」呢?

「連中三元」一語是源於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在中國古代主要施實過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三種選官制度。世官制指的就是世襲制度,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前,朝廷的主要官職都是世代承襲,王公貴族子弟大都承襲父職,而不須經過嚴格的遴選。如《孟子.告子下》:「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

至漢代時,察舉制成了主要的選官取士的制度。察舉制是郡縣等地方官吏,依據朝廷所制定的科目及標準,向朝廷舉薦人才,再經皇帝親自策問,最後按照成績高低授予不同的官位。如《漢書.文翁傳》:「文翁,廬江舒人。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

到了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他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制定「九品官人法」。即郡邑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再將各地士人按才能由小中正分別評為九等(九品),上報大中正,核實後上報司徒,司徒再核,然後交付尚書按等選用。這種九品中正制一直沿用至晉、南北朝時期,因選拔過於注重門第,導致「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的不公平現象,並成了世族權貴獨攬政權的工具。因此,隋文帝時便廢除此制。

科舉制度是自隋朝到清朝時所採用的一種選士制度。科舉,就是朝廷分科目考試,定期統一舉行選拔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舉制度中的初級考試稱為「小試」、「小考」、「童試」、「童子試」,是從府、州、縣基層開始,赴考者稱為童生,通過考試者都稱為生員,即俗稱秀才,第一名叫做「案首」。因為是基層考試,所以案首還不能算是得「元」,而生員有應鄉試的資格,也是科舉功名的起點。

鄉試是科舉考試的正式開端。依規定各省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有秀才或監生資格者,都可以參加。鄉試在各省省會舉行,考試時間為該年秋天,所以又稱為「秋闈」或「秋試」。鄉試的考場稱為『貢院』,每天只考一場,共三場,要考三日才結束。通過鄉試者稱為「舉人」,俗稱「孝廉」。考中舉人就具備做官的資格,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或「解頭」。如《明史˙卷七十˙選舉志二》:「士大夫又通以鄉試第一為解元。」

鄉試第二年便會集各省舉人在京師應試,稱為「會試」。如《明史˙卷七十˙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會試由禮部職掌並在春天舉行,故又稱為「禮部試」、「禮闈」、「春試」、「春闈」。通過會試考試者稱為「貢士」,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

會試通過的考生,由皇帝親臨大殿策試,稱為「殿試」或「廷試」,也是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考試。如《明史˙卷七十˙選舉志二》:「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殿試後錄取分為三甲,一甲有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者合稱為「鼎元」或「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如《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八年,……進士始分三甲。」又《續通典.選舉三》:「明代取士規制與元略同……廷試亦曰殿試,分一、二、三甲為次。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俱賜進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人,賜進士、同進士出身。」而一、二、三甲都通稱為進士,又甲科進士及第者的名冊以黃紙書寫,所以稱為「黃甲」,也稱為「金榜」,高中進士則稱為「金榜題名」。如清朝《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旬日之間,金榜題名,已登三甲進士。」

鄉試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一甲第一名稱「狀元」,三者合稱三元。如果一個考生在這三次大考中都能得到第一名,那就稱為「連中三元」。其實,要連中三元真的很難,綜觀實施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歷史上也只有十幾個奇才能夠連中三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宋大臣陳良翰為人莊重,為官寬仁、公正。他曾在溫州瑞安縣做知縣。當地民風以強悍耿直聞名,以往的官吏常以嚴厲之法治理百姓。
  • 從史籍記載中,我們常會發現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因朝代不同而有縣令、縣長、縣尹等不同的稱呼。但到了明清時期,掌管一縣政事的長官被稱為知縣,如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蘇知縣羅衫再合》:「正說間,後堂又有幾個閒蕩的公人聽得了,走來幫興。」另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忽聽窗外鑼響,許多火把簇擁一乘官轎過去,後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那麼,縣的長官為甚麼稱為「知縣」呢?
  • 我們常看到許多古裝劇中,在公堂上被判「重打五十大板」時,犯人都是被打臀部,而不是打手、腳、胸或背部,除了因為臀部比較多肉外,那又是為甚麼呢?
  • 在古籍史書的圖片或古裝戲劇節目中,我們常會看到皇帝或他的大臣們,身上所穿的官服總繪繡著許多精緻的圖案,不同的官階,官服上的圖紋或數量也不同。那麼,為甚麼官服上要繪繡這些圖紋呢?
  • 龍袍是古代帝王專屬的服飾,繡在龍袍上的圖紋及其位置都有規定,甚至有的圖紋或顏色只有帝王的服飾才可以使用,因為這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
  • 中國古代的成年儀禮,最主要是男子有「冠禮」,女子有「笄禮」。我們知道,冠禮是指古代男子在未成年前束髮而不戴帽,到了二十歲成年時才由長輩為其梳髮並戴上新帽,這個紀念儀式就稱為「冠禮」。那麼,為甚麼古代女子的成年儀禮稱為「笄禮」?
  • 在古代小說中常看到把女孩兒喊為「丫頭」,其實現在有些華人地區還沿用這種稱呼。如《紅樓夢.第十五回》有:「忽聽那邊老婆子叫道:『二丫頭,快過來!』那丫頭丟了紡車一徑去了。」但為甚麼要把女孩兒稱為「丫頭」呢?
  • 古代婚禮儀式中,在成婚洞房之夜,兩個新人各剪下自己的一綹頭髮,然後再把這兩綹頭髮互綰纏繞起來,作為兩人永結同心的信物,故稱為結髮。
  • 在《舊唐書˙卷一○六˙李林甫傳》上載︰「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誕子,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獐之慶。』客視之掩口。」是說唐玄宗時宰相李林甫,他的小舅子添了個兒子,李林甫就手寫『聞有弄獐之慶。』作為慶賀,客人因為畏懼他的權勢,看了也只好掩口而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