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與蘇武 不同的抉擇有不同的命運

作者:靜慧

李陵聞蘇武將返,特來相餞,蘇武與李陵握手道別,不勝哀戚。圖為宋 陳居中《蘇李別意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488
【字號】    
   標籤: tags: , ,

李陵(前2世紀—前74年),將門之後,飛將軍李廣(前184年—前119年)之孫,擅騎射。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到:「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趨捨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餘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蓄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

天漢二年(前99年)秋,漢武帝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前2世紀—前89年)帶騎兵三萬攻打匈奴,想派李陵為李廣利軍監護輜重。李陵堅決辭謝,表示願率所部直搗單于主力。 武帝應允。李陵率五千名弓箭手從居延出發,不久匈奴單于以三萬騎兵圍困李陵軍於兩山之間。漢軍以輜重車為營,布陣於營外,前列士兵持戟盾,後列士兵持弓箭。千弩急射,殺數千人。兩軍一日戰數十次,匈奴不利欲退兵。時漢軍軍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氣憤之下投降匈奴,說:「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獨將軍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為前行,以黃與白為幟,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

單于大喜,於是便派騎兵合攻漢軍,並大聲疾呼:「李陵、韓延年快投降!」李陵以步兵與匈奴騎兵抗衡,孤軍苦戰,最後全軍覆沒。李陵戰敗後,武帝召見了李陵的妻母,後聽說李陵投降,大怒而責。

匈奴單于得到李陵後,因李家世代為將的聲望,以及與之交戰時李陵英勇的表現,對他非常佩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陵,並加以重用,封為右校王。李陵在匈奴一年有餘,武帝派因杅將軍公孫敖率兵入匈奴,無功而還,說:「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武帝聞後,將李陵母弟妻子全部誅殺。隴西士大夫都以李氏為愧。李氏的名聲由此敗落了。將軍百戰身名裂,後人忠奸辨李陵!

蘇武(前140年—前60年),西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于即位,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帶了許多財物,出使匈奴,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準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與副使張勝勾結,欲射死單于親信大臣衛律(前2世紀—前70年代),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要求歸降。蘇武引佩刀自刺:「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氣絕後被救下,後痊癒。

衛律本是漢使,降於匈奴,對蘇武百般誘降,被大罵而歸。於是單于更想招降,將蘇武幽禁於大地窖中,斷絕飲食。天下雨雪,蘇武躺著,齧雪和吞衣服上的氈毛,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便將蘇武放逐到北海無人煙處(貝加爾湖),於是便有了蘇武牧羊十九年的故事——歷盡難中難,大節不稍虧,終教匈奴心驚膽碎,拱服漢德威!(元代楊維楨所作五言律詩《題蘇武牧羊圖》)

蘇武牧羊,《晚笑堂竹荘畫傳》插圖。(公有領域)

《資治通鑒》記載:李陵投降匈奴後,不敢求見蘇武。蘇武在漢朝時,與李陵同為侍中。過了很長時間,單于派李陵來到北海邊,置酒設樂。此時,蘇武的兩個兄弟已因罪自殺,太夫人已去世,夫人已改嫁,兒女(二女一男)生死不得而知。李陵勸降說,「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老母連累被拘。「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蘇武)尚復誰為乎?」「安危不可知,子卿(蘇武)尚復為誰乎!」武曰:「武父子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願勿復再言!」連飲數日,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李陵喟然歎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於是淚濕衣衫,告別而去。賜牛羊數十頭。

一直到了西元前85年,匈奴的單于死了,匈奴發生內亂,分成了三個國家。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來求和。那時候,漢武帝已死去,他的兒子漢昭帝即位。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單于放回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經死了。使者信以為真。第二次,漢使者又到匈奴去,蘇武的隨從常惠還在匈奴,暗中面見漢使者,教使者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雁腳上拴著一條綢子,上面寫著蘇武在某湖澤之地。」單于大驚,於是放回蘇武。

李陵擺設酒筵為蘇武祝賀:「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他說,假如當年漢朝能赦免我的罪過,保全我的老母,使我能夠「奮大辱之積志」,也許會有春秋時期曹劌於柯盟劫持齊桓公那樣的壯舉,這是我當時念念不忘的志向。將我滿門抄斬,受當世最殘酷的殺戮,我還能再顧念什麼呢!一切都已經過去,現在只是想讓你知道我的心罷了!李陵淚流滿面,便與蘇武訣別。

蘇武歸漢後,曾寫信給李陵,招他歸漢。李陵回書蘇武,就是《李陵答蘇武書》,但歷來有人認為《答蘇武書》是後人偽作。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蘇武的正直堅忍感天動地,而李陵的妥協背叛遺恨萬年!@#

參考資料:
《漢書》
《舊唐書》

(點閱【經典歷史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