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八)一念之微

三新
font print 人氣: 223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訓曰:人惟一心,起為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若一念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至離道之遠。《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 聖,」一念之微,靜以存之,動則察之,必使俯仰無愧,方是實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於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語譯】

康熙庭訓說道:人就在於一顆心,心一動便成為意念與思慮,意念與思慮是否純正,只看產生的一剎那。如果一個念頭不純正,但很快能察覺,並且隨即加以糾正,自然不至於離正道很遠。《尚書》上說:「即便是聖明之人,若放縱慾念,也可能成為狂野之人;即便是狂野之人,如果能克制慾念,也可能變成一個聖明之人。」一念很微妙,靜靜的涵存於心中,興起時就可以察覺了,起心動念隨時隨地都能無愧於人,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所以,古人修煉心性,防範於意念剛剛產生之時,用心於情緒尚未產生之際,所以聖人修心用力很是輕微而功效卻很為卓著。

【心得】

治國是很難的事情嗎?老子也說「治大國如 烹小鮮」,應該是很難的事情吧,但是從心入手就不難,因為「心性多高功多高」(《轉法輪》),在上勤於修心,在下以修德為榮,上下一心,江山穩固,國家何愁不得治理呢?

做事首先要抓住根本,國家治理、社會進步的根本是什麼呢?是經濟基礎嗎?觀康乾盛世之所以盛,只在乎心念的正與不正,君臣百姓心念純正,強大的心力自然會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經濟的發展強大自然不在話下。談什麼經濟基礎重要?真正的「經」邦「濟」世的「基礎」,不就是「治心」嗎?不就是象康熙大帝那樣「一念之微必使俯仰無愧」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康熙治國六十年,建樹甚多,其創業、守成之功績舉世公認。 康熙曾對諸官說:「朕經常想到祖先托付的重任。對皇子的教育及早抓起,不敢忽視怠慢。天未亮即起來,親自檢查督促課業,東宮太子及諸皇子,排列次序上殿,一一背誦經書,至於日偏西時,還令其習字、習射,復講至於深夜。自春開始,直到歲末,沒有曠日。」
  • 儒家特別強調寬恕,我們都喜歡有肚量的人。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別人也是在方便自己,為自己開闢更廣闊的空間。然而,貴為天子的人,四海之內莫非王土,天子的空間可謂最廣了,還唸唸不敢忘懷寬恕之道,這就是需要深思了。

  • 訓曰:如朕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從。即如吃煙一節,雖不甚關係,然火燭之起多由此,故朕時時禁止。然朕非不會吃煙,幼時在養母家,頗善於吃煙。今禁人而己用之,將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 訓日:凡人孰能無過?但人有過,多不自任為過。朕則不然。於閒言中偶有遺忘而誤怪他人者,必自任其過,而曰:「此朕之誤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為所感動而自覺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 康熙庭訓說道:為人處世,應當常存喜悅安詳之氣。內心喜悅安詳周圍的景象自然吉祥美好。究其原因,喜悅就容易產生善念;忿怒就容易產生惡念,所以古話說道:「人只要一產生善念,即使還沒有付諸行動,吉樣之神就已經跟上他了,一產生惡念,即使還沒有行惡,凶邪之神就已經跟上他了。」這的確是至理名言啊。
  • 訓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綏之福祿以善報之1。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惡念不除,即持念珠2,何益?
  • 君子三戒,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原話是:「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年少時,血氣還不成熟,要戒色慾;等到壯年時,此時血氣方剛,要戒與人爭鬥;到步入老邁,血氣已經衰弱,這時要戒貪慾。
  • 諸葛亮非等閑之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他爲何以「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教育幼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