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他逝世:古協奏曲之父──韋瓦第

王曉于
font print 人氣: 27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8日訊】安東尼‧韋瓦第(Vivaldi, Antonio),1678年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卒於1741年7月28日的維也納。14歲起皆受神父訓練,25歲成為神職人員,因他的髮色為紅色,故有「紅髮神父」之稱,但後來卻以「身體不適」的理由離開神職。

韋瓦第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一生中創作了近40首歌劇及500多首協奏曲,其風格新清有活力且平易近人,因此作品影響後世甚深,如海頓與莫札特,在他們的交響樂和協奏曲中都可以追尋到韋瓦第的遺風,此外,巴哈常引用韋瓦第的小提琴和弦樂曲主題作為古鋼琴曲或組曲。韋瓦第可以說是古代演奏音樂的宗師,對於早期協奏曲有很大的影響,因之世人尊他為古協奏曲之父,更重要的是,他為日後的古典音樂協奏曲格式奠定了基礎。

今日韋瓦第最為人熟知的作品還是他的協奏曲,尤其是小提琴協奏曲。以現今的協奏曲形式來看,韋瓦第的協奏曲相對短小,以三個樂章組成,兩個快板中間夾一個行板或是慢板樂章。

韋瓦第著名的作品為《四季》。四季協奏曲原係出自一部包括有12首作品的小提琴協奏曲集《和聲與創意的競爭》當中的前四首,這四首作品在十八世紀初於威尼斯首演以來,就已成為韋瓦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歡迎的曲目。

他引用前人柯瑞里和陶賴里的音樂語法及概念,以豐富的思維將巴洛克協奏曲風格帶入嶄新的領域,因此,從四季協奏曲開始,他便將十八世紀之前抽象概念的音樂、轉移到後來所謂的標題音樂創作上,為日後的作曲家開啟了一個遵循的方向,包括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在內,都可以看出韋瓦第音樂創作方式的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687年7月5日,英國數學家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 1643 - 1727)出版了拉丁文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以下簡稱《原理》),內容包括了後來被應用了二百多年的萬有引力及三大運動定律。
  • 關穎珊(Michelle Wingshan Kwan)是美國和華人地區家喻戶曉的名字,她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花樣滑冰選手之一,她的滑冰美姿輕靈柔媚、暢快奔放,像飛舞在冰上斑斕絢麗的蝴蝶,因此被譽為「冰蝴蝶」。
  • 日前宣布退休的前微軟總財比爾.蓋茲和被譽為股神的沃倫.巴菲特,無疑的是當今世界的名人,他們出名的原因人人都很清楚,那就是他們非常富有,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大家也不陌生,那就是他們都熱衷慈善事業。
  • 「黃飛鴻」是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大多數人認識的可能不是歷史上的「黃飛鴻」,而來自超過百部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裡的主角。特別是90年代由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不僅武功高強,而且仁義為懷,愛國憂民,深受觀眾喜愛,成功的塑造了「黃飛鴻」一代俠客形象。
  • 談到「110米欄」,對熟悉田徑賽的人來說,可能了解這個短跑項目,是西方人的專長,在體質上區分,亞洲人並不大有利。但就在2006年的今天,大家或許透過電視轉播,同時見證了中國運動員劉翔打破紀錄的那一刻。一個身影以飛快的速度在直線跑道上奔馳,跨越10個欄架,奮力衝向終點。全場響起熱烈的鼓掌、觀眾紛紛起身叫好。
  • 提到《傲慢與偏見》 就想到珍.奧斯丁機智風趣的文采,她的小說中十八、九世紀之交英國鄉村中產社會中的小騷動、小衝突、小煩惱、小喜悅就生動地浮現在現代人的腦中。
  • 為大家尊稱為「南非國父」的納爾遜.羅利拉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部落酋長家庭。南非中央銀行選在今天曼德拉90歲生日的日子,把5百萬枚面值為5蘭特的硬幣投入流通,而特別的是每一枚銀幣上都鑄有曼德拉微笑的肖像,以表揚他為南非付出的努力。
  • 李小龍(1940-1973),原名李振藩,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出生於美國舊金山,西洋名是 Bruce Lee。

    李小龍自幼體弱多病,他的父母為了讓他袪病健身,在李小龍7歲時便讓他練習太極拳,沒想到從此以後李小龍踏上武學之路,並闖出一番名號。

  • 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1930年8月5日出生於俄亥俄州的沃帕科內塔(Wapakoneta)。1947年,阿姆斯壯進入普渡大學就讀,兩年後在海軍服役三年,再繼續學習並於1955年畢業,後來在南加州大學獲得了航空工程學碩士學位。
  • 有些科學家無法突破現有的知識,局限在前人的觀念中打轉,因此一生只能人云亦云,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有些則能夠從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中,大膽的推理、研究,因此能夠獲得難以預料的成就,即使成果不一定能為當時人所理解,但肯定會對後世造成巨大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