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史話 (7):擴大殖民地:南方

font print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斯坦貝克2008年7月30日華盛頓報導)在南部殖民地中,馬里蘭是最靠北邊的一個。英國國王查理一世1632年將介於維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之間的土地賜給了喬治·卡爾弗特。喬治·卡爾弗特又被稱為巴爾的摩勳爵,是羅馬天主教徒。喬治·卡爾弗特希望建立一個殖民地,是因為當時在英國,天主教徒無法公開信教,而且由於他們不屬於英國聖公會,所以必須向政府交錢。

不過,喬治·卡爾弗特沒能親眼看到馬里蘭的形成。他收到賜地文件後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塞西爾·卡爾弗特繼承了巴爾的摩勳爵的頭銜和土地,有權在馬里蘭徵稅、打仗、立法和建立法庭,他還任命他的兄弟倫納德為第一任總督。

塞西爾·卡爾弗特相信,英國的天主教徒在馬里蘭可以跟新教徒和睦相處。他因此呼籲天主教徒離開英國。為了吸引更多的定居者,他還讓定居者擁有自己的農場,甚至讓他們在地方政治中享有一定的權力。這些措施確實吸引了一些天主教徒,但沒有預計的那麼多,馬里蘭還是以新教信徒為主。1649年,巴爾的摩勳爵接受了當地政府通過的“容忍法案”,保證宗教自由,但是只適用於基督徒。

英國國王查理二世1663年又將維吉尼亞以南、一直延伸到佛羅里達的大片土地賞賜給了英國的八位勳爵。這片土地被稱為卡羅來納。當時,卡羅來納南部和佛羅里達地區被西班牙人控制著。在此之前,西班牙、法國和英國人曾試圖在那個地區定居,但都沒有成功。接受封地的八位英國勳爵為了吸引定居者,不僅允諾給每人撥地40公頃,而且保證定居者享受宗教自由。卡羅來納的第一批英國定居者是1670年離開英國的,他們在卡羅來納兩條河流交匯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小鎮,把小鎮命名為查理鎮。西班牙艦船多次對小鎮發動襲擊,都被查理鎮的居民擊退。

卡羅來納的定居者嚐試種植各種糧食,結果發現當地炎熱潮濕的土地最適合種植稻米。他們還成功養殖了豬、牛,並開始向西印度群島銷售豬肉和牛肉。查理鎮的很多居民都是從西印度群島一個進行奴隸交易的港口城鎮巴巴多斯來的。他們開始購買黑奴,把他們帶到卡羅來納的農場種植稻米。到1708年,卡羅來納南部黑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白人,黑奴的工作創造了經濟的輝煌。

卡羅來納北部的發展要比南部慢得多。這個地區的很多定居者都是從北面的維吉尼亞搬來的。他們因為不接受聖公會,在維吉尼亞不受歡迎,所以只好南下,來到卡羅來納。歷史學家說,後來成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這塊地方可能是所有殖民地裡最民主的。這裡的居民大家互不干涉,和睦相處,一起對付在北卡羅來納沿海一帶集結的海盜。

卡羅來納北部的定居者善於獨立思考。當時英國航海法規定,卡羅來納的定居者向其他殖民地出售商品,必須向英國納稅,其中一些人對此不滿,拒不納稅,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政府,要跟英國決裂,結果遭到鎮壓。卡羅來納南北地區居民的差距越來越大,1712年被正式一分為二。

喬治亞是1732年在英國國王喬治二世任期內建立的。當時在英國,負債纍纍的人會被投入大牢,但是這樣一來,他們就更沒辦法賺錢還債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叫詹姆士·歐格雷梭皮的人提出,與其把這些人送進監獄,不如把他們送到殖民地去,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然而,沒有多少欠債的人願意到喬治亞去,所以,真正在那裏定居的人其實和其他殖民地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不能全盤接受歐格雷梭皮的觀點,做了很多歐格雷梭皮認為不應該做的事情,比如喝酒、再比如購買奴隸。不過,最後還是喬治亞的定居者們佔了上風。

然而,在喬治亞的生活並不輕鬆。西班牙人和海盜經常在沿海劫掠船隻。西班牙人不僅控制著佛羅里達地區,而且聲稱喬治亞和卡羅來納也是他們的,使喬治亞邊界地區衝突不斷。歐格雷梭皮為了建立喬治亞,把自己的錢花了個精光。國王喬治因此於1752年接管了對喬治亞的控制權。

與此同時,維吉尼亞逐漸壯大,並形成了一種跟北部殖民地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當時,維吉尼亞大部份居民都是英國聖公會成員,宗教對他們來說並不像對北方殖民者那麼重要。在新英格蘭,牧師神父是鎮裡最重要的人物,但是在南方,最顯赫的卻是有錢的農場主。麻薩諸塞的定居者住在鎮裡,但是維吉尼亞的定居者卻住在河邊的農場裡,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很方便地將商品通過水路運出去,當然,最賺錢的還是煙草。

種植煙草會破壞土壤裡的很多元素,一塊地種過幾年煙草,就甚麼也不長了,所以煙草種植者每隔幾年就要換一塊土地。這就意味著大量的土地和人手。因此,維吉尼亞的煙草種植者開始購買土地和工人。他們最初是僱傭那些被稱為“契約工”的窮人。根據契約,契約工替農場主幹四到七年,然後就可以為自己工作了。1619年,一艘荷蘭船帶著一些非洲黑人來到了詹姆斯鎮。這些人都是從家鄉被綁架來的,船長把他們賣給維吉尼亞定居者。起初,這些黑人的身份跟契約工類似,但是後來,殖民者為了不再花錢僱人,決定把黑人當作奴隸。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因為他們隨時可能逃走,但是黑人不一樣,他們無處可去。再後來,維吉尼亞頒布了法律,使蓄奴合法化。到1750年的時候,黑人已經成了維吉尼亞最大的族群。

是奴隸制的出現導致了歧視,還是歧視造成了奴隸制的出現,至今仍然是歷史學家爭論的話題。答案是甚麼,沒有人知道。十六世紀的大部份歐洲人都覺得自己比非洲人優越,主要是因為非洲的習俗、宗教和非洲人黑色的皮膚。歐洲人認為,黑色代表危險和死亡。美國南部的奴隸制對美國歷史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並導致了美國的南北戰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教徒是英國在北美大陸東北地區--現在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定居人數最多的群體之一。清教徒1630年開始陸續抵達。他們在英國成立了麻薩諸塞灣公司。英國國王把從查爾斯河到梅裡馬克河之間的土地賜給了他們。
  •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建立起殖民地,在將近四十年的期間(1624-1662),將台灣發展成為亞洲貿易的轉運樞鈕,連結起對日本、中國、東南亞與南亞等地的貿易網絡。
  • 西藏發生騷亂,有評論人說:「中國政府在西藏進行殖民統治。」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說法。我來自香港這個英國前殖民地,深知殖民地是怎樣一回事。首先,殖民者 和被殖民者在政治地位、社會地位上是不平等的。香港的英國人和一般中國人,地位當然大相懸殊,歷史上甚至有太平山頂只准英人居住的規定。在西藏問題中,很多層面,中共甚至給予藏民特別優待。
  • 「默迪卡, 默迪卡,默迪卡!」 我國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在一九五七年八月三十一日高喊三聲「獨立萬歲」,正式宣佈成立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的殖民地統治。在獨立的五十年裡,每逢國慶日,我國人民都舉國歡慶及回憶得來不易的國家自主權。 期間雖然有發生過種族衝突,但整體來說, 熱愛和平的大馬人民最後還是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國人都有同一個共識,就是珍惜和捍衛我國的獨立自主。
  • 為了爭奪對美洲大陸的控制權,英國和法國展開戰爭。英國於1763年擊敗法國,控制了法國佔領的土地。這樣一來,英國的勢力就擴大到了美國13個殖民地的將近200萬人以及加拿大講法語的大約6000人。除了政治和經濟責任外,英國還要保護殖民地的居民不受印第安部落的侵害。這就需要很多錢。為了打贏法英戰爭,英國消耗了大量資金,他們因此覺得,美國殖民地應該分擔戰爭留下的債務。 (w2008-04-22-voa58.cfm)
  • 上次我們講到麻薩諸塞殖民地的民兵和英國部隊在列剋星敦和康科德交戰。那時候,雙方還沒有正式宣戰,但是十三個殖民地的民兵們都已經做好了征戰的準備。
  • 滿清帝國經過康熙至乾隆一百多年的盛世之後,開始步入衰弱。特別是清朝末年,戰爭一場接一場,而中國敗戰連連,不平等條約一份又一份,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可謂予取予求。而標誌著這所謂「次殖民地」年代的開端,就是發生於清朝道光20年至22年(公元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
  •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是英國人,本名埃里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1903年6月25日出生於印度,當時,他的父親在當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職,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家屬於「中產階級的下層,或沒有錢財的中產家庭」。
  • 【大紀元7月25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義大利因為曾經把利比亞當作殖民地,現在同意對利比亞做出賠償。
  • 清教徒是英國在北美大陸東北地區--現在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定居人數最多的群體之一。清教徒1630年開始陸續抵達。他們在英國成立了麻薩諸塞灣公司。英國國王把從查爾斯河到梅裡馬克河之間的土地賜給了他們。 (2008-07-30-voa85.cf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