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管生活專欄】為何企業變革多以失敗收場?

楊仁壽(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人氣 116

國際知名的麥肯錫(McKinsey)管理顧問公司在2007年發表的一項調查指出,在受訪的1536位各國管理者中,只有38%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組織變革達成提升績效的目標(如獲利、市場價值),只有30%的人認為變革達成組織長期性健康的目標(如提升能力、正面的組織文化)。為什麼組織變革有如此高的失敗率呢?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原因。

第一,變革準備不足。變革要能成功必須慎於始,在推動之前要讓組織成員覺得:(1)領導者對於該變革有足夠的承諾,(2)組織有能力執行該變革,(3)該變革對於組織而言是適當的,(4)該變革對於員工是有益的。如此,員工才會真心支持與投入。

第二,缺乏以系統觀點規劃變革。例如,希望透過教育訓練改變員工個人的信念、態度、與行為,卻忽略了影響員工行為的因素還有組織的獎酬系統、主管的領導作為、與文化等,在其他組織因素未改變前,新知識、新技能常常用不上,徒增員工沮喪與不滿的態度。又如,TQM的成功需要員工具有團隊運作能力、品質承諾、問題分析技能等等,但許多組織卻只提供品管手法的訓練。

第三,以變革活動而非成果為焦點執行變革。許多組織在執行變革過程中,往往忘記了變革最終目的,是要提升組織績效或促進組織健康,而將焦點置於如何推展活動本身,最終可能是熱鬧有餘卻成效不彰。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如:變革活動的規劃未事先訂出具體改善目標,如營業額的提升或產品不良率的降低;或推動變革的負責人並非直線主管,比如是顧問或幕僚人員,他們只想把事情做對,而不關心實際達成些什麼具體成果。例如國內某些企業推動「平衡計分卡」的成果,只是完成關鍵績效指標的分析,以及建構一個平衡計分卡的績效管理資訊系統,卻未能善用這套系統改進組織效能。

第四,變革方案並不適合企業特質。例如學習型組織的基本想法是凝聚組織成員的共同願景,使得組織成員因為對願景的渴望而共同學習與轉變,其適合的組織文化是強調參與和民主的,自然不適用在強調指揮與控制的企業。又如許多企業在推動流程再造時,因缺乏跨部門合作的文化特質,而無法成功。

第五,缺乏學習機制。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事先的規劃不見得都符合執行時的現況,因此需要不斷在行動中學習。學習機制的建立,包括評估變革行動的有效性,以及變革結果是否符合原訂目標。一旦變革行動無效或結果不理想時,需要檢討與改變變革行動。◇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吳惠林:金融危機山雨欲來
吳惠林:台股衝上兩萬點的迷思
謝田:中共近期的金融異動值得關注
王赫:A股救不起 龍年開「假」紅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