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適應不良 來自父母過度期待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鄭秋菡、宋惠編譯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父母的管教方式對孩子將來適應大學生活有很深遠的影響。現今的大學生出現焦慮、自尊心受傷害、大學生活適應不良的現象,和父母過度期待有很大的關係。

據UCF(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訪問174位學生及其學生的父母約230位的研究成果發現,大學生們的焦慮和擔心,通常來自父母親的過度期待。UCF心理學家金柏莉(Kimberly Renk)表示,許多的家長和學生對於彼此的期望有不同的認知。學生們通常努力想要達成比父母心中的理想還更艱難的目標。多數學生不負甚或超出父母的期望;然而,也有不少的學生因為未能達成期望的目標,而更加低估自已的價值。這些學生一旦上了大學會有更多需要調適的地方。

訪問學生們的報告顯示,如果父母親其中一位的管教方式,結合溫暖、自然及民主的方式,學生在進入大學就讀時會比較順利。父母親管教方式過於獨裁、寬容或忽略,孩子在上大學時的調適較差。金柏莉的幾項研究顯示,對孩子管教方式以權威結合溫暖、自然和民主的方式對孩子適應大學生活的益處最多。

金柏莉表示,許多家長仍然認為當孩子成長到18歲時,是父母親養育兒女的結束。但現今的文化已經發生了變化,青少年的期間變的較長,成年期開始的時間開始延後。父母在孩子上大學期間仍要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瞭解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跟孩子對自己的期望的認知有些什麼差距。

金柏莉建議父母多聆聽孩子所說的話,這將有助於建立更加牢固的親子關係。金柏莉也建議學校教導親子間自我肯定的溝通技巧,避免親子間因為不同的期望而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金柏莉是UCF「瞭解親子關係實驗室」的負責人。試圖透過研究、臨床試驗和社區服務為親子關係尋找最佳的生活方式。金柏莉也是一位母親,相信對年幼孩童來講,溫暖、自然及民主的方式,是最好的教育方式。(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的採訪報導)在中國,近年來大學招生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巨大的就業壓力大下,中國一些應屆女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時忙著跑婚姻介紹所,以求儘快嫁個好丈夫。
  •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九日電)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研究所學生三十一日將出發到非洲攀登最高的兩座山吉力馬札羅山與肯亞山,同時送愛到坦尚尼亞,援助家扶基金會國外認養的貧童學校興建廁所,這項經費六月已匯往援助學校並已動工興建,預期這次研究生登山團隊八月到校教學互動時即將完工。
  • 【大紀元8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庸編譯報道)生活費的高漲對一些大學生的影響相當大,有的已經到了吃不飽飯的地步。爲此,一些大學爲他們發放應急食品。
  • 在一個自由和寬容的社會裏,沒有繼續升學的動機和壓力的美國大學生們,畢業後的選擇五花八門。
  • 【大紀元9月9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大環境不景氣,增加了潛在憂鬱症患者的發病比例,臨床觀察,近來因為憂鬱症求診的患者,常見憂鬱原因與經濟問題有關,包括中年失業、收入差以及倒會等,還有大學生因為害怕找不到工作,故意延畢逃避,焦慮到登門求診,有人則發病症狀不典型,一位22歲男模,出現全身酸痛下半身麻痺,多次求醫看骨科,後來才被轉介到身心科,檢出原來是憂鬱症發病。(徐韻翔報導)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