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止痛藥與慢性腎臟病

王峰銘 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總醫師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在人一生中,都有使用過止痛藥經驗。疼痛是人們生活中經常遭遇的症狀,諸如頭痛、經痛、喉嚨痛、關節疼痛等。疼痛也是種慢性的疾病,不但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也大幅降低生活品質。自從1898年阿斯匹靈首次合成以來,100多年間有各式各樣的止痛藥相繼問世,以期減輕疼痛帶來的不適。隨著健保的實施與普及,改變台灣民眾就醫習慣,除醫療服務範圍的擴大,也讓止痛藥取得與使用更加便利。止痛藥是把雙面刃,合理的使用可緩解疼痛;但過度、過量及未經審慎考量使用,也可能 對人體帶來嚴重傷害。

  止痛藥的種類,可分為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中樞性止痛藥及麻醉性止痛藥。NSAIDs為一般民眾常使用的止痛劑,是醫療院所中常見處方,民眾也可到藥房購買使用。藉由抑制前列腺素生成,NSAIDs尚有消炎及解熱作用,但同時也帶來腸胃道不適、肝毒性、腎毒性、心血管(高血壓、體液滯留)及血液(凝血障礙)問題。

  腎臟病與其他慢性疾病關係密切,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高血糖病患併發腎臟病的風險明顯高於一般民眾。隨著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上述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除此之外,老年族群退化性疾病的比例也增加,關節炎或痠痛的主訴常讓這群患者習慣吃止痛藥來緩解長期的不適。台灣民眾就醫習慣的不良(務求立刻解決疼痛、長期依賴止痛藥)、錯誤的醫療資訊來源(口耳相傳、迷信偏方、地下電台不明藥物)及部分醫療人員未謹慎考量病患狀況下,即使用止痛劑,讓止痛藥造成的腎衰竭在台灣占有一定的比例。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病患的疼痛,除吃止痛藥外,就束手無策嗎?止痛藥能緩解疼痛,但不會改變疾病病程。許多的慢性疼痛可藉由物理治療(牽引、按摩、熱敷)、針灸、運動、局部類固醇注射或局部塗抹消炎藥膏,來達到部分治療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疾病早期即達成初級預防(痛風患者注意飲食控制、避免關節過度使用及磨損、運動前延展運動)、適當改變生活步調與型態(避免過度壓力導致慢性疲勞或疼痛)、適時求助專科醫師及正確醫療資訊推廣,都可讓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遠離疼痛,進一步避免止痛藥的傷害。

  止痛藥的使用或許為帶來病患生活品質的部分改善,但從腎臟科醫師角度來看,當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及盛行率,已經是世界前二名、慢性腎臟病第三期至第五期病患已達100多萬人的狀況下;過分便利的取得及使用止痛藥,加上不正確的服藥習慣,會讓止痛藥使用成為「飲鴆止渴」般的治療,無益於疾病整體的改善,卻讓慢性腎臟病病患徘徊於惡化的懸崖。對於這個新國病,一般民眾都應有正確的資訊及預 防知識,如何在慢性腎臟病病患的疼痛控制與治療方式中取得適當的平衡點,也將是 全體醫護人員今後努力的方向。

文/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總醫師 王峰銘
(本文由榮總人月刊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