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長:協商國際議題 需兩岸互信基礎穩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十三日專電)應邀在紐約世界華商經貿會議專題演講的中華經濟研究院政策顧問高長今天表示,兩岸關係的改善不只是台灣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更加方便,重要的是彼此互信基礎能加強。當互信基礎穩固後,才有可能進一步的兩岸協商,或是拓展台灣國際空間。

高長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過去因為兩岸政治對立昇高,互信基礎破壞甚多,因為沒有互信基礎,兩岸間許多議題就沒有辦法協商,甚至討論。

他指出,馬英九總統自從上任之後盡很大努力要改善兩岸關係,目的就是要使互信基礎更穩固。有關兩岸政策的鬆綁,第一個目的是創造自由化、國際化環境,吸引更多外資到台灣;另外,更重要的是要透過這樣的政策鬆綁及開放以改善兩岸關係,在國際議題上能有進一步的合作或是協商。

高長表示,在政策開放的過程中,政府也很重視配套措施。例如規劃開放陸資進入台灣金融市場,就會考慮到陸資對於公司的持股比例應有一個上限,而且是純粹投資,不能成為公司董事,也不容許介入經營權。

他強調,目前政府的政策都有考慮到開放及鬆綁之後會觸及的國家安全問題。

談到推動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問題,高長指出,中華民國要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最大的阻礙還是中國。因為畢竟過去十幾年來,世界各國簽署雙邊或是多邊協定都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以主權為基礎,而中國政府非常忌諱中華民國台灣以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與其他國家簽署這樣的協議。

他指出,他覺得美國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會顧慮到北京的反應。如果中國政府不再在乎這個問題,美國才有可能談。

他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岸互信是很重要的。互信的意義是指,台灣不搞獨立運動,就是維持現狀。他認為,如果彈性運用一個名稱,或者是奧運模式的「中華台北」,或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北京政府是可以接受的。

高長今天在演講中談到台灣小型、開放型經濟易受國際經濟情勢的影響,而區域化經濟整合的發展也會對台灣有不利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