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PK北京奧運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北京奧運中國選手持續摘金,當權者藉由大陸媒體的趁勢強力宣傳,似乎營建出一場重整河山的「強國夢」。然而金牌強國等於體育強國?數據顯示,40%的中國人超重,青少年體質逐年下降,體育硬體設備資源嚴重不足……

據報導,中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六點五八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一點零三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的場地不對外開放。這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平均每萬人擁有兩百多個體育場地、場館幾乎全部面向公眾的狀況無法相比。

近來有學者在討論,體育的重心應該是中國式的「為國爭光」還是民主式的「為民健康」?是對外宣揚國威、還是健全國民體魄?是精英競技還是大眾體育?

金牌強國與體育強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許多中共為摘金而出現的怪象,讓西方記者看得瞠目結舌之餘,不禁喟嘆:中共的「金牌文化」實質是一場對全中國的文化迫害,因為它犧牲了絕大多數民眾的權益。

金山一座換得金牌一枚
文 ◎ 王靜雯



當今中國把金牌數目當成「強國夢」的體現。圖為中國選手張寧十六日羽球女單戰勝隊友謝杏芳,奪得冠軍。(法新社)

上屆奧運,中國投注了兩百億元換來三十二枚金牌,每枚金牌成本約七億。而為失學兒童修建一所希望小學約需二十萬元,中共為顧全面子,罔顧三千五百所希望小學。

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為一個體育比賽,每個國家的民眾都希望自己國家多得金牌,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古今中外從來沒有誰像當今中國那樣,把金牌數目當成「中華民族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標誌,當成「為國爭光」、「強國夢」的體現。

無論從國家財政投入、運動員的付出以及全民體育的代價這三方面來看,中國的金牌都是全球代價最高的金牌。具體地說,中國金牌是用一座座金山堆出來、用國家機器高壓壓出來的。在中國,爭奪金牌早已喪失了體育本身的快樂,取而代之的是拚命般的痛苦、無奈和掙扎。

塑造神話 強國夢的變遷

近百年來被外國列強侵略蹂躪的屈辱史,在中國人心中深深地埋下了重整河山的「強國夢」。然而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卻一次次的被當權的中共利用和誤導了。

一九五零年代,中共利用民眾的強國願望,提出「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的雄偉目標,但違反自然規律的蠻幹很快就遭到懲罰,六十年代初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實質的「人禍惡果」,擊破了中國人短暫的經濟強國夢。

隨後中共提出「兩彈一星」的軍事強國夢,一九六四年的原子彈、一九六七年的氫彈、一九七零年的人造衛星,這讓中國成為了能與美蘇超級大國抗衡的第三軍事強國,當時很多中國人深信自己已經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了。

然而人們很快發現碗裏的肉沒了、日子越過越艱難了。人們漸漸厭倦「勒緊褲帶過日子」的軍事強國夢了。一九七六年文革後,中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中共再度提出經濟強國夢,要搞「四個現代化」。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漫長的經濟復甦路上,特別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成果只令少數官僚集團受益,廣大百姓依然生活艱難,社會矛盾日益加劇。

奧運金牌成強國夢寄託

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許海峰的一聲槍響,讓中共發現了一個可替自己解圍的新方法:利用體育強國夢來收攏人心。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隊奪得十五枚金牌,全球排名第四。在官方媒體竭力渲染下,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從此,奧運金牌的數量和名次成為中國人新的強國夢寄託。

被中共操辦的二零零八年奧運,從一開始就改變了其體育盛會的性質,而被中共辦成為自己塗脂抹粉、假裝門面的「政治秀」。於是,才有了人均收入位於「第三世界」貧困行列的中國,在北京奧運總投入四百二十億美金,超過百年歷屆奧運會投入的總和,光鳥巢開幕式上的煙火就比百年奧運史上所有煙火總和還多。把八十多位各國元首請到奧運開幕式,這也是人類體育史上政治人物最多的一次。

毫無疑問,為演好這場戲,中共為奪取金牌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一定是歷史之最。儘管人們目前還沒有拿到具體數據,但從其指導思想、歷史數據和近期個別實例上,都可預測其昂貴的發展趨勢。

一九八四年前,國家體委只是一個不受重視的窮單位,那時的體育界還沿用毛澤東提出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說辭和思路。然而洛杉磯奧運會後,中共改變了國家體委的辦事宗旨,把重點從大眾體育猛然轉移到了競技體育。

此後中共政權提高了運動員和教練員待遇,改善了一些訓練設備和體育設施。不料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隊僅獲得五枚金牌,令國人大失所望。


山東聊城農村學生正在上體育課。(Getty Images)

全國不惜代價堆金牌

「兵敗漢城」讓中共政權明白了奪金牌的難度:金牌獲得有很大的偶然性,單靠少量明星運動員是很危險的,必須搞人海戰術,用「東方不亮西方亮」來確保金牌數量。此後中共大幅度提高體育經費,並提出一個以爭奪奧運金牌為目標的體育發展計畫——「奧運爭光計畫綱要」。

綱要提出,建立一支人數多達一萬七千人左右、以爭奪奧運金牌為目標的專業運動員隊伍,專職教練員人數也要達到四千九百人。爭取在二零零零年第二十七屆奧運會上取得金牌名次在第二集團的領先地位,達成具有八十個以上獎牌的爭奪實力。

為了以金牌名次喚起和利用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結,中共把奧運金牌當成了政治任務來執行。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堆出幾個金牌。

為了奪取奧運冠軍,中國實行了「舉國體制」,即運用政府行政手段,在全國範圍內集中調配資源用於發展競技體育。通俗來說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除「奧運爭光計畫綱要」外,二零零零年年奧運會後,中國在田徑、游泳、水上等一百一十九枚金牌的奧運亮點專案上重點投入,制定了「一一九計畫」,再次為奧運奪金吹響號角。

據大陸媒體介紹,在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下,中國取得了一些成績。截止二零零四年底,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和各類世界大賽中共奪取奧運會和世界冠軍一千七百九十五個,打破和超過世界紀錄一千一百一十九次(項)。

七億人民幣堆出一塊金牌

然而中國人民不知道為此中共政府投入了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據體育總局科研所的研究員李力研透露: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時,體育總局事業費每年十多億元;一九九二年巴賽隆納奧運會時漲到每年三十多億元;二零零零年悉尼奧運會時又漲到每年五十多億元。

二零零零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隊獲得二十八枚金牌,排名世界第三,比第二位的俄國僅少四枚,獎牌總數為五十九枚,基本達到「奧運爭光計畫綱要」的要求,中國儼然成為世界第三位的金牌大國。

人們不知道二零零零年後每年體育總局事業費又漲了多少,若仍按每年五十億人民幣計算,備戰雅典奧運會的四年中,中國至少花費了兩百億元,換來的是雅典奧運會上三十二枚金牌,也就是說,每枚金牌的成本差不多七億元,這可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金牌。

用金山堆出的金牌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曾對「七億元一枚金牌」的說法提出修正,他提出,中共政權在每個奧運選手上投入的費用大概在四、五百萬元左右,按中國奧運代表團四百名運動員計算,總投入大概在十六億至二十億之間。折算到三十二枚金牌上,一枚金牌的成本大約五、六千萬元人民幣。

這位主任的話從另一角度確認了中國金牌的高成本。然而從一些零散消息中發現,實際情況遠比他說的高。比如據國家羽毛球隊介紹,他們每年出國參加外事比賽的費用達六、七百萬元。中國數十個運動隊每年都有大量國外比賽,光外事比賽費用一項,政府每年花費就在億元以上。國家體操隊二零零一年以來每年的訓練費兩千萬,到二零零四年比賽時,光訓練費就達八千萬,這還不包括場館建設費。

上面這些費用,都沒有包括運動員早期培養費用。中國主要以「少年體校」的方式來專職培養運動員,在運動員訓練的七、八年時間中,所有費用都由國家負擔。據德新社報導,中國三千個體育學校裏大約有四十萬運動員,四分之三的中國頂尖運動員都從這些學校開始,伴隨他們的是長期的軍事化訓練和鋼鐵般的紀律。如在北京什.海體校三百名學生中,僅四歲大的孩子每天就要訓練六個小時,每周訓練六天。如每人每年花費的培訓費用按兩萬元計算,這四十萬體育大軍就要花費八十億元,八年就得花費六百四十億。

不管中國金牌成本是七億還是幾千萬,形象的說,假如把這些錢換成金條,都能堆出一座金山,而每座金山換回的卻只是小小的一塊金牌。


中國主要以「少年體校」的方式來專職培養運動員,在運動員訓練的七、八年時間中,所有費用都由國家負擔。圖為重慶運動技術學院訓練跳水的孩童。(Getty Images)

中國的金牌全世界最貴

中國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是從前共產主義蘇聯學來的。大凡社會主義國家總想憑藉這些外在的比較結果來誤導民眾,藉民族主義來對抗自由民主思想,並以此來增強和鞏固其統治的合法性。

據海外媒體報導,俄羅斯為備戰雅典奧運,二零零四年的體育經費比往年增加了三倍,達到三十三億盧布(約四億人民幣),累計四年不超過八億人民幣。雅典奧運俄羅斯共獲二十七枚金牌,獎牌總數九十二枚,這樣俄國每枚金牌的成本差不多是兩千九百萬人民幣,而中國則是七億人民幣,即中國金牌成本是俄羅斯的二十四倍。

至於在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除了少數具有觀賞價值因而能夠賺錢的運動項目有職業運動員之外,大部分的選手都是業餘的。平時他們在各自不同行業工作,只有到奧運選拔賽時才集中起來強化訓練。英美國家搞的是全民體育的選拔制,而中國是精英式的栽培制,所以美國等國在奧運金牌上的投入只是中國投入的一個零頭,相比之下少之又少。

有專家分析說,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是根據歐美人的身材特點設置的。歐美人身材普遍高大,擅長力量和速度的角逐,而亞洲人普遍矮小,靈巧和技術是其強項。在奧運之王的田徑比賽項目中,基本都是跑、投、跳等速度和力量的競技,而沒有爬杆(以前曾是奧運比賽項目,後被取消)、跳繩、秋千、武術等靈巧型比賽,儘管亞洲人口占全球60%以上,但亞洲的奧運金牌數卻遠遠落在歐美之後,這也是原因之一。

平均兩千萬人才得一枚獎牌

有人將三十年來夏季奧運會的獎牌榜做過人口與奧運獎牌比例統計,以此來衡量該國的全民體育水準。統計發現,瑞典、丹麥、瑞士、匈牙利這些北歐和中歐國家的人均奧運獎牌數名列世界前列,這與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基本成正比。也就是說,比較富裕的國家,體育發展程度較高,奧運獎牌得數較多。

以二零零四年雅典奧運為例,排在榜首的是澳大利亞,該國每三十九萬人就有一枚奧運獎牌,排行榜上前十名國家基本上是一百多萬人一枚獎牌,如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還有韓國。美國略高,兩百八十五萬人一枚獎牌,日本則是三百四十四萬人一枚獎牌。

而中國每兩千零五十九萬人中才有一個人獲得奧運獎牌,這說明中國全民體育仍處於不發達階段,與同是亞洲人種的韓國相比,也落後了二十多倍。

中國每枚獎牌的擁有人數多達兩千零五十九萬,排在榜首的是澳大利亞每三十九萬人就有一枚奧運獎牌。


「金牌榜」中外民眾心態大不同

據大陸媒體報導,有機構對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民眾進行了一次有關本國金牌關注程度的大型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最在乎「金牌榜」的是希臘人和俄羅斯人,其後則依次是日本人、法國人、澳大利亞人、德國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而北美人和韓國人最不在乎「金牌榜」。

然而他們的「最在乎」也根本無法和中國人的金牌觀相比。中國獲得金牌後,媒體上全是「重振國威」、「東方巨龍甦醒」等報導,而在美國的報紙上從來沒有這樣的事。中國金牌獲得者往往會說「感謝祖國、感謝人民」之類的話,而西方運動員則多是感謝家人支持,個人感到自豪等。


從小接受嚴格密集的訓練,任務是早日在奧運場上「為國(黨)爭光」。(Getty Images)

面對運動員的失利上,只要運動員盡力了,西方公眾和媒體都會對他們報以熱烈的回應,哪怕自己的國家輸了,只要比賽精彩,球迷們仍然興高采烈的加油高歌,因為他們真的是在享受比賽的樂趣,而不是僅僅關心輸贏。

一個金牌抵三千五百所希望小學

據大陸媒體報導,為失學兒童修建一所希望小學大概需要二十萬元,七億元可建造三千五百所希望小學,從而挽救三十五萬個文盲。是把七億元用來爭奪奧運冠軍呢,還是用來拯救三十五萬個兒童,中共的選擇永遠是為自己掙面子,而不在乎百姓怎麼過日子。

有人說,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一個金字塔,科技、教育、國防是金字塔的基底,而競技體育只是塔尖。目前中國正抽取金字塔的基底去修造它的頂尖,這樣下去遲早會坍塌的。

有專家計算過,備戰雅典奧運,中國花了兩百億元,同樣的錢可購買六艘導彈驅逐艦、二十七艘潛艇、七十架先進戰鬥機。也就是說,中國在雅典奧運金牌上的投資讓中國失去了一支現代化的艦隊。也有人比較,十多年來中國用於競技體育比賽的經費超過三百六十億元,足夠搞兩個載人飛船計畫了,「神舟」載人飛船項目十年來總投資才一百八十億元。

如今大陸媒體正轟轟烈烈的宣傳中國隊的戰績,然而他們忘了,體育只代表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一小部份,而非全部。前蘇聯、前東德的奧運金牌數都大大超過西方國家,可是前蘇聯、前東德非但沒有贏得世界的尊重,反而自己土崩瓦解了。這個前車之鑒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西藏日喀則農村學校夏令營活動。(Getty Images)

============================================================

金牌強國≠體育強國
文 ◎ 齊先予



近二十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學生肥胖率迅速增加。(法新社)

金牌強國等於體育強國?40%的中國人超重,青少年體質逐年下降,體育硬體設備資源嚴重不足等數據,顯示中國的體育強國之路,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楊強是四川省南充市郵電系統的一位中年部門經理。他這樣描述一天的生活:「每天起床後就吃早點,開車去公司上班,坐電梯到辦公室,下班吃了飯就看電視、上網,然後睡覺。平時沒什麼體育鍛鍊,有時周末去打打羽毛球,天氣太熱時去游泳,但裏面人太多了,也就是到水裏涼快涼快。」

「我身體倒還湊合,沒啥大毛病,就是太胖,九十多公斤。一天工作下來有點累,一累就不想動了,以前上大學時還打打籃球,跑跑步,現在找不著場地打球,也沒地方跑步,一出門就是大街,往哪跑啊?公園離家挺遠的。」

「健身房去過幾次,但那畢竟是高消費。這裏游泳一次三十元,兒童十元,健身房年卡一千兩百元左右。在廣州更貴,打一次網球一百元,游泳五十元。我們小區裏也有室外健身器材,但中老年人用的多。

我也知道該鍛鍊,前不久我們單位有兩位同事得腦溢血去世了,一個五十六歲,另一個才四十多歲,都是腦溢血。但總有個藉口:年輕時忙工作,退休了再鍛鍊。」

中國人40%超重 文明病潛伏

楊強的生活可以說是中國城市居民的縮影。北京奧運期間,大陸媒體一直渲染中國是體育強國、體育大國。國際上把每周參加體育運動不少於三次,每次三十分鐘以上並達到中等強度以上負荷者,稱為「體育人口」。八月十三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強國夢的強大基礎〉一文中稱,二零零七年中國城市人口約五點九四億,占總人口的44.9%。城市人口造就了龐大的體育人群。二零零四年底,在中國七到七十歲的人群中,經常參加體育鍛鍊者占該年齡段總人數的37.1%,接近於發達國家的水準。

中國真的每十個人中就有將近四人每兩天鍛鍊半小時以上嗎?這個數據也許包括那些走路上班上學的人。然而《人民日報》沒有報導的是,即使那些堅持鍛鍊的人,他們身體狀況也不盡人意。

據《北京晨報》報導,若以體重指數作為指標(體重指數是用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體重指數大於二十四為超重,大於二十八為肥胖),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的肥胖者高速遞增。一九八二年占人口總數7%,一九九二年上升為15%,二零零零年中國超重者已占40%。而且中國的超重者與肥胖者的比例為八比一,高居世界首位。其中又以青少年肥胖增長最快。二零零零年中國大中城市的男童超重率為17.1%,女童為10%。

最新一期美國《保健事務》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人的腰圍比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的人增長得都快。人的健康腰圍:男小於八十五釐米,女小於八十釐米,而腹型肥胖(胖肚子)更容易引發各類疾病,如糖尿病、膽囊疾病、高血壓、冠心病、乳腺癌、子宮癌等,直接威脅人的生命。

有調查顯示,中國在職科技人員的平均壽命只有五十二點二三歲,北京的公務員每兩個人就有一個高血脂;每四個人就有一個脂肪肝;每五個人就有一個高血壓。

據世衛組織公布,目前世界人均壽命為七十餘歲;日本居第一位,為八十餘歲;中國大陸只有六十餘歲;排在臺灣之後。中國人平均身高在三年內下降了三公分,比韓國人、甚至日本人都要矮,而體重卻在三年內上升了三公斤,肥胖病的發病率名列全球前十名。

青少年體質二十年來逐年下降

李先生是廣州市退休的中學體育教師。他對《新紀元》周刊表示,現在中學生的體質明顯比六、七十年代更差。「以前影響學生體質的主要是營養,現在是缺乏鍛鍊。」李老師總結說。


由於缺乏鍛鍊,現在學生的體質明顯比六、七十年代差。(Getty Images)

李先生退休前的學校,以前曾經有一個室內體育場地、一個周長兩百米的足球場,和四個室外籃球場。八十年代之後,學校的運動場地逐漸被商業建築侵蝕,現在僅剩下兩個室外籃球場,其他都已消失。「學生的體育課,除了籃球,就只能到街道上跑步。」曾經教育出好幾個國家級運動員的李老師感慨,「反正現在家長和學校都不看重普通學校的運動項目,認為那是體校的事情,學生的體質遠不如以前。」

從一九八五年開始,中國進行了四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最近二十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表現為學生肥胖率迅速增加,眼睛近視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為七成六,大學生高達八成三。隨著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的持續增長,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卻在持續下降。

二零零四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曾對十六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十八點三萬名七至二十二歲學生進行監測,發現學生在速度、耐力、柔韌性、爆發力等各項素質以及肺活量等方面的體能指標已降到二十年來最低水準,特別是耐力、力量下降,「小胖墩」、「豆芽菜」比比皆是。

專家指出,目前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可用三個字概況:「硬、軟、笨」,即關節硬、肌肉軟、動作笨。若不加調整,將導致新陳代謝低下、肌力衰退、神經衰弱、心肺功能差、適應能力降低等問題。高血壓、高血脂等老年病已早早出現在孩子們身上。

中外全民體育硬體資源大評比

專家分析說,中國國民體質下降的原因,除了政府的不重視外,還由於體育器材及場地的嚴重不足所致。當局只重視競技比賽項目,而忽視了全民體育素質。


中共當局只重視競技比賽項目,忽視全民體育素質。圖為武漢一跳水學校的訓練。(Getty Images)

據官方「中國體育設施建設網」的數據顯示,截止二零零三年,針對「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平方米)」、「標準場地開放率」、「非標準場地開放率」這三項指標,北京市為2.2、58%、77%;上海為1.71%、43%、75%;而廣東為1.91%、55%、49%。山西、四川、陜西、河南的城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為:0.82、0.52、0.90、0.52平方米。

人民網八月十一日報導,中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六點五八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一點零三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的場地不對外開放。這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平均每萬人擁有兩百多個體育場地、場館幾乎全部面向公眾的狀況無法相比。


中國都市地區運動場地奇缺。圖為一對夫婦在北京天壇公園打球。(法新社)

還有調查表明,中國年人均體育消費不足三美元,低於亞洲年人均體育消費的十二美元和世界年人均體育消費的三十六美元,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年人均體育消費三百至五百美元。

比如在德國,有將近九萬個民間組織的運動協會,70%的十四歲以上的德國人在協會裏終身運動。每一個村子都有游泳池、足球場、體育館、溜冰場等等,對全民開放。

學校體育場地嚴重不足

目前不但中國普通市民的體育設施無法保證,連學校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都嚴重不足。據調查,重慶體育場地、器材可進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測驗的學校僅占25%,而北京市四百九十一所中小學中,有61%的學校沒有足夠的體育場,武漢市近70%的學校未能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體育場地建設。不少重點學校由於人數過多,人均占有運動場地面積不到二平方米,學生做課間操都困難,更談不上集體鍛鍊了。


四川重慶某縣小學的體育設施。(網絡圖片)

由於普遍缺乏體育場地,許多學校學生不得不到公路上跑步鍛鍊。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山西省長治市沁源二中九百多名學生在馬路上出早操跑步時,一輛大貨車撞入學生隊伍中,釀成二十一名師生死亡、十八名學生受傷的特大交通事故。

教育部為此禁止學生在公路上跑步。十多年前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男生一千米跑和女生八百米跑,但由於現在沒有跑步場地,能跑完僅僅四百米的學生已不到一半的人數。


安徽含山縣農村希望小學,孩子們在有限的遊樂設施上盡情玩樂。(Getty Images)

金牌強國並非體育強國

早在先秦時中國就重視習武建制,如春秋「射」、「馭」之術就有繁複的禮教程序。自從唐朝長安二年(西元七百零二年)以來,中國古代一直有「武舉制」以選拔武勇人才。鴉片戰爭後,洋務派將西方近代體育傳入中國,如那時根據德國和瑞典體操改編的,體操幾乎每個學生都會做的。

一九二零年中國第一部體育法「國民體育法」問世,一九二四年八月,首家負責參加奧運會的民辦體育社團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一九四零年國民政府頒布「各級學校體育實施方案」。

近來有學者在討論,體育的重心應該是中國式的「為國爭光」還是民主式的「為民健康」?是對外宣揚國威、還是健全國民體魄?是精英競技還是大眾體育?這不但是體育問題,也是涉及價值取向的政治問題。

很顯然,金牌強國與體育強國是不同的概念。有西方記者指責中國的「金牌文化」實質是一場文化迫害,因為它建立在犧牲絕大多數民眾利益的基礎上,只是為了製造虛榮而引發的畸形體制。

德國在統一前,東德的金牌數目超過美國,但這並不能表明東德就比美國強大。爭奪奧運金牌,絕不是「富國強民」的捷徑,也不是「國家興旺」的主要標誌。二戰後日本平均身高增加了十二釐米,而中國增加不到四釐米。面對二十年來中國學生體質的逐年下降,肥胖人口的迅速攀升,中國的奧運金牌數目再多也難以彌補。◇

============================================================

假戲一場無贏家
文 ◎ 王華


今年四月五日,「人權聖火」舊金山火炬手之一、中國國家男籃隊隊員、奧運自由衫發起人陳凱成為媒體焦點。(新紀元)

為了奧運,北京市民被迫撤離、中共出賣國家主權領土、外國記者沒有新聞採訪自由,外國遊客被殺害……,耗資四百二十億美元的奧運戲碼,讓人不禁要問,誰是贏家?!

奧運前夕,旅居美國的前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球員陳凱發起了為自由而奔跑的「奧運自由長跑」運動,受到沿途各界的支持。曾親身經歷一九七六年天安門事件和一九八九年六四運動、出版了《One in A Billion》(一比十億)的陳凱,算是從舊營裏逃出來的人,他親身經歷了中共體育系統的黑暗,想利用書籍記錄下「一個在奴役制度下生活的人,怎麼從心靈上走向自由的真實歷程」。

此前,由跨國組織「法輪功受迫害真相聯合調查團」(CIPFG)在二零零七年八月九日於希臘點燃的「人權聖火」,秉承「同樣的世界,同樣的人權」,「北京奧運不能和反人類罪行同時發生」的理念,一年內傳至全球三十九個國家,一百六十九個城市,受到各國政要、律師、學者、人權人士及民眾的熱忱支持。

假體育之名的政治秀

在中共看來,奧運只是一場政治假戲,可利用體育金牌來助長民族主義情緒,彌補政權合法性的不足。就跟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一樣。於是在「全民奧運」、「國家利益」的幌子下,中共可為所欲為的做任何事而騙取民眾的支持和屈服,哪怕令整個中國陷入「半管制」狀態。

無論是因小失大的「精英式舉國體制」、還是想「為國爭光」而不惜以身試法服用禁藥、或為了「豪華、一流」不惜花費巨資「打腫臉充胖子」、或為了「完美」令眾人作假、或為了「平安」而任意抓捕無辜、或為了換取八十多個首腦出席開幕式,不惜喪權辱國、出賣國家主權領土……一切罪惡都藉奧運之名、假國家之名而行,中共拿體育來搞政治,中共綁架了中國,這就是北京奧運的實質。

體育原本是為了國民強身健體、增強體魄,而在中國卻淪為一部機器、一個政治工具。被披上「強國夢」外衣的北京奧運金牌爭奪戰,「更高、更快、更強」是建立在「超限戰」理論基礎上的實踐運用,是從根本上歪曲否認奧運精神的。

這裏看不到歡慶喜悅的人群,全北京市民都被強迫「避運」:避開奧運,甚至基本的工作、出行權利都被剝奪;這裏看不到和平關愛,不時傳來的爆炸聲和外國遊客被殺案,讓十分恐怖的環境再添幾分陰森,連國際新聞中心都要學「六四」,由坦克裝甲車來「看護」;這裏還看不到公平公正,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讓世界感到委屈,極端民族主義的陰影讓比賽現場氣氛怪異,地主的霸氣讓外國選手很難適應。

說白了,北京奧運就是一場沒有贏家的假戲。◇

============================================================

京奧背後「陰」盛陽衰
文 ◎ 文華


北京為打造「最乾淨」的奧運會,主動宣布八位運動員興奮劑檢查呈陽性,包括國家集訓隊的著名游泳選手歐陽鯤鵬。(法新社)

女子奪牌數超過男子、選手集體濫用興奮劑、為求完美京奧謊言不斷。目不暇給的京奧開幕煙火背後,暗藏多少見不得光的陰暗事……

儘管二零零八年奧運比賽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細心的觀眾會發現,中國隊在前面幾天的金牌爭奪中,女子冠軍比男子冠軍多很多,印證了多年來關於中國隊「陰盛陽衰」的評論。然而除了中國女子超越性別的強有力之外,人們還發現了中國隊其他「陰盛陽衰」的現象。

奧運開幕前,《華爾街日報》有文章指出,中國奧運獎牌多的祕密武器就是XX染色體(女性)。中國女選手一直是奪取奧運獎牌的主力。二零零零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女運動員的金牌比男運動員多五枚。到二零零四年雅典奧運會,女子比男子多了七枚,(女子金牌十九枚,男子十二枚)。相比之下,美國雅典奧運的三十五枚金牌中,由女運動員貢獻的只有十二枚。

中國女選手是奪取奧運獎牌的主力。圖為十五日中國選手杜婧(右)、于洋奪得女子羽毛球雙打冠軍。(Getty Images)

其他國際性比賽中也是這樣。在排球、籃球、網球、足球等商業比賽中,中國女子隊遠遠勝過男子隊。遠的不說中國女排的五連冠、中國女子網球四人躋身國際網球協會(WTA)前三十,就在今年四月,中國女籃在「好運北京國際女籃邀請賽」中首次擊敗美國隊,讓麗莎.萊斯利(Lisa Leslie)這樣的國際知名球星都黯然失色。

婦女職場、家庭雙拚搏

人們把這種陰盛陽衰的現象歸結為中國的男女平等政策和中國女性的吃苦耐勞。中共執政以來,一直宣稱婦女能頂半邊天,讓中國婦女在完成家庭重任的同時,還不得不額外的在職業場上拚搏。

有評論稱中國的這種女權運動,真正的內幕是把中國女性變成中性人或兩性人。她們不但要承擔無人替代的生兒育女的家庭重擔,還得承擔養家糊口的工作重擔,完全打亂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合理分工。在海外,許多家庭丈夫一人工作就能讓全家生活有保障,而在中國的低工資制度下,必須夫妻雙方都上班掙錢才能維持家庭正常生活,否則就面臨貧困。這種長期的高壓生活煉成了中國女性吃苦耐勞的品性。

也有人說,目前的中國正處在道家所預言的「陰陽反背」、「陰盛陽衰」的時代,不少女子性格剛毅堅強如男人,而男人反而溫柔順從如女人。這也許就是中國女子隊大大領先男子隊的根本原因吧。

在漢字表達裏,陰陽除了表示男女性別之外,還用陰表示見不得陽光的醜事,如俗話說的「玩陰招、玩詭計」,「玩陰的假的騙人」的把戲,「陽」表示光明正大、合法合理。說到中共在體育上玩的「陰招」,首當其衝的就是興奮劑問題,因為這種作假使比賽喪失了最起碼的公平性。

紀錄片揭中國興奮劑唾手可得

今年七月,德國ARD電視公司拍攝了一個名為《中國高潮》的紀錄片,這份用隱藏式相機拍攝的報導,記錄了一名中國醫生以兩萬四千美元價格,為一名冒充美國游泳教練的德國記者提供改造基因(即幹細胞)療法;中國市場上可以不費周折地買到人體生長荷爾蒙、類固醇和紅血球生長激素;曾因給運動員施用禁藥而被取締的教練徐惠琴又回到中國國家游泳隊。

國際反禁藥官員對影片反映出中國如此唾手可得的違禁藥物感到震驚。面對國際指責,中國處罰了二十五個生產銷售違禁藥物的企業和藥店,勒令停產了三家生長激素的工廠。

曾在漢城奧運上榮獲兩百米蛙泳銀牌的中國選手黃曉敏也站出來公開作證:在一九八零年代,中國游泳隊曾集體服用興奮劑。「我們被有規律間隔地給藥。」她告訴短片製作人。「通常都是在我們宿舍的一個房間內執行。我沒有辦法每天服用,因為副作用太強。」目前黃曉敏在韓國擔任游泳教練。

此紀錄片說明,中國隊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系統使用興奮劑。據悉,只要比賽前四個月停止服用,一般就不會在尿檢中查出陽性。

興奮劑遺毒 籠罩中國體壇

在一九九四年的廣島亞運會上,曾掃平多項世界紀錄的田徑場上的「馬家軍」和風光無限的中國游泳隊,有十多人被查出服用了禁藥。從那以後,中國隊集團服用興奮劑的醜聞不斷被國際社會曝光。

二零零五年初湖北省女子舉重隊集體使用違禁藥物,並在興奮劑檢查中集體作弊。他們偽造身份證,讓人冒名頂替被檢查的運動員參加尿樣檢查。事件曝光後,教練劉少軍被停職,十二名運動員被處罰,湖北女子舉重隊被停賽一年。

二零零六年三月,大陸媒體大量報導了「昔日全國冠軍今日澡堂搓澡工」的悲慘故事。鄒春蘭曾在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三年多次獲得全國舉重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但傷病退役後她不但沒有固定工作,而且每隔兩三天就得對著鏡子剪掉黑黑的鬍子。這是當年教練強迫她服用「大力補丸」(實則是興奮劑激素)的結果。為了保持女性特徵,鄒春蘭不得不長期服用雌性激素,但她依然像個男人,而且無法生育。

據《中國體育報》報導,中國近三十萬退役運動員中,近80%在失業、受傷或貧困中掙扎。他們中很多還不得不承受當年使用違禁藥物所帶來的苦果。

據調查,國際上很多興奮劑等違禁藥物都來源於中國。服用興奮劑已成為不少中國運動員必須遵守的「潛規則」。多次榮獲世界冠軍、具有「蛙后」美譽的羅雪娟是中國女子泳壇絕對的領頭人物。她曾說:「我是乾淨的,但我身後的這池水太髒。」正因為她指出了體育界的各種「潛規則」和其他藏污納垢之處,她處處遭遇排擠。

中國體育隊裏不但成年運動員被組織強迫服用興奮劑,連孩子都難倖免。二零零六年八月,媒體曝光了鞍山市田徑學校的領導,強行給多名準備參加遼寧省第十屆運動會的青少年選手注射違禁藥物。有網友嘆息說:「比賽場上人就不是人了,而是工具和機器。」

北京奧運上騙局連環

說到中共在奧運上施展的騙局,人們能列出長長的清單。如開幕式上二十八個假腳印煙火、歌唱祖國的「假唱」、朗朗的假彈鋼琴、假稱全部售罄的比賽門票,空曠的觀眾席讓贊助商抱怨不已,不得不請來大批志願者填補空位造假、天空造假,該下雨不讓下、主題歌涉嫌抄襲、四川小童揮倒旗,把拿倒的五星旗子正過來,謊稱真實的圖片造假。

還有美遊客命案造假、原本十四、十五歲孩子謊報成十六歲的女子體操運動員、新華社胡錦濤在青島考察的照片造假、水立方的娘娘廟發怒後被保留,卻說成文物保護、監獄轉移法輪功學員以造假、噴綠草地、重整街面(只裝飾臨街面)、空氣污染程度造假、志願者的笑臉,門口的福娃假笑等。

最多的還是開幕式冒充中國文化作假,拿沒有靈魂的人海戰術和聲光電表演來曲解中華文化。如把聲光電鑼鼓當成酒壇子「缶陣」,把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缶」當成典禮的首選祭樂,把不是孔子的話放在孔子學堂裏,諸如此類的「假貨泛濫」,讓人們看不到一點陽光。

還有福娃不進場開幕式的解釋,用商業性和公益性衝突來掩蓋災星的到場、虛假的三個「奧運遊行示威專區」,申請者不但被拒,還被公安局拘押、遣返或失蹤、還有整座城市的噤聲、半軍事化戒嚴等,被中共竭力塑造的「完美外表」已破綻百出,讓人看清了其「陰」盛的黑暗面。◇

──本文轉自第84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
http://mag.epochtimes.com/086/1.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大立:北京奧運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
林保華:從兩個案例觀察奧運後中國走向
英國宣布文化奧運計劃
法輪功真相影片奧運其間受歡迎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