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丘成桐演講 「數學與文學相通」

人氣 45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聖地亞哥報導)著名數學大師、哈佛大學講座教授丘成桐先生應加州聖地牙哥科工聯誼會邀請,于1月26日除夕之夜,在該會年會暨新年慶祝會上,做題為「數學與中國文學的比較」的演講。與會者不乏科學、文化等各界精英人才,包括擁有美國最負聲望的四大國家科學院院士頭銜的錢煦教授,均表示受益非淺。

近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中,丘成桐教授以數學大師的功底和對中國文學的造詣,從數學的基本意義,數學的文采,數學中的賦、比、興,數學家對事物的看法的多面性,數學的意境,數學的品評,數學的演化,數學的感情,數學的應用和數學的訓練等十個方面比較了數學與文學的相通性和自己的親身感受,言辭平實,每個觀點、感受均引用中國文學之經典輔以陳述。丘成桐也直言不諱的談到數學界的一些弊端。

數學對很多人來講可能就是一堆看似繁瑣枯燥的公式。在丘成桐看來,數學研究和文學創作一樣,是一個“捕捉大自然的真和美”的過程。丘教授解釋說他所指的「大自然」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數字,幾何圖形和各種有意義的規律都包含其中。他認為如同文學一樣,沒有感受就沒有創作,數學家對研究方向的選擇,與其對大自然的感受的深淺有很大關係,而這種感受,又「取決於個人的氣質,氣質與文化修養有關」。所以,「無論是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還是創造新的方向,文化修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丘教授認為數學研究要「與自然結合,和諧的結合」。數學家對自然要有感情,並要有契而不捨的精神,堅持研究自己認為有趣的自然問題。他列舉了數位有傑出貢獻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說明他們的重大發現都是「以自然為重,並遵循自然界的方式在走。」

他認為,「數學家需要尋找問題的精華所在,需要不斷的培養對問題的感情和技巧。如何尋找數學的魂魄,視乎我們的文化修養。」他認為這種「深厚的感情使我們對研究的對象產生直覺。」他說對自然有感情的數學家,其文章「清純可喜」。反之,對自然沒有感情的學者,文章「了無新意」,「反而對名位權威特別重視」。

談到數學的文采,丘成桐認為,數學優雅美麗的地方,在於它能「以寥寥數語道出不同現象的法則」。他稱他的老師、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創立的「陳氏類」理論就有「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的意境,是「描述大自然美麗的詩篇」。

丘教授說數學研究也有賦、比、興,並舉例愛因斯坦「驚天地泣鬼神」的廣義相對論其實就是通過「比較了各種描述引力場的方法,對比各種不同的學問而創造成的」。他也舉了一個自己至今仍引以為豪的例子,如何「從文學上的類比得到數字上的猜測」,從無到有地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數學理論,說明文學修養和洞察力對數學創造的影響。

丘教授舉例說明真正的數學家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既能將抽像的數學在工程學上應用,又能在實用的科學中找出共同的理念而發展出有意義的數學。」而反過來,「有些數學家只用計算機作出一些計算,不求甚解,可謂二者皆未見也。」

丘教授認為一個好的數學家既「需要領會自然界所賦予的情趣」,也必須向同道學習,但「學習太過,則有依傍之病」。對此,他感歎中國大陸有些成名學者為了速成,帶領國內學者抄襲名作,竟然得到重視,居廟堂之上,腰纏萬貫而沾沾自喜。他認為「解除名利的束縛,俾欣賞大自然的直覺毫無拘束地表露出來,乃是數學家養氣最重要的一步」。

丘成桐教授是享譽國際,擁有超過三十項榮譽學位和獎章的數學大師。他於1982年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相當於數學界諾貝爾獎。丘成桐於1949年生於廣東汕頭市,同年隨家人移居香港。1971年獲伯克萊大學博士學位。1993年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並於1977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他的研究對開拓代數幾何學、微分幾何學及廣義相對論等領域有深遠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進軍無人機業 臺灣亞創中心加州參加國際展
非法移民乘船衝上聖地亞哥海灘後消失在街道
聖地亞哥市56億預算 重點含遊民和修路
State Farm 不再續簽加州7萬餘房屋保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