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三人成虎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龐蔥(1)與太子(2)質(3)於邯鄲(4),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信之。」龐蔥曰:「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於市,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龐蔥從邯鄲反,竟不得見。(《韓非子·內儲說左上》)

【批注】
(1) 龐蔥:戰國時代魏人。
(2) 太子:指戰國時代魏太子。
(3) 質:音「志」,用人或財物做抵押擔保。
(4) 邯鄲:為戰國時趙都。故址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5) 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故事闡述】

戰國時魏國大臣龐蔥,將陪同魏太子到趙國當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有一個人說市集上出現了吃人的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說:「不會。」「那麼,如果有第二個人說市集上出現了老虎,您會相信嗎?」「也不會。」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市集上出現老虎,您就會真的相信了吧?」魏王回答:「這樣我會相信。」龐蔥接著說:「大街上本來不會出現老虎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傳謠言的人多,就讓人不由得信以為真。我這次去趙國之後,定有許多人趁我不在,在大王面前進讒言來批評我的不是,請大王千萬要明察真相,不要被謠言所蒙蔽!」魏王答應了龐蔥。

等到龐蔥離開魏國之後,果然有不少人在魏王前說龐蔥的壞話,等到太子跟龐蔥回國之後,魏王真的就疏遠龐蔥,不再重用他。

這個故事用來比喻謠言一再重複,會讓人信以為真。所以後人就以「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來比喻謠言可以掩蓋真相。

【討論】
1、為什麼魏王不再重用龐蔥了?
2、如果有些人接二連三告訴你的親人做了不好的事,你會如何看待這件事?為什麼?

【造句練習】
例:公眾人物平時言行要謹慎,否則在媒體報導下三人成虎,大家就會信以為真!
例:沒人親眼看到王小明偷錢,卻都紛紛謠傳說他是小偷,這簡直就是「三人成虎」嘛!

【相似成語】
人言可畏;眾口鑠金;曾參殺人。

【課後時間】
與這一故事相似的另一個故事。

曾參是戰國時一個有名的讀書人,在品德方面是無可挑剔的。曾參有一天外出未歸,碰巧一個與他同名的人犯了殺人罪被抓走,曾參的鄰居於是通報給曾參的母親:「你的兒子殺人被抓到官府去了。」曾參的母親瞭解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所以依舊織著布。不一會兒,另外一人對她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參的母親心裡開始懷疑了,但仍不信兒子會殺人,不久第三個人對她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參的母親徹底心虛,嚇得丟下手中的工作逃走。

  「曾參殺人」這個成語故事你是不是覺得和「三人成虎」故事很相似呢!讀完故事後請你把心得跟大家分享。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縱觀中華歷史上罕見的幾位仁德之君,無不敬天順道,施行仁愛,惠澤八方,使萬民安康,百業隆昌,文化發達,天下歸順,四海景仰。他們體現了孔子曾經描繪的體現「仁德」精神的社會。
  • 孔子說:「把《詩經》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去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卻不能獨立地交涉;《詩經》內容背得很多,但又有什麼用呢?」
  • 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盡心規勸並且善意地開導他,如果他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 伯牛(1)有疾(2),子問(3)之,自牖(4)執(5)其手,曰:「亡之(6),命矣夫(7)!斯人(8)也而有斯疾(9)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論語·雍也第六》)
  • 曾子說:「君子透過文藝結交朋友,再透過朋友的輔助修行仁德。」
  •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德的壞人,而親近有道德的好人,這樣好嗎?」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呢?您想重德行善,人民也會跟著重德行善。君子的德就像是風,普通百姓的德就像是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倒。」
  • 漢朝有一壯士叫馬援,從小就有遠大的抱負,想要自己開創一番事業。他知書達禮,精通武藝,果然長大後當了郡都郵官。
  • 戰國時,有一個賣盾和矛的楚國人,先是自誇他的盾說:「我所賣的盾堅固無比,沒有東西能把它刺穿」;又誇讚他的矛說:「我所賣的矛十分鋒利,沒有東西不被它刺穿」。旁人聽見後,忍不住的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如何?」楚國人一時無法回答他的問題。
  • 子貢曰:「如有博施(1)於民而能濟眾(2),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3)其猶病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6),己欲達而達人(7)。能近取譬(8),可謂仁之方(9)也已。」(《論語.雍也第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