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梅自傳節選:尼克松大勝(上)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1960年在華盛頓對我而言是相當興奮的一年,也算是新旅程的開拓。肯尼迪總統擊敗了尼克松走馬上任。一年前,我加入了共和黨。陳納德將軍生前一直是南方的保守派民主黨員,父母均為浸信會教友。他代表美國南方的獨立與保守精神,我對於南方政治態度與思想的瞭解,主要即是得自於他。

不過陳納德將軍從未踏入政治界,雖然有許多人一再要他出來競選議員。

初搬到華盛頓時,我對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認識僅止於過去與外子同來華府時,碰到的一些國會領袖。準備入籍美國公民考試時,我讀了些美國憲法方面的書,記得從前在學校裡,歷史是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而歷史又和政治脫離不了關係。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我替共和黨的尼克松與洛克菲勒助選,算是首次在美國參加了政治活動。

我為什麼加入了共和黨?因為共和黨裡有人一再鼓勵我入黨。1959年,我在宴會上碰到幾位共和黨人士,他們問我在哪兒工作,我告訴他們喬治城大學,這時有一位名叫施薇亞·赫曼的女政客,她是馬里蘭州共和黨婦女會主席,問我對政治有無興趣,我回答頗有興趣,我希望儘可能地瞭解美國的一切,政治似乎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施蔽亞接著對我表示,她正在組織少數民族團體,為尼克松助選,請我參加這個團體,我欣然答應下來。回顧1954年到1955,尼克松以美國副總統身份赴台訪問時,我曾和他有數面之緣,外子和我在台灣還參加過歡迎他的宴會。

這以後,我和他即無進一步往來,但外子去世時,尼克松寄給我一封辭意懇摯的唁信。從那時起,他不時與我聯繫,而且似乎比其他候選人,更關心亞洲事務。為了這個緣故,當赫曼太太問我是否願意入黨時,我當即同意了,記得她說:「你正是我要找的人。」

我初見尼克松是50年代初期。他奉艾森豪威爾總統之命訪台時,那是與艾尼初次搭檔。尼克松偕夫人碧特抵台進謁蔣介石及夫人,外子與我應邀出席蔣為他們所設的宴會。前面說過,外子是生長在南方的民主黨員,眼見尼克松在政壇上一步步起來,他對此人並不很欣賞。記得歡迎會結束,返家途中,他對我說:「這人有點不對勁,但是哪裡不對勁,我又說不上來,我對他不十分信任就是了——事實上,我覺得和他在一起挺不自在。」我問:「為什麼?」他說:」我也無以自解。」

在黨裡,起初我也只是做些競選時的簡單工作——打電話,請人們去登記、投票,對少數民族團體發表演說。我開始瞭解初選的重要性,如果選區內某人年紀太大,沒法出來投票,你就自告奮勇去接他,諸如此類的事,使我在那二年裡,知道一般人民在政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實在是很好的教育。同時,也使我在侯選人之外,認識了許多美國人。 當時,支持尼克松的人不少,他以些微之差,敗給肯尼迪,大家不免都感覺失望,我自然也不例外。有關伊利諾州庫克郡偷票的傳說,傳遍了全美國,尼克松拒絕追究此事,這是為顧全大局,否則鬧起來,只有對國家不利,我認為尼克松此舉,令人欽佩。

電視權威大衛·佛斯特1977年採訪尼克松之前,曾數度打電話給我,我都沒有回他,因為尼克松辭職後,我即未與他聯絡。

人們經常問我:「尼克松是怎樣的一個人?」我的回答是:「我真的不清楚。」1968年,尼克松再度出馬時,許多和他共事的人對他的交情,遠比我深,但出人意料之外,其時我入黨歷史只八九年,即被他選為全國婦女支持尼克松競選委員會主席,這個組織的會員包括所有共和黨籍參議員的妻子,以及婦女領袖,魯斯夫人亦在其中,秀蘭鄧波兒也是由我推薦入會的。當時我還很天真地向競選幹事建議:「尼克松在公眾場合為什麼不和夫人親密一點,適當時,也可吻她一下呢?」他們對我說:「你別跟他提這事,他不願在公共場合做這些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尼克松夫妻倆都是在交際場上較保守的,使人有點陌生之感,因為他們總是過於一本正經。

尼克松那些來自加州的友人中,有一對傅勒夫婦,也覺察到了這點,他們也是我的好朋友,傅勒先生喬治和尼克松是多年知交,1962年,尼克松有意競選加州州長,遭到幾位好友堅決反對,傅勒先生也是其中的一個,他勸尼克松:「等1964年捲土重來,不要這樣早就競選州長,你也許應該從現在起就打下一點經濟基礎--找些人來,為下一次的總統大選進行準備。」但尼克松不顧朋友力阻,終致競選加州州長失敗。

在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尼克松已窮途末路,不可能東山再起。不過他們錯了。

對於尼克松出任總統的功臣,首推他的競選委員會主席約翰·米契爾。尼克松從加州遷移到紐約做律師就是和米契爾共事,他策動東山再起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是經過許多長遠的計劃,他可以說是深謀遠慮,無日不以此為目的。尼克松夫人當初是苦勸夫婿退出政壇的,但尼克松對於政治一向熱中,急流勇退實非易事。再加上許多支持人也認為他大有可為,連我在內,於是1966年至1967年我們就開始為共和黨鋪路,替尼克松做開路先鋒。

1965年,我因業務到台北時,再度與尼克松相遇,當時他是以普通公民身份到世界各地,推銷百事可樂,且已完全不涉足政治。亞洲人們都還記得他在加州競選失敗後,那場著名的記者會,會中他向記者們宣佈,從今以後,他們再也不能把尼克松踢來踢去。很不幸,這句話不但成了全世界報紙的頭條新聞,日後且變成他政治生命中一個無法擺脫的污點。

尼克松私人訪問台北時沒有被邀請到美國大使寓所居留,而是下榻俯瞰淡水河的圓山飯店。我得知尼克松來訪的消息後,就在他離開台北的當天早晨,打了個電話給他。我說要到飯店接他赴機場,他答應了。

我記得當時和他一道的還有二三位百事可樂的高級職員,名字我已記不得了。不知為什麼,尼克松那天早上很緊張,我到達圓山飯店,注意到並無重要官員在場給他送行。當他俯身進我汽車時,一個不小心,頭撞到車頂,他大概很容易流血,因為突然之間,我發現血點從他的額前滴下來,我以最快的速度從皮包中掏出一塊手絹兒,壓在他的額頭,把血止祝他露出尷尬的表情,口中一個勁兒地說:「不要緊,不要緊。」事情發生得太快,大概沒有人注意到這小小的意外。我卻記得非常清楚,因為在那個炎熱的夏日,我穿了一襲白色衣裳,他的血滴在上面,分外刺眼,我擔心待會兒下汽車時,如何使別人不致注意到我身上的血跡。尼克松拿著我的手絹兒,壓在額頭上,過了幾分鍾,血總算止住了,車子也到了機場,他似乎很感激我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給他送行。

我們一直到1966年底才取得聯絡,尼克松本人自紐約打電話給我,要我到他辦公室,討論他下一次競選總統事宜。

1967年初當共和黨的圈內人正議論紛壇地籌劃該讓誰出來做1968年的總統候選人時,支持洛克菲勒(當時為紐約州長)的和支持尼克松(當時在紐約當律師)的兩派聲勢最浩大。洛克菲勒代表自由派,有錢也有勢,但有些共和黨人認為他走的是比較靠左的中間路線,不可能得到南部與西北部較為保守的選民的支持。尼克松論錢論勢都不能與洛克菲勒分庭抗禮。但自從他自加州遷居到紐約之後,他也結識了不少有錢有勢的人,這些人認為他大有可為,願意做他的後台,幫忙他招兵買馬。 另外還有一人來頭也不小,他就是當年的密西根州州長喬治·藍尼。

藍尼於1959年被選為密州州長。在此之前他是美國汽車公司的老闆。他們夫婦兩人都是非常真誠的摩門教會(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1nts)教徒,不喝酒,不吸菸,嚴守星期日為安息日。他的夫人蘿蓮與我交情頗深,他們倆夫婦都曾多次到我家來。我很喜歡蘿蓮藍尼,她是一位有智慧、有人格的傑出女性。她也曾競選過參議員,1966-1968年間,她全心全力支持藍尼競選總統。

在民主黨方面,一般推測都認為約翰遜會再競選連任,所以在1968年初,民主黨人大都支持約翰遜,但有兩個民主黨的參議員出來與約翰遜挑戰,一個是明尼蘇達州的麥卡錫(Eugene Mccarthy),一個是羅伯特·肯尼迪(RobertKennedy)。麥卡錫是反戰最力的,他自名為和平使者;羅伯特·肯尼迪與約翰遜兩人間的磨擦。是美國報界經常討論的新聞,所以羅伯特·肯尼迪宣佈他也要問鼎總統寶座時,大家並不驚奇。

但這場政治戰的前前後後都與越戰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是美國人甚至越南人始料不及的。

約翰遜在1968年3月底那戲劇性的宣言中,宣佈退出競選連任,並在黨人大致同意之下,把棒子交給了副總統韓福瑞,這就是因為受了越戰的影響,這份壓力實在太大,左派分子所造成的反戰怒潮已有星火燎原之勢,約翰遜是個聰明人,與其競選失敗,倒不如急流勇退。後來許多他的親信又說他的引退是因為健康關係,這只是面子問題而已。不過約翰遜對美國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

政治的鬥爭繼續進行,藍尼州長自越南方問歸來後不久,宣佈退出總統競選,洛克菲勒在千呼萬喚始出來後,不久又在當年早秋宣佈無意問鼎。羅伯特·肯尼迪是在為翰遜未宣佈棄權時就宣佈競選的,這對約翰遜固然是挑戰,即在黨內而言也有點越俎,很不幸羅伯特·肯尼迪的政治生涯比他哥哥的更短,真是曇花一現。他3月出山,聲華四射,但同年6月1日,他在加州洛杉磯大使酒店演講完畢,和他的侍從繞道從酒店的後門(廚房的過道)準備離去,就在那一剎那間,一個名叫沙哈的青年舉槍襲擊了他。那時群眾還未散去,在一場混亂中救護車把傷者抬出去,但已太遲了,又一個肯尼迪死於槍彈。死時還未到50歲,遺有一奏和 9個子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希用一生詮釋了全心全意的支持和不離不棄的守護。她和里根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婚戀被讚譽為美國總統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 命運的輪盤呼呼轉動,里根和南希默默祈禱,往昔種種都是奠定基礎,命運把這對戮力同心的夫婦推向更大的舞台……
  • 胡錦濤「退場」,胡春華「出局」,成也「王儲」敗也「王儲」;西藏福地,成就二胡,北京凶險,雙殺師徒;貧民王儲踏破草鞋,夢斷寒秋;末代紅朝絕殺爭位,團起團滅。
  • 鄧小平隔代「托孤」,關門弟子汪洋 玩「出格」;「娃娃市長」曾掏糞拉車,輟學頂班;和薄熙來爭「蛋糕」,「騰籠換鳥」對壘「唱紅打黑」; 宦海茫茫,汪洋風頭不再。
  • 佩洛西(Nancy Pelosi)是美國200多年歷史上首位女性眾議院議長和美國排位第三號的政治領袖。她被譽為美國政壇的「鐵娘子」,亦稱「鐵玫瑰」,有人說她是美國最有權力的「美國一姐」,也有人說她是真正掌控當今美國政局的「慈禧太后」,有不少嚮往民主的中國人把她視作敢為受迫害群體人權發聲的美版「人大委員長」。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初在奈良市演講時不幸遇刺離世。和丈夫以恩愛夫妻著稱的夫人安倍昭惠在丈夫出殯前跟他臉貼臉約數分鐘深情惜別。才剛慶祝過結婚35周年紀念日,昭惠夫人就失去了她的守護天使。夫婦倆經常出現在賞櫻活動中的幸福身影自此不再。
  • 人權衛士大衛‧喬高嫉惡如仇,助弱守義,兩大衛如門神,戰紅魔,10年走50國,揭中共活摘器官黑幕。一生追求人權正義,至死不渝。
  • 與丈夫臉貼臉約數分鐘深情惜別,十分不捨。7月12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陪丈夫走完了最後一程,而他們二人上個月剛剛慶祝了結婚35周年的紀念日。夫婦倆外出時攜手相伴的恩愛場景自此不再。
  • 邱吉爾運用磨練了四十多年的演講利器不斷斬除傳染病般蔓延的失敗絕望情緒,說服國會和民眾,面對現實,不再退縮,團結備戰。嚴酷的考驗必將到來,只有奮勇搏擊,才能扭轉頹勢,絕境逢生。他目光如炬,意志堅定,氣宇軒昂,演講中豐沛的信心散發著不可思議的感染力,在至暗時刻發光發熱,如熊熊火炬照亮周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