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詠詩贈盜

陳必謙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明代,江蘇吳中地方,有個教書的老先生,名叫沈文卿,家裏非常窮,只靠教幾個學生勉強維持生活。

一天晚上,因天冷睡不著,他看見一個賊進來,到處找東西找不到。

沈文卿從容地說 :“穿牆的君子,白白地麻煩你到我家來,我什麼都沒有給你的,就作一首詩送給你吧!”

沈文卿當即詠詩一首,念道:

風寒月黑夜迢迢,

辜負勞心走一遭。

架上古詩三四束,

只堪將去教兒曹。

那個賊含著微笑,作揖退去。

(出自《堅瓠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雍正王朝」到「康熙大帝」,這一系列敘述皇朝的「清宮戲」,在台灣高燒不退,在大陸熱播不止。「清宮戲」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故事,不僅深受觀眾喜愛和好奇,也引起中共高層重視。 圖為清圣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像。
  • 中山國是個弱小國家,哪里抵擋得了魏國的進攻呢。當時,樂羊的儿子還留在中山國。中山國的人在魏國的猛烈進攻下,無計可施,君臣經過一番商議,決定以樂羊的儿子做籌碼來要挾樂羊退兵,中山國把樂羊的儿子綁起來吊在城樓上,威脅樂羊。誰知樂羊全然不顧吊在城樓上的可怜巴巴的儿子,反而更加猛烈地攻城。
  • 可只有你是從不給我來信的人!你並不因為我居高位而生依附之心,你對我一無所求,依舊讀書做學問!對失意人不踩,對得意人不捧,這就是你與其他人的最不同處。我就是衝這一點竭力向朝廷推薦你的……”
  • 無論是遇到困境要尋找解脫的“錦囊妙計”,還是勵精圖治尋求國泰民安的方針大略,倘能發動眾人獻計獻策,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作出正確決策也並不難,而不必事事都要自己想主意。
  • 歷陽縣有一位老太太,經常行善做好事。一天,忽然有一個少年登門求取食物,老太太待他非常客气,臨走的時候他對老太太說:“經常去縣衙門前,如果看見門坎上有血,就要到山上去避難。”
  • 南朝宋高祖平定了東晉的桓玄後,讓劉毅做撫軍荊州刺史。劉毅到荊州,就召見牧牛寺的寺主。說寺主藏匿了桓玄家的兒子慶在寺裡做和尚,殺了寺主和另外四個僧人。後來,劉毅夢見被殺的和尚說:“你為什麼枉殺我們!我們已經向天帝稟告,恐怕你也活不多久了。”
  • 唐朝大歷末年,洛陽惠林寺有個和尚叫圓觀,他擅長田園之藝,也很富有。他除了修佛之外,還精通音律。當時的人都稱他富和尚,但不知他來自何方。
  • 編者按: 天災象一面鏡子,反映出的人間百態,真与偽,善与惡,無不纖毫畢現。為民造福者有之,瞞災不報者有之、視災而不見者有之……
  • 為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獨領風騷,無与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為唐太宗的圣德所為。以下兩則貞觀初期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將一個為民而懮而思的具成湯王之德的君王呈獻在我們面前。
  • 為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曆史上獨領風騷,無與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為唐太宗的聖德所為。從以下的歷史紀錄中即可見一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