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藥膳】曹庭棟的養生經驗(中)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

人氣 35
標籤:

荷鼻粥 慈山參入。荷鼻即葉蒂,生發元氣,助脾胃,止渴、止痢、固精。連莖葉用亦可。色青形仰,其中空,得震卦之象。《珍珠囊》:煎湯燒飯和藥,治脾。以之煮粥,香清佳絕。

芡實粥 《湯液本草》:益精強志,聰耳明目。按:兼治濕痹,腰脊膝痛,小便不禁,遺精白濁。有粳、糯二種,性同,入粥俱須爛煮,鮮者佳。楊雄(又稱揚雄(前53-後18),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方言》曰:南楚謂之雞頭。

薏苡粥 《廣濟方》:治久風濕痹。又《三福丹書》:補脾益胃。按:兼治筋急拘攣,理腳所,消水腫。張師正《倦遊錄》云:辛稼軒患疝,用薏珠東壁土炒服,即愈。乃上品養心藥。

扁豆粥 《延年秘旨》:和中補五臟。按:兼消暑除濕解毒,久服髮不白。筴有青紫二色,皮有黑白赤斑四色。白者溫,黑者冷,赤出斑者平佳。鮮者味少淡。

御米粥 《開寶本草》:治丹石發動,不下飲食。和竹瀝入粥。按:即罌粟子,《花譜》名麗春花,兼行風氣,逐邪熱,治反胃痰滯瀉痢,潤燥固精。水研濾漿入粥,極香滑。

薑粥 《本草綱目》:溫口,辟惡氣。又,《手集方》:搗汁煮粥,治反胃。按:兼散風寒,通神明,取效甚多。《朱子語錄》有「秋薑夭人天年」之語,治疾勿泥。春秋運斗樞曰璿,星散而為薑。

香稻葉粥 慈山參入。按各方書,俱燒灰淋汁用,惟摘元妙方,糯稻葉煎露一宿,治白濁。《綱目》謂氣味辛熱,恐未然。以之煮粥,味薄而香清,薄能利水,香能開胃。

絲瓜葉粥 慈山參入。絲瓜性清寒,除熱利腸,涼血解毒,葉性相類。瓜長而細,名馬鞭瓜,其葉不堪用;瓜短而肥,名丁香瓜,其葉煮粥香美。拭去毛,或薑汁洗。

桑芽粥 《山居清供》:上渴明目。按:兼利五臟,通關節,治勞熱,止汗。《字說》云:桑為東方神水,煮粥用初生細芽,苞含未吐煮,氣香而味甘。《吳地志》:焙乾代茶,生津清肝火。

胡桃粥 《海上方》:治陽虛腰痛,石淋五痔。按:兼潤肌膚,黑鬚髮,利小便,止寒嗽,溫肺潤腸。去皮研膏。水攪濾汁,米熟後加入,多煮生油氣。或加杜仲茴香,治腰痛。

杏仁粥 《食醫心鏡》:.治五痔下血。按:兼治風熱咳嗽,潤燥。出關西者名巴旦,味甘尤美。去皮尖,水研濾汁,煮粥微加冰糖。《野人閑話》云:每日晨起,以七枚細嚼,益老人。

胡麻粥 《錦囊秘錄》:養肺耐飢耐渴。按:胡麻即芝麻,《廣雅》名「藤宏」。堅筋骨,明耳目,止心驚,治百病。烏色者名巨勝,仙經所重;栗色者香卻過之。炒研加水,濾汁入粥。

松仁粥 《綱目方》:潤心肺,調大腸。按:兼治骨節風,散水氣寒氣,肥五臟,溫腸胃。取潔白者,研膏入粥。色微黃,即有油氣,不堪用。《列仙傳》云:偓佺(古仙人名。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好食松實,體毛數寸。

菊苗粥 《天寶單方》:清頭目。按:兼除胸中煩熱,去風眩,安腸胃。《花譜》曰:莖紫、其葉味甘者可食;苦者名苦薏,不可用。苗乃發生之氣聚於上,故尤以清頭目有效。

菊花粥 慈山參入。養肝血,悅顏色,清風眩,除熱解渴明目。其種以百計。《花譜》曰:野生單瓣、色白、開小花者良,黃者次之。點茶亦佳。煮粥去蒂,曬乾磨粉和入。

梅花粥 《采珠集》:綠萼花瓣,雪水煮粥,解熱毒。按:兼治諸瘡毒。梅花淩寒而綻,將春而芳,得造物生氣之先,香帶辣性,非純寒。粥熟加入,略沸。《埤雅》曰:梅入北方變杏。@*(未完,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傳統藥膳】蠐螬明目
【傳統藥膳】荔枝功用多
【傳統藥膳】龍眼之妙用
【傳統藥膳】人參誤服殺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