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藥膳】曹庭棟的養生經驗(下)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

人氣 22
標籤:

佛手柑粥 《宦遊日紮》:閩人以佛手柑作菹(酢菜,醃菜),並煮粥,香清開胃。按:其皮辛,其肉甘而微苦。甘苦和中,辛可順氣,治心胃痛宜之。陳者尤良。入粥用鮮者。勿久煮。

百合粥 《綱目方》:潤肺調中。按:兼治熱咳腳氣。嵇含《草木狀》云:花白葉闊為百合,花紅葉尖為卷丹。卷丹不入藥。竊意花葉雖異,形相類而味不相遠,性非迥別。

砂仁粥 《拾便良方》:治嘔吐、腹中虛痛。按:兼治上氣咳逆脹痞,醒脾通滯氣,散寒飲,溫腎肝。炒去翳,研末點入粥。其性潤燥。韓懋《醫通》曰:腎惡燥,以辛潤之。

五加芽粥 《家寶方》:明目止渴。按:《本草》:五加根皮效頗多。又云:其葉作蔬,去皮膚風濕。嫩芽焙乾代茶,清咽喉。作粥色碧色香清,效同。《巴蜀異物志》名「文章草」。

枸杞葉粥 《傳信方》:治五勞七傷,豉汁和米煮。按:兼治上焦客熱,周癉風濕,明目安神。味甘氣涼,與根、皮及子性少別。《筆談》云:陝西極邊生者,大合抱,摘葉代茶。

枇杷葉粥 《枕中記》:療熱嗽,以蜜水塗炙,煮粥去葉食。按:兼降氣止渴,清暑毒。凡有擇經霜老葉,拭去毛,甘草湯洗淨,或用薑汁炙黃,肺病可代茶飲。

茗粥 《保生集要》:化痰消食,濃煎入粥。按:兼治瘧痢加薑。《茶經》曰:名有五:一茶,二梗,三菠,四茗,五荈。《茶譜》曰:早采為茶,晚采為茗。《丹鉛錄》:茶即古「荼」字,《詩》「誰謂荼苦」是也。

蘇葉粥 慈山參入。按:《綱目):用以煮飯,行氣解肌,入粥功同。按:此乃發表散風寒之品,亦能消痰和血止痛。背面皆紫者佳。《日華子本草》謂能補中益氣,竊恐未然。

蘇子粥 《簡使方》:治上氣咳逆。又,《濟生方》:加麻子仁,順氣順腸。按:兼消痰潤肺。《藥性本草》曰:長食蘇子粥,令人肥白身香。《丹房鏡源》:柔五金八石。

藿香粥 《醫餘錄》:散暑氣,辟惡氣。按:兼治脾胃,吐逆霍亂,心腹痛,開胃進食。《交廣雜志》謂霍香木本;《金樓子》言,五香共是一木,葉為霍香。入粥用南方草本,鮮者佳。

薄荷粥 《醫餘錄》:通關格,利咽喉,令人口香。按:兼止痰咳,治頭痛腦風,發汗,消食,下氣,去舌胎。《綱目》云:煎湯煮飯,能去熱,煮粥尤妥。

松葉粥 《聖惠方》:細切煮汁作粥,輕身益氣。按:兼治風濕瘡,安五臟,生毛髮,守中耐飢。或搗汁澄粉曝乾,點入粥。《字說》云:松柏為百木之長,松猶公也,柏猶伯也。

柏葉粥 《遵生八箋》:神仙服餌。按:兼治嘔血便血,下痢煩滿。用側柏葉,隨四時方向采之搗汁澄粉人粥。《本草衍義》云:柏木西指得金之正氣,陰木而有貞德者。

花椒粥 《食療本草》:治口瘡。又,《千金翼》:治下痢腰腹冷,加炒麵煮粥。按:兼溫中暖腎,除濕,止腹痛。用開口者,閉口有毒。《巴蜀異物志》:出四川清溪縣者良,香氣亦別。

栗粥 《綱目方》:補腎氣,益腰腳。同米煮。按:兼開胃活血。潤沙收之,入夏如新。梵書名「篤迦」,其扁者曰「栗楔」,活血尤良。《經驗方》:每早細嚼風乾栗,豬腎粥助之,補腎,效。

綠豆粥 《普濟方》:治消渴飲水。又,《綱目方》:解熱毒。按:兼利小便,厚腸胃,清暑下氣。皮寒肉平。用須連皮,先煮汁,去豆下米煮。《夷堅志》云:解附子毒。

鹿尾粥 慈山參入。鹿尾,關東風乾者佳。去脂膜,中有凝血,如嫩肝,為食物珍品。碎切煮粥,清而不膩,香有別韻,大補虛損。蓋陽氣聚於角,陰血會於尾。

燕窩粥 《醫學述》:養肺化痰止嗽,補而不滯,煮粥淡食有效。按:本草不載, 《泉南雜記)采入,亦不能確辨是何物。色白治肺,質清化痰,味淡利水,此其明驗。@*(全文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傳統藥膳】荔枝功用多
【傳統藥膳】龍眼之妙用
【傳統藥膳】人參誤服殺人
【傳統藥膳】傷寒食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