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燜蛋

人氣 55
標籤:

原料:
牛蒡一根、雞蛋2個、香菇6-8朵、蒿葉適量。

做法:
1、干香菇用水沖淨,溫水泡軟後切成小丁;

2、雞蛋打散成蛋液,調入鹽、並倒入少許香菇水攪拌勻;

3、牛蒡削去外皮,切成絲,泡入白醋水中。蒿葉洗淨;

4、鍋熱倒油,下香茹丁和牛蒡,翻炒2-3分鐘,至炒出香菇的香味,牛蒡也有些變軟;

5、將香菇和牛蒡用鏟子整理成圓餅狀;

6、將打好的蛋液澆入鍋中;

7、蛋液會自動散開,蓋上鍋蓋,轉小火燜約3分鐘;

8、關火,不要開蓋,繼續燜3、4分鐘,直至蛋液凝固,整個菜呈蛋餅狀即可;

9、用鏟子將蛋餅切成幾塊即可,吃的時候可配上蒿葉等青菜。


備註:
1、牛蒡切開後會迅速氧化變黑,放入加了白醋的水中浸泡可防止變色;

2、炒菜時,一點點油就夠了,因為蛋液中加了水,又是小火燜熟,有點類似燜蛋羹,所以不用擔心會粘鍋;

3、蛋液中加水會使蛋液量增多,燜熟後蛋仍會很嫩,也使蛋液不易粘鍋,正好可以加入泡香菇的水,更可增加香氣;

4、炒制時要把香菇和牛蒡炒差不多熟再倒入蛋液,牛蒡如果不完全熟透,口感不好。最後燜蛋時的熱度僅夠雞蛋凝固,所以要先將牛蒡炒熟;

5、蒿葉是我從蒿子桿上揪下來的葉子,一直習慣把蒿子桿分成兩部份吃,即葉是葉,桿是桿。正好此菜沒有綠色,便決定加些可生食的蒿葉來配一下,顏色和味道都更豐富一些。


牛蒡是這幾年比較「火」的食物,據說最長壽的日本人很喜歡吃它,日本人把牛蒡當作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保健菜。說它可以與人參相媲美,牛蒡也因此被稱作東洋參。所以很多人以為牛蒡是日本的舶來品。

一千多年前(公元920年)牛蒡飄洋過海到了日本,被日本人種植、培育、改良,不斷地發展完善後,又在一千多年後的上世紀八十年代。

此時的牛蒡,已經像獼猴桃、蘆筍等本來產自卻在海外被包裝後發揚光大的食物一樣,被貼上了洋標籤。

在這之前,我們都不知道牛蒡是什麼東西。

其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仍是有牛蒡的,只是僅作為藥材被極少數人所知。

李時珍說牛蒡「通十二經脈,洗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估計也是古代的人都比較瘦弱吧,想要」輕身「的人並不多,牛蒡也並沒有太令人重視。

而近年,經過長壽日本人的現身說法,牛蒡的好處被越來越多地發現並宣傳了。中醫西醫都對牛蒡的強身抗病作用做了非常肯定的確認。

《中藥大辭典》把牛蒡的作用概括為:有促進生長作用;有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西醫認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積、祛痰止洩等藥理作用外,還用於便秘、高血壓、高膽固醇症的食療。

但是,牛蒡雖然這麼好,至少到至目前為止,卻沒有真正流行開來。在我看來,可能是因為它並不好吃。它雖然長得很像山藥,但口感簡直比不上山藥的十分之一。

老媽曾做過風行一時的「五行湯」,其中便有牛蒡的參與,但因嫌麻煩,又不好喝,做了兩次便不再繼續了。還聽說不少人為了保健買了牛蒡,嚐過一次後便再不願試第二次,因為覺得一嘴「樹根子味」。

怎麼不好吃,我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它根本就是沒味道,味道口感都很「寡」,而且總覺得它和什麼搭配,都不合適。

但是又不願放棄這麼健康的好東西,便用了對待其他不喜歡的食物時採用的方法:和愛吃的食物一起做。用量由少而多,慢慢就習慣了。從一開始的吃不慣,到現在的完全接受,這個過程,好在並不很漫長而痛苦。

當然,牛蒡依然不能算是我愛吃的食物,但是如今的我,已經練就了什麼都不配就能白嘴吃下納豆的本事,相比之下,寡味的牛蒡,真可算是美味了:)


3


(來源:美食廚房)

相關新聞
比含糖飲料健康 世界各地9種優格飲報你知
【一簞食】球莖茴香沙拉
鮮奶來不及喝完常扔掉?用這招保存2個月不壞
漢堡加這幾種香料 變身摩洛哥風味漢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