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指揮第一人--專訪林望傑(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旭生聖地亞哥採訪報導)(接上篇)

打造自己的聖地亞哥交響樂團

2004年,近百年歷史的聖地亞哥交響樂團得到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認捐,並著手開展各方面的擴展,其中一項舉措便是延請林望傑來擔任藝術總監。他來到聖地亞哥後,有幾名樂手也從克里夫蘭管弦樂團(Cleveland Orchestra)來到這裡。他便開始打造自己的樂團,正如同塞爾(George Szell)在克里夫蘭做的那樣。

林望傑回憶說,當塞爾重塑克里夫蘭交響樂團時,人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樂團。可是當他們聽到樂團的演奏時,都驚呆了。《紐約時報》的評論說,塞爾創造了他自己的(樂團),而且是最好的(樂團)。“我們現在要做同樣的事,打造我們自己的、最好的樂團。現在還不是,但路子是對的。”

當然這需要時間,就連偉大的塞爾也花了20年來打造克里夫蘭管弦樂團。他自信的說,“(聖地亞哥交響樂團)以後肯定會成為世界級的樂團。”現在樂團的音色已經有相當的歐洲的味道。

聖地亞哥交響樂團成立於1910年,已有近百年歷史。在林望傑的努力下,這個“百年老店”正在撰寫新的歷史篇章。

對音樂的選擇和理解

林望傑表示,自己沒有特別偏愛的作曲家,“我指揮的每首作品都是我的摯愛。”二十多年來,他指揮表演過的曲目接近1000首,自己都數不過來。“我演奏過很多次西貝流斯的《第二交響樂》,我很喜歡西貝流斯,很喜歡馬勒、德沃夏克、伯拉姆斯、貝多芬、舒曼等等。我每次演奏時,都有不同的感覺。”

他非常讚賞聖地亞哥交響樂團本次對德沃夏克的詮釋,“這是我跟這個樂團一起的最好的演出之一,大概只有克里夫蘭能夠比美。”但是與上週演出的同一首曲目又有不同的感覺,“不是完全不同,而是有一種演化、發展在裡面。樂譜裡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很複雜,充滿可能性。你每次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

在林望傑看來,研究音樂有點像看萬花筒,每次都能看到新的東西,讓你永遠不會厭煩。在音樂中沒有“最好”這種說法,“每個人的詮釋都各有不同,也許差一點,也許好一點,也許只是不同,但都是有價值的,因為音樂就是充滿了各種可能性。”他這樣說。

他認為自己最棒的一次演出,是1997年與克里夫蘭合作的馬勒《第六交響樂》,“那種完美和豐滿的情緒,至今仍無人能及。”他去年在聖地亞哥演出的這首作品同樣大獲成功,演出後很多人來信,說自己在音樂會結束後仍激動的動彈不得。

關於指揮的見解

很多人以為只要能演奏一種樂器,就能當指揮,“演而優則指揮”。但林望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指揮是非常難的。首先,你需要大量的訓練,你需要非常熟悉樂譜。在歐洲,培養指揮時花大量的時間做樂譜分析。”他自己曾在歐洲師從一位嚴格的德國老師四年,接受近乎嚴酷的訓練。

但成為一位指揮家,還需要培養自己的人格魅力(personality)。“你看那些出色的音樂家,一上台,還沒開始動,你就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像阿什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伯恩斯坦等。”這種藝術感染力需要三方面的因素:訓練、天賦和資歷,三者缺一不可。“我的導師(伯恩斯坦)說過,要是沒有天賦,我沒法教你。但只有天賦沒有訓練,你的才華沒辦法控制。”他繼續說,那要沒有資歷,就沒辦法樹立指揮的權威和領袖地位。

所以他認為,真正的指揮家沒有很年輕的。“有些人可以很出色,很年輕,但他們還沒準備好。”他列舉了幾位指揮巨擘,伯恩斯坦、卡拉揚、塞爾等,他們的巔峰時期都是在60到70歲之間,因為這種權威性需要經驗的積澱和時間的歷練。



林望傑在指揮演出。(攝影:Ken Jacques)

中國管弦樂的發展和華裔音樂家

在採訪當中,林望傑多次提到西方古典樂的傳統(tradition),而目前中國的管弦樂團最缺乏的就是這種傳統。中國的古典樂演奏家受的是蘇俄式的音樂教育,可以演奏非常出色的俄國的作品,像柴可夫斯基和格林卡(Mikhail Glinka)等。但一碰到莫扎特、海頓、門德爾松等人的作品,水平就大打折扣,就是沒有這種傳統。

他每次到中國指揮時,都特意避免俄國的作品,選擇其他的歐洲作品,像伯拉姆斯、德沃夏克、貝多芬等。他希望藉此來培養中國音樂家對這種音樂傳統的理解。中國的音樂家的演奏技巧都非常出色,但因為缺乏對音樂的更深層理解而備受桎梏。他希望以後能更多的去中國演出,“也有很多德國指揮家過去,可是他們只會說德文或英文。”而且現在華裔的演奏家活躍在歐美各大樂團,很多還擔任聲部的首席,這些音樂家也能各自承襲樂團的傳統,並提升整個華裔音樂界的音樂傳統。

對於中國乃至亞洲的很多樂團,林望傑認為現在很無法判斷孰優孰劣,因為這些樂團都太年輕。但是有些樂團的成長是很快的。他每次與這些樂團合作,都能感覺到他們的進步,包括中國愛樂樂團、馬來西亞管弦樂團、新加坡管弦樂團、台北愛樂樂團等。他特別讚賞華裔指揮家水藍在新加坡管弦樂團的出色表現。

林望傑也很關注當代的華裔作曲家,他曾與譚盾、林昭亮、周龍和陳怡等人合作過,最近剛剛錄製了盛宗亮(Bright Sheng)的作品集。

林望傑的音樂家庭

林望傑的家庭很注重音樂教育,他的音樂啟蒙教育就是在祖母給他姐姐買的鋼琴上進行的。對於自己的孩子,他不要求其成為專業音樂家,但希望他的孩子能畢生從音樂中獲益。他的兩個兒子都很喜歡古典音樂。

大兒子Gabriel現在從事金融投資,一次投資成功後,老闆想送他一台價值$12.5萬的保時捷跑車,被他婉拒。他說更希望老闆能送自己一台新的斯坦威鋼琴(Steinway B, 價值約$8萬)。他已經有一台舊的斯坦威,但非常希望能再有一台,可以跟父親一起四手聯彈。

林望傑的第二任妻子張晶晶(Jessie Chang)則是不折不扣的專業音樂家,目前擔任聖地亞哥交響樂團的鋼琴獨奏。她來自台灣,經常與夫婿合作,演奏過多首鋼琴協奏曲。

除了是舉世聞名的指揮家,林望傑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把自己的上帝稱為他生命中的指揮家,將其音樂上的成就歸功於自己的信仰。每次上台指揮之前,他都會先進行禱告。另外,他還經常參加各種教會的義演活動。



林望傑身兼指揮家和鋼琴家。(攝影:David Hartig)


希望更多華人走進音樂廳

現在全球各大樂團中有很多華裔音樂家,可是走進音樂廳的華裔觀眾卻少的不成比例。林望傑特別希望能有更多的華人音樂愛好者走進音樂廳,來欣賞這美妙的樂曲。“你不需要是音樂家,一樣可以欣賞,聽眾也是音樂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部份。”

很多華人父母很注重子女的音樂教育,他表示樂團經常會安排教育性的音樂會,可以讓孩子們接受優秀的音樂教育。“他們可以在這裡學到很多,比如上星期我們表演的肖斯塔克維奇的協奏曲,那個大提琴獨奏就非常年輕,15歲開始登台。小孩子們來聽這種音樂,也能從這些年輕的音樂家身上得到很多激勵。”

很多家長以為給孩子買最好的鋼琴,請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孩子就能成為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一樣的鋼琴大師。但一旦發現其不能成為音樂天才或專業演奏家,就當即放棄,以免影響其學習成績。林望傑認為這種方法很不可取,他認為音樂更應該成為一個孩子終生受益的藝術修養。

日前,林望傑已結束亞洲之旅,回到聖地亞哥,並剛剛指揮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近期的表演曲目包括門德爾松、聖桑和施特勞斯等人的作品,11月底將演出馬勒的《大地之歌》,12月初將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應拉荷亞音樂協會(La Jolla Music Society)邀請,蜚聲世界的華裔音樂組合“上海弦樂四重奏”(Shanghai Quartet)將到聖地亞哥,與著名的大提琴大師Lynn Harrell合作演出。這是這個弦樂組合首次來聖地亞哥演出。
  • (大紀元記者王樺紐約報道)來自唐人街的安妮吳(Annie Wu)自學鋼琴已有7年時間了,目前是大一的學生。她今天和一位朋友來曼哈頓格羅德‧林奇劇院,觀賞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複賽。安妮表示,新唐人大賽讓她有機會觀摩來自世界各地華人鋼琴家的表演比賽。在她看來,毫無疑問這些選手的水平都是世界級的。
  •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第二屆「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正在紐約舉行,培養眾多優才的香港資深鋼琴教師張得恩讚揚大賽弘揚古典音樂,回歸正統,是非常有意義的比賽。
  • 10月11日,在紐約曼哈頓格羅德‧林奇劇院(Gerald W Lynch Theater),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明日之星音樂會上,九位華人鋼琴好手以平靜心忠實的演繹了古典音樂史上四位偉大的音樂家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和門德爾松的名作。耳熟能詳的優美旋律,嫻熟流暢的精湛演奏,在平靜中展現古典音樂的輝煌打動了觀眾的心,觀眾們盛讚音樂會是一場豐盛的古典音樂饗宴。
  • (大紀元記者李旭生聖地亞哥採訪報導)隨著指揮棒的最後定格,音樂戛然而止。余韻仍迴響在富麗堂皇的Copley音樂廳內,觀眾們已迫不及待地起立鼓掌歡呼。溫暖而流暢的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成為聖地亞哥交響樂團2009-10年表演季最佳的“序曲”。這是10月2日樂團新季的首場演出。在音樂總監林望傑(Jahja Ling)的指揮下,這首不太有名、但同樣精彩的曲目征服了所有的在場觀眾。很多觀眾表示,非常期待樂團後面的演出,並稱讚因為林望傑的貢獻,這個樂團已經成為北美最優秀的交響樂團之一。
  • (大紀元記者慧芝瑞典斯德哥爾摩報道)10月13日,瑞典皇家歌劇學院隆重頒發首屆世界級音樂大獎——比爾吉特獎。這是繼阿斯特麗德‧林格倫(Astrid Lindgren,1907~2002)兒童文學獎以後,瑞典推出的又一個世界級大獎,是世界古典音樂史上最大的獎項。
  • 德國,當地時間10月18日,2009德國古典回聲獎(Echo Klassik Award)頒獎禮舉行。
  • (大紀元記者林翠莉台中報導)台中市交響樂團為推廣音樂藝術文化,每年定期舉辦社區、校園的巡迴音樂會,並在春、秋兩季舉行大型的音樂會。2007年起,由寶輝建設贊助,台中市交響樂團在秋季規劃「交響情人夢」系列音樂會,擷取日劇交響情人夢當中的經典樂章,讓民眾重溫古典音樂的感動。每年的音樂會也都有不同的主題,去年介紹了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知名的歌劇粹選,今年則是邀請維也納鋼琴王子Matthias Soucek 與樂團同台演出,為樂迷們帶來鋼琴協奏曲中,最經典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Jahja Ling,林望傑,這是一個在古典音樂界擲地有聲的名字。聖地亞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克里夫蘭管絃樂團資深駐團指揮、三藩青年交響樂團創建人、伯恩斯坦親傳弟子、魯賓斯坦鋼琴大師賽和柴可夫斯基鋼琴賽得獎者、愛美獎得主、等等,他的頭銜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很多評論家把他稱為迄今為止成就最高的華裔指揮家,然而跟他坐在一起攀談,他給人的感覺更像一位豪爽直率的音樂界前輩、一位對音樂充滿激情的藝術家。
  • 2023年4月中旬,經好友推薦,喜歡藝術的我認識了旅居瑞典的中國畫家范一鳴先生。4月23日,受他和他夫人的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觀賞他的畫作,聽他聊創作靈感和中國文化。我也順便採訪了他在中國時的遭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