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有定數:清輝亭

莫求
font print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南宋時,在廣西昭州(今廣西平樂縣)的一處山水風光極好的地方,有一座古人留下的亭子。這亭子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天繪」。而在建炎年間(註:「建炎」是南宋高宗的年號,時間為西元1127—1130年),昭州當地的郡守李丕,認為「天繪」這個名字和當時北方金國的年號「天會」同音,而金與南宋又是敵對的關係,於是他便想給這座亭子換一個名字。

李丕就向一個名叫徐師川的人求助,請他另想一個好名字,可徐師川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最後有一個叫范滋的人為這座亭子起了一個新名字「清輝」。 李丕一聽覺的很不錯,於是這座亭子就正式改名為清輝亭。

改名後的一天,李丕與徐師川正共坐於此亭中時,無意中發現周圍土壤裡有一塊石頭,上面好像刻有文字,於是便命人取出洗乾淨一看。其文字內容為:我在此極美之勝地,建此亭,取名為「天繪」,實乃取其景物自然天成之意。但到了後世某年某月某日,將會有一個俗人將其改名為「清輝」。此事可令人一笑矣。文字最後的落款為丘浚。

李丕與徐師川看後大為吃驚,又詳細回憶了改名的經過,發現文中所說的後世某年某月某日,正是范滋為這座亭子命名為「清輝」的那一天。

看了這則記載後,我想:區區一個亭子的改名之事都早有前定,那麼更大的事情,比如說導致改名的金國年號「天會」的出現,金與南宋之間的敵對關係,是不是也是早就注定的呢?其實就是如此,社會的發展變遷、改朝換代那都是上天定好的,個人力量是無法抗拒的。冥冥之中早有定數。當然作為個人而言,在一定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選擇自己的未來。所以一些人才能通過一定的方法預知未來,甚至於在一定程度上趨吉避凶。

(資料來源:《夷堅志》)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馬鐸,長樂(今福建長樂縣)人士,永樂九年(1411年)他以歲貢生的資格入會試。有一天,他正趕路,見一女屍暴露在路邊,於心不忍,脫下自己的衣服將屍身蓋住,並將其移至一古墓安葬。這樣一來就耽誤了不少時間,眼見得曠野茫茫,夜幕四垂,正淒惶間,忽見遠處有一點微微的燈光。他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疏林中有間茅屋,就大著膽子叩門求宿。不料開門的卻是個素裝少婦。那少婦不卑不亢,詢知來意後,便答應借宿。這使馬鐸倒有些猶豫。他回頭一看,天已大黑,而自己奔波一天十分睏倦,只好硬著頭皮進裡屋歇息。他低著頭不敢看那少婦,也不多說話,放下行李,納頭便睡,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及至醒來,天已黎明,便匆匆告別那少婦打算趕路。那少婦不說別的,口占一絕道 :
  • 看來,人的一生都是天定的,所以不可為了名利,去爭去鬥。那是枉費心機,徒增禍患。還是安心安份,修身修口,進德進知,順其自然為好。
  • 明白了這層道理,那些巧取豪奪,或每日裡營營苟苟,因追求名利私慾而勾心鬥角的人,也該收斂了。
  • 清代有一位精通六壬神課的張某。他是鹽商的兒子,從小就體弱多病,所以讀書不多,但他思維敏捷,理解力極強,對所讀書的內容能領會。成年後,自己感到體質太弱,不願意結婚。有一天,他在一位朋友家中,看見桌上放著一本《大六壬》,興奮的捧著書向朋友請教。
  • 清朝時期,某地有李月生兄弟三人,李月生他排行老二。他們三人的父親很富有,用缸貯存金錢,同鄉人便用「八缸」來稱呼他。人都有老的時候。有一年,老人臥病在床,他知道自己活不長了,便喚來兒子分金錢,結果,李月生的哥哥分得八成,弟弟分得二成。月生什麼也沒分到,因此,他對父親有些不滿。老人說:「我不是偏心有愛有憎。地窖藏著錢,必須等到沒有多少人時,才能把它給你,不要著急。」
  • 老南京人可能都知道,過去南京城北有一個金川門,是明代所建的十三城門之一。明朝時燕王朱棣攻佔南京時,就是從金川門入城的;清末1907年動工的「寧省鐵路」(俗稱「小火車道」)也是從下關至金川門入城的。今天我給大家講的就是當年修寧省鐵路時,在金川門所發生的奇事。
  • 據《清稗類鈔》記載,大清入關後,一次一位大喇嘛前來拜見順治帝。順治皇帝便向他詢問大清國運如何,大喇嘛想了想之後說:我身不殘,國祚不滅。隨後大喇嘛又說道:十帝在位九帝囚,還有一帝在幽州。大喇嘛的話語雖然當時被記錄了下來,可是卻無人能解。
  • 中國明代文學家瞿佑(西元1347—1433年,字宗吉,號存齋),他一生經歷了元末明初的動盪與艱辛。他曾收集了那一時代的一些奇聞異事,寫成了《剪燈新話》一書。在他的這本書中就記敘了下面這樣一個傳奇故事。
  • 大家知道明末反王張獻忠是被清朝肅武親王豪格一箭射死的,《清史稿》卷二一九、列傳第六、太宗諸子中也都記載了「豪格親射獻忠」之事。
  • 大唐天寶年間,楊國忠仗著他是楊貴妃的堂兄,權勢漸高,各地貢奉的奇珍異寶,莫不先送到他的門下。其豪富奢華,朝中無人能與之相比。一天,忽然有位婦人來到他的府前,請求見楊國忠。守門人不放她進去,她便對守門人大叫大嚷著說:我有件大事,要親口對楊公說。你為什麼阻攔我?你要是不讓我見楊公,我立刻讓這兒著火,把楊公的宅院焚燒掉。守門人聽了她的話很害怕,便向楊國忠報告。楊國忠一聽,也挺驚訝,就召見了那位婦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