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入手 談正統文化

觀心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三個因素:「正」、「和」、「同」。

「正」、「和」、「同」體現在正統文化和文藝、藝術的一切因素中。以「琴」來說明就很淺白,一目瞭然:

古琴的五個正音,每個音都有自己的音階和特性。彈琴前首先要把琴音調準。

如果五個音都調的很正,撥動其中的任意弦,其它弦都會自然共鳴;如果一個音不正,撥動後其它音就沒有反應。

這裡面就體現了一個「正」,「正」是「和」與「同」的基礎。

「音」不「正」則不「和」,不「和」則就沒有「同」的體現。這個「和」是「個性」的「正」的產物,五音不正就不會有配合也就不會有美妙曲子的產生了。美妙的曲子是五個獨特音的純「正」音「同」的產物。

人也一樣,每個人就像一個獨立的音符有自己的特性,其「心」不正,君子就不會去附和,而去附和的人心也不正。

人心很正的人,即使觀點不同,觀點不同並不妨礙其觀點的正,那麼,君子也會認同。這裡面就一個取長補短,共同完善的體現,就像大家在共同完成一個曲子一樣,「樂」在其中,「音樂」、「音樂」也有這個含義吧,音「正」則「和」之而「同」之而「樂在其中」。

這裡面演化出了一個正統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各個民族或者世界人類都統一在一個「最正」的道德基礎上而「和」而「同」之而圓容,而「樂在其中」。用現在的人的話講就是一個大家庭。

傳統不等於正統,文化流傳的過程其實就是脫離其原意而敗壞的過程,社會亂象的根本原因。這個同樣也反映在文藝形式及「音樂」之中。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有著5000年的古老文明,道家的天人合一,返本歸真,佛家的天堂地獄、善惡報應、生死輪迴,及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忠孝節義、師道尊嚴,這些都是普世的美德,代代相傳。傳統文化的偉大力量,幾千年來維繫了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繁榮。
  • 敦煌石窟得神諭而造,是一座神傳文化的寶藏,充滿了太多的神奇和奧秘。歷史上曾經吸引了無數的修道人和虔誠的信眾,為人類留下豐厚凝重的信仰文化和超凡脫俗的佛教藝術。
  • (shown)中國古人認為,五行是產生自然萬物本源的五種元素,一切事物的來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例外,並與天道自然運行的五行法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 (shown)琴之音韻清雅綿長,琴之文化博大精深,是古人心目中的樂器之王,現代稱之為「古琴」或「七弦琴」。
  • 「天人合一」是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是人追求的崇高境界,是傳統理念的思想源泉和歸宿。
  • 天人合一理念蘊涵於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體系之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人要達到與天通的境界,人必須要昇華道德,達到更高的標準、以至佛道神的標準。
  • 竹子高而直,象徵正直;竹子的中間空心,象徵虛心;竹子有節,象徵要有節操;竹子柔而不折,象徵柔中有剛、寧折不彎;竹子頂風冒雪,竹節顯露,竹梢挺拔,象徵高風亮節。
  • 古人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反映著「天人合一」的理念,它體現在各種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傳統服飾就是其中之一…
  •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宇宙觀,儒道文化是中國的本土文化,也締造了華夏文人的修為準則,而簫所體現的內涵與其非常契和。中國古人們希望通過「敬香吹簫」達到「天人感應、理氣和中」的修為境界。
  • 儒家的經世濟民學說和修身傳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成為社會所維繫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使社會道德維持在較高水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