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攝影作品集巴黎展出

——彭怡平15年中遊歷40多個國家後之作

標籤: ,

【大紀元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關宇寧法國報導)別具一格的展覽風格,攝影與文學的獨特結合,跨越地域的豐富見聞,這是我這個不太懂藝術的人初看彭怡平攝影展《她的故事》的第一印象。然而,當閱讀了每幅攝影作品旁那黑底白字的「她的故事」之後,再細細體會那照片中的她,不由地把我引入那一個個「她的世界」……

2009年12月3號至2010年元月10號,台灣著名旅法藝術家、作家、攝影師、影評人彭怡平女士,首度在巴黎的攝影藝廊奧特弗耶(Hautefeuille)展出她的攝影作品集《她的故事》。這是彭女士在15年中遊歷了40多個國家後,從中篩選出種族、宗教、性別文化、地理位置、歷史人文風貌與經濟政治條件皆異的12個國度,以遊歷文學與遊歷攝影的形式透過這些女性的故事,呈現當代女性的生活面貌,講述她們的希望與夢想。帶著彭女士為何以此等熱忱完成《她的故事》的疑問,我採訪了她。

何發此願

出版《她的故事》的願望來自彭女士的生活經歷。懷抱著15年前讀台大歷史系時的願望——撰寫女性歷史Her Story,而不是His Story,彭女士來到了法國留學,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使她對於女性世界裡種種不可思議的經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講述「當今世界女性的真實面貌」的願望隨著她到日本遊學期間而日趨強烈,她開始理解到,身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從誕生之初就是一場無望的抗爭,她們的言語被封殺、她們的渴求被禁止,她們的身體也被束縛在各式各樣的社會符號裡,這些使得大多數的女性時刻處於在「精神分裂」的狀態裡,並習慣與自己多重的幻影為伍。

讓彭女士下定決心排出萬難,加緊腳步完成《她的故事》是在四年前,母親因憂鬱症自殺未遂,成了植物人。「母親吞噬了兩瓶安眠藥自殺,父親是醫生,給母親電擊了89次,才挽回她的生命,但她卻永遠無法醒來了 ……」回憶這段往事時,彭女士雙眸些許濕潤,視線飄向了遠方,「母親擁有社會裏認為一個女人擁有快樂的條件,但卻失去了自己,她是真真正正不快樂的。為了子女家庭放棄工作,但她的價值卻未被肯定!」彭女士的眼神又轉為堅毅的說:「在母親身邊呆了五個月後,我開始自問為什麼女性不快樂,我不希望再有任何女性有這樣的不幸。這讓我更想要探查世界各地的女性,她們的期望、她們的恐懼、她們的夢想又是什麼……」

每幅作品都有思考和故事

此次在巴黎展出了《她的故事》中的9張代表作,以《母親》、《工作中的女性》、《有夢想的女人》三個大主題展出。在展覽的細節上無論是選題,照片的沖洗,還是結構設計都是獨具匠心。「例如《有夢想的女人》用的是一個十字架結構,代表原罪,代表一種無盡的愛跟犧牲,一個懷抱著夢想的女人在社會的觀點裡面,是一種付出代價才能擁有夢想。」彭女士解釋道。

在拍攝前,彭女士都會透過每個國家的報導、影片等思考自己如何還原這些女性的真實面貌,每幅作品都有思考和故事:「在《母親》這個系列,我呈現出母親的堅毅、母親的犧牲。比如三代長頸族女子的全家福照片,希望反思媒體加註在她們身上的只想用搜奇、剝削、輕視的眼光去看待她們,而我要呈現的是她們拋棄自己的夢想,為了擔負一個族群的延續。」

「《工作中的女性》希望呈現的是人類歷史裡即將要消失的由女性世世代代扮演養家餬口角色的工作,如何在全球化影響下,在時代巨輪滾動下即將要消失,而沒有任何人記錄她們在社會裏的重要價值。」

「在一個極度貧窮的狀態下,一個母親如何讓她的孩子在這樣的人生逆境裡站起來,勇敢的面對,得以跨出他的第一步。」在攝影展裡,我特別注意到了彭女士以《母與子》這幅照片作為宣傳單的封面,這也是她最喜歡的一張照片:「這張〈母與子〉你第一眼看到是貧窮,但如果你看得夠久融入這張攝影的話,你看到的是希望,看到勇氣,看到尊嚴,看到力量。我呈現的每一個人,也許在外人看來是最不好的條件,但是她們盡最大所能的去展示一種尊貴,一種驕傲,一種美。因為我看到了這種美,我深受這種美的感動,因此我希望透過我的筆,和我的鏡頭把她們的美記錄下來,去把她們的美傳達給世人,這就是藝術的力量,也是我作為藝術家的使命。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這張,它不會讓人只停留在悲慘,它會讓人看到力量、尊貴、勇氣跟美。」

深入當地,看到真相

真正走過世界,去深入瞭解當地的性別文化,才能表述女性的真實想法、觀點、面貌,才能看到真相,這就是為什麼彭女士堅持要遊歷各國,深入當地的原因:「無論是荷蘭養老院中的獨居老婦,紅燈區裡捍衛妓女人權的瑪麗斯卡‧馬鳩,在女人隱身國度裡渴求與外面世界對話的埃及女子,黑手黨社會裏的女人,西非塞內加爾的鹽田女子,終生飽受懷孕夢魘的猶太教女子等等,在使我理解到,我筆下所寫的,眼中所看到,鏡頭中所記錄的一個又一個『她』的故事,不僅是女人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也是全世界女性歷史與情感的縮影;而透過這些女性的圖像,更讓我得以瞭解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政經、歷史、美學、社會、文化背景之下,所孕育出來的獨特女性文化,是多麼得多彩多姿!」

相信藝術的力量

與彭女士的交談中強烈的感受到她作為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藝術家也是社會的參與者、改革者、一種驅動社會進步的關鍵角色。」她希望透過《她的故事》,鼓勵更多的人:「因為分享了她們的痛苦,我才會更珍惜我的幸運,我也想透過這個幸運去幫助更多的人走出來。我希望女人能把女人的純粹變成一種能量、動力去改變這個社會,讓社會趨向真善美。」

「當初棄醫從藝,是因為我被藝術感動了,醫生可以救人,而藝術是拯救心靈,拯救的更深刻,更全面,更根深蒂固。」全然的相信藝術的力量,為大眾而作是彭女士的夢想:「我的藝術創作來源於自我摸索成長,在乎的是要對世人很重要。我雖然不會為大眾媚俗而作,但我會比媚俗的創作者更重視大眾,給予他們新的東西。希望變成他們的動能,去驅使他們向前。」

至此,我理解了彭女士的作品為什麼能同時感動東西方人,甚至讓觀者改變對生活的態度、對女性的認知。《她的故事》在巴黎展出後,還將巡迴法國多個城市及歐洲其他國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巴黎大皇宮變身 冬日遊樂場
美術攝影師:視覺和聽覺的盛宴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再次被起訴
組圖﹕紐約中央公園雪中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