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64)

子儀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1936年底,邱吉爾應邀在保守黨外交委員會所作的一次秘密演講中,對英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作了精闢的論述。他指出:
“英國四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強大、最富於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特別是防止低地國家落入這個國家的手中……(註:低地國家,指荷蘭和比利時。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今天究竟哪一個國家是最強大的,是力圖用暴力和危險的手段來稱霸歐洲的呢?”

邱吉爾明確指出,這個國家不是陸軍最強大的法國,而是法西斯德國。德國正在以其歷史上空前未有的規模擴充軍備。在法西斯專制統治下,德國的經濟日益困難,不滿情緒日益增長。這樣,獨裁者很快就不得不在經濟財政崩潰和內亂,或者發動戰爭這二者之間作出抉擇。而這場戰爭的唯一目的,或者說德國取勝後的唯一結果,就是納粹統治下的德意志化的歐洲。所以,邱吉爾認為,“一戰”時期發生過的情況現在又再次出現了;而要拯救面臨戰禍的英國,必須再一次聯合歐洲的一切力量來約束、抑制並挫敗德國的霸權。

邱吉爾認為,在這一過程中,國際聯盟這個極端重要的機構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因素。他說:“國際聯盟實際上是英國的概念,它和我們以前的一切方法和行動極其和諧一致。還有,它和一般的是非觀念以及我們歷來遵循的以遏制主要侵略國為基礎的和平觀念,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們相信,支援和加強國際聯盟將證明是維護我們島國的安全的最好方法,也是維護我們向來認為同我們利益息息相關的偉大的人類事業的最好方法。”

邱吉爾在分析了各方面的情況之後,概要地提出了三個命題:第一,英國必須反對未來的霸主或潛在的侵略者;第二,在現在的納粹統治下的德國,有著龐大的軍備,發展如此迅速,肯定要扮演未來的霸主這個角色;第三,國際聯盟應以最有效的方式把許多國家聯合起來,同時,英國政府也應使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以控制未來的侵略者。

在不停頓地對戰爭的危險發出有力警告的同時,邱吉爾也不斷地為英國與法國進一步加強合作以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事變而大聲疾呼。他反復強調:“英國的安全是同法國的安全密不可分的。”1936年11月18日他說:“法國和英國以極不相同的道路找到自己通往自由的途徑。但是我們都到了這裏,並肩而立。我們站在一起,給我們找麻煩就很危險,摧垮我們就很困難。那些顯示出傳統、復興了納爾遜的艦隊和拿破崙的大軍的人聯合起來,不會成為任人輕易捕食的獵物。但是如果在那些武德之上再加上公正與自由的至上信念,那麼他們就是不可征服的了。”

在一年多以後他還曾說過:“大不列顛和法蘭西必須為互相保護而站在一起。這就是兩個國家偉大安全之所在。公開講明這一點,不必隱瞞……將兩國的防務問題當作一個問題來看待。這樣你就會有遏制不招自來的侵略的強大威懾力量。如果威懾未能奏效,你也將有對付侵略者的極為有效的方法……在走了這麼遠之後,除了同法國結成公開的防務聯盟再無激流勇退的出路。鬆散的義務不行,雙方都要有明確的義務和人員全面交叉的安排。”他還在《每日電訊報》上發表文章說:“如果法國垮掉了,那麼一切都會垮掉。納粹對歐洲的支配,以及潛在的對世界很大部分的支配,都將是難以避免的了。”

1936年12月3日,英王愛德華八世堅持要與他所摯愛著的一個美國離婚女人、沃利斯•辛普森夫人訂婚導致的遜位危機,立即把別的一切事情都推到次要的地位上了。愛德華八世是在喬治五世於1936年1月逝世後繼位的;他的加冕典禮預定於1937年春天舉行。他愛上的辛普森夫人已經離過一次婚,此時正在辦理與第二個丈夫離婚的手續。

國王的這一選擇嚴重地違反了宮廷儀規,也使英國人在心理上無法接受和感到難堪。鮑德溫在經國王親口證實消息的真實性後,警告他說這可能意味著必須遜位;國王拒絕接受勸告。對國王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並在這件事上同情國王的邱吉爾,曾勸辛普森夫人不要離婚,也不要在正式場合以國王伴侶的身份露面;國王亦未接受這一意見。後來邱吉爾又呼籲不要作出不可挽回的決定,希望過幾個月再談論是否退位的問題。

在政治上立場不同的人也都想借此事件改善自己的地位。邱吉爾的密友比弗布魯克想借機把鮑德溫拉下首相的寶座,推出邱吉爾取而代之。而鮑德溫前不久在下院因發表為避免選舉失敗而不顧國家安全的言論弄得威信掃地,則想借機改善自己一落千丈的政治形象。他得到了下院幾乎一致的支持,也與反對黨領導人和各自治領總理通了氣,決定如果國王不改變主意就促其遜位。

12月4日晚上,國王決定立即退位並將決定通知了鮑德溫。12月11日,議會通過了遜位法。第二天,國王的弟弟約克公爵被宣佈為新的國王,號喬治六世。1937年5月12日,喬治六世舉行了加冕典禮。

在處理英王遜位危機中,鮑德溫以巧妙的政治手腕,使新老國王之間的交接過渡得十分平穩,使英國本土及各自治領都保持了穩定,這為他贏得了普遍的讚譽,也使他自1936年1月以來一直不夠安穩的首相地位完全穩固下來。這位善於明哲保身的首相的最明智之舉是能夠激流勇退,在新國王登基之後的半個月,鮑德溫在“公眾的感激和尊敬的熱烈氣氛中”從首相職位上引退了。接替首相職務的是以綏靖政策而在英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前財政大臣內維爾•張伯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已經逝去的歲月對於邱吉爾來說,只留下了或幸福或痛苦的記憶。他現在又一次從政治漩渦的中心退出來,過上了平民生活。
  • 1931年,邱吉爾為報刊雜誌撰稿的數量有增無減。此外,他還出版了《世界危機》的節略修訂本,增寫了《馬恩河戰役》一章。後來他又增寫了《世界危機》的最後一卷《東方戰線》,出版後被認為“很有趣,文學性很強,足以達到《世界危機》一書其他各卷的水準”。
  • “即使那些沾滿了灰塵被封存在檔案裏多年的老戰役,邱吉爾寫來也能照樣清晰可愛,特裏維廉①巧妙地描寫了馬爾巴羅戰役,而在幻想力方面,恐怕邱吉爾的描寫還要略勝一籌。如布倫海姆戰役,讀者神魂顛倒地追隨血腥激戰的場面,看見了炮彈在密集的廣場中炸出一道道彈痕,也為迅捷的騎兵出擊和肉搏戰中的步兵所傾倒。他放下此書的寫作,半夜會嚇出一身冷汗,做著自己排在英國皇家騎兵的第一排,一動不動地站在堆滿被槍炮打死打傷的‘人山’中的惡夢。……特裏維廉(G•M•Trerelyan,(1876—1962),英國歷史學家,劍橋大學之一學院院長。
  • 邱吉爾的預感並沒有錯。歷史正在為它的偉大兒子醞釀機遇,而邱吉爾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對待歷史的發展趨勢。他就戰爭的危險向世人發出的無休止的警告,雖然在長時間內不為人們所重視和理解,甚至在他的下院同僚中引起了“痛苦和反感”的情緒,但歷史將很快證明邱吉爾的正確性,並將因此而把他引上他人生旅途中的輝煌頂峰。
  •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在國內掀起了復活德國軍國主義的狂潮,迫害猶太人的活動亦愈演愈烈。邱吉爾又是最早對這個納粹新政權的罪惡進行譴責的人之一。
  • 邱吉爾的發言,受到了保守黨人的歡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工黨的不信任動議最終由於絕大多數的反對而被否決了。
  • 邱吉爾在埃平選區獲得了支援保守黨的全部選票,以34849票當選。邱吉爾認為,他與政府之間在印度政策上的矛盾因為印度法已獲通過而得到了解決,這排除了他進入政府的障礙。
  • 4月6日,當政府要求對外交政策進行信任投票時,邱吉爾又對整個局勢的發展作了深邃的預見。他說: “希特勒已撕毀各種條約,在萊茵蘭駐了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