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家張馨之。(攝影:唐賓/大紀元)

聲樂家:佛的化身真的來到世間

2009年02月26日 | 15:27 PM

【大紀元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加台北報導)神韻國際藝術團25日在台北首場的演出爆滿,現場各方不同階層的觀眾雲集。曾經在義大利主修聲樂、回台灣後開過演唱會,本身也是修行居士的張馨之。今年是第二度觀賞神韻,依然是深度備受感動的她說:「我感受到佛陀在世的力量」,「我知道我們都有願來的,我也知道有一個真正的偉大的人物,默默的在為這個旋轉的世界裡付出,我深受了。」

身為文藝工作者張馨之看到了神韻更超越於藝術的層面。她說:「大家都有一種心願就是藝術達到心靈中天國的一種理想,我很感動的是神韻付出行動了,他們在這每一個角色裡面都扮演得非常好,我真的很感動。」

「感動的是,在這個團體他表達藝術的東西,背後的精神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展現出來的東西,不是為了炫耀,而是他要傳授。所以這種精神是超越其他藝術本質的,我也看到了舞蹈演員的肢體語言跟他的心境意念裡面結合在一起的出現的那一種柔軟,喔!真的是太棒了!真的很美!」

感受到佛陀在世的力量

神韻的演出讓張馨之感受到佛的化身來到世間,由於太過於震驚,她忍不住問旁邊一同前來觀賞的觀眾:「佛真的是下到這個世間了?」「我感受到了,所以我問旁邊的同伴說,這是真的嗎?」

「我感受到了,我更覺得說一個默默在行願的人、佛、菩薩是多麼的辛苦,他會承受比人更辛苦的一面。」

「就是希望真的這些活菩薩能來到這世間,能結合他們的願,然後可以很順心的在人跟佛的之間傳達一個橋樑,神韻在做了,我也很認真在做。」

「其實我自己本身也在這個藝術跟修行探討過,我也吃過苦,所以尤其神韻在講一些人間事的時候,會讓我希望藉著這個藝術,藉著修行,能真的找到『佛陀在世』,我也感受到這個力量。」

「所以每一個人借每一種不同的東西都扮演著一個很好的角色,所以我重新看人世間的時候,會把分別心放掉,會更珍惜每一個人的角色,對立性比較少,很期待智慧者為我們樹這個因緣,這個很重要。」

「所以神韻演出的每一句話都打到我的心裡了!就像佛陀一聲出每一個眾生都感知他的存在。所以這個東西已經是藝術最美的部分。」

「若是我可以為這個團體付出我也很願意,就是這樣我也盡一點自己的力量,我很願意做,一定是盡心盡力。其實在這個過程裡面,雖然不在法輪功裡面,可是我們也在這個人生的歷練裡頭感知人跟宇宙,人與人之間,跟萬物之間的可貴,所以那個心房打開來。」

「我還希望這不只是一個藝術的表演,而是如何讓這種種子往下放,讓智慧的一個力量轉動我們的每個人的心靈,我很期待。」

看到偉大人物在掌舵

張馨之介紹了自己的經歷,也介紹了自己的人生轉折。在她事業的高峰,她感受到了人生不是為名利而來,而是另有使命的。

「其實我專業的部分,跟其他人其實是差不多,比較不同的是大概從小就喜歡藝術、喜歡音樂。神韻已經把原題給拉出來了,為什麼會喜歡?就像是天人他用歌舞打開一個信念,那我的緣起是在這裡,我特別喜歡『真善忍』,在人間裡面他是最好的。」

「我也很慶幸我在這個位子,我很認真,從小不是因為家境好,所以踏入這個圈子,而是愛音樂,所以我從小開始就天天唱歌,(笑)也喜歡跳舞,因為過去有這些條件,所以看了神韻就好像看到天人在跳舞。」

「我很認真的克服了很多學習上的障礙,比如說我後來進入東海大學,後來得到全國聲樂比賽的第一名,接著國家給我公費出去義大利留學,在這過程中我也看到了這是在音樂上的前進,可是可能是一個轉化的任務,我感知了這個事,在那段最輝煌的時候,我突然止住了..」

「原因是我看到了不圓滿,就是藝術上的不圓滿,那我看到了什麼東西,可以超越這個東西的一個…,我感受到,好像我的動機不是為了名利而來追求這東西,「我感覺應該有個更好的東西去闡述『美』,可是我們在世間的時候,會遇到一些人與人之間的處事模式,或是說為了名利的爭奪,你必須去掉這些東西,或是你必須在人的位置上被考驗、被磨練,所以我就停下來離開音樂界了,後來我就進入修行。」

她以戲劇的模式簡介了自己的修行。「古代牡丹亭說尋夢裡面,我尋了過去 ,我找到了…每個人都有個緣起,找到了他的出處,我找到了我為什麼而來,然後我也看到了偉大的人物,默默的在修行也好,藝術也好,.. 他都有個出處,然後我也看到了偉大的人物在做一個掌舵。」

「所以我可以很確信神韻呈現的,佛陀已經化身,因為有時候很多東西不是我們用說的,而是說一定要去行動以後,然後相信,接著你會發現其實每一個人他都是有願的,大或小而已。把這些願結合結合成大小的力量,小小的圓化成一個大大個圓,這個才是重要的。」

張馨之畢業於義大利音樂學院研究所,曾於台東師範學院任教,也曾以女高音的角色開過演唱會,目前成立古樂齋個人工作室,致力於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