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閱讀策略─ ─立體多層次式閱讀

以立體多層次觀點閱讀文本
李順理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ads-->
閱讀是作者與讀者透過文字,分享知識、經驗與生命感受。而作者常常會將多種意涵同時蘊藏於一篇文本之內,所以一篇具有深度的成熟作品常常具備有多種意涵。當讀者閱讀時必須以立體多層次的觀點來欣賞文本,才能盡得作者的觀點。

什麼是立體多層次的觀點?許多人認為文本只回呈現平面單一的主旨意義,

其實不然。以字詞為例,往往同一個字詞就具備了不同層次的意義,例如「森」字,森代表「樹林」,同時也代表一種氣氛「陰森森」;「風風雨雨」代表刮風下雨,也同時代表生活中的紛紛擾擾。文本也是如此,常常代表著多種意義等待著讀者去發掘。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去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表面上是蘇軾出遊穿越竹林遇到下雨的情景,但詞是蘇軾歷經牢獄之災後所作,所以有更深的人生歷練與感受。除了是遊記更是人生不同境界的體驗,別看人生過程中的紛紛擾擾,何妨安步當車自在快樂的過,平凡的日子比風光的歲月自在輕鬆,怎麼會怕簡單過一生呢?也許還會有風雨打亂我的生活,但是我能從這種自在的生活中自得其樂。回首我一生中的紛擾風雨與感受,走向人生的終點時,我心中只有自在欣喜沒有不平。

獨坐敬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庭山

這首詩表面上是李白獨坐欣賞敬庭山的,但他卻蘊含著李白的人生期許。繁華富貴終會過去,內心閒適與自在才是我追尋的,在變動的世界中,信仰如山不變不動,才是我永遠依靠。

由此可知文本常常蘊含多層意義,所以讀者必須以立體多層次的觀點來欣賞文本。

那要如何體會到文本不同層次的涵義呢?要知道文本乃是作者人生閱歷與心性修養的結晶,所以閱讀者對文本的體會就相當重要,要有所體會閱讀者必須以賞玩的心態閱讀,古人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閱讀者能漸漸熟悉文本的表面意義,更能了解深層意義即蘊含意境,多讀多看自然能了解文本的多層意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篇成熟的文章即是一個意義的有機體。在文化脈絡下,作者透過有意的安排,讓文章中各個部件各司其職又彼此依存,將主旨概念完整的呈現出來。所以閱讀者必須以一個有機式的觀點來閱讀文章,如此才能體會作者的意涵。附錄「菊島巡禮」,即是將「天在宏觀上保護著人」、「一方活水,養一方人」的主旨意涵貫穿於文章的各個部件中,使文章形成一個意義的有機體。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隻活青蛙,那麼接下來的一天就不會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這句標誌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學習法的起源,這是一種通過確定優先級進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於人們識別並首先完成最困難的任務,讓它們不再擋路。
  • 隨著教學和學習方式的不斷發展,可以公平地說,今天的方法與過去幾代人傳播知識的方式幾乎完全不同。不斷發展的學生特徵和數字技術的大規模採用,已經使學習過程越來越注重視覺資源和簡短的複習時間。微學習就是這樣一種方法:它鼓勵人們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內學習。
  • 作為父母,你是否經常為如何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而苦惱?這並不奇怪,因為孩子們受到遊戲、社交軟件和許多其它各種形式的干擾,這些干擾的輪番轟炸,可能使他們無法學習。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很多人應該都會同意,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除了職場之外,人們在生活中也會經常學習新的技能,這些技能不但能滿足生活中的需求或為生活添增樂趣,也能強化腦力,預防大腦退化。對此,有專家提供了8個能有效學習新技能的訣竅,值得人們參考。
  • 在188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藉由記憶的實驗發現了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該曲線描繪了記憶如何隨著時間消逝,而且證明人們會隨著時間忘記事情。那麼,人們應該如何對抗遺忘曲線以保存記憶,尤其是在念書的時候呢?
  • 在幼兒教育中,玩遊戲被定義為既是「最棒的教育教具」,同時也是「發展心理特徵基礎的最佳教育方法」。
  • 父母教導孩子學習需要很多種能力。看似需要很多能力,但其實可以整理出5種核心能力。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父母應該具備的5種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