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言語篇:坐無尼父 焉別顏回

劉義慶
font print 人氣: 164
【字號】    
   標籤: tags:

《坐無尼父 焉別顏回》

謝仁祖(1)年八歲,謝豫章(2)將(3)送客,爾時語已神悟(4),自參上流(5)。諸人咸共歎之曰:「年少一坐之顏回。」仁祖曰:「坐無尼父(6),焉別(7)顏回?」

註釋:
1.謝仁祖:晉謝尚。精通音律,善舞蹈,工書法,尚清談。仕至鎮西將軍,豫州刺史。世稱謝鎮西。曾於北伐中得到傳國玉璽,又於牛渚採石製為石磬,為江表鍾石之始。
2.謝豫章:謝鯤,字幼輿,謝尚之父,為豫章太守,贈太常。
3.將:率領。
4.神悟:心領神悟,話無說明,心已領會。
5.自參上流:自居於上等名流。
6.尼父:即孔子。孔子死時,魯哀公親制誄文悼念,稱之為“尼父”。
7.別:分辨。

《陶公無獻替之言》

陶公(1)疾篤,都無獻替(2)之言,朝士以為恨。仁祖(3)聞之曰:「時無豎刁(4),故不貽(5)陶公話言。」時賢以為德音。

註釋:
1.陶公:即陶侃,晉潯陽人,字士行。早孤貧,為縣吏,精勤吏職,為人稱道。
2.獻替:進獻代替己任。
3.仁祖:即謝尚,歷任尚書僕射,豫州刺史,有政蹟。
4.豎刁:春秋時齊國人,齊桓公的內侍,善投桓公所好,深得寵信,桓公年老,在立太子方面,豎刁與桓公寵姬勾結,使齊國發生動亂,致失去霸主地位。
5.貽:留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僕射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時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漣,見者以為真孝子。
  • 邊文禮(1)見袁奉高,失次序(2)。奉高曰:「昔堯聘許由(3),面無怍(音:做)(4)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5)?」文禮答曰:「明府(6)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
  • 孔文舉(1)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2)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儁才清稱(3),及中表(4)親戚乃通(5)。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6),與君先人伯陽(7),有師資之尊(8),是僕與君奕世(9)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音:委)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10),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音:促及)(11)。
  • 孔融被收(1),中外(2)惶怖(3)。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4),了無遽容(5)。融謂使者曰:「冀(6)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7)亦收至。
  • 荀慈明(1)與汝南袁閬(2)相見,問潁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難(3),依據者何經(4)?」閬曰:「方問國士(5)而及諸兄,是以尤(6)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7)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讎,以為至公。公旦(8)文王(9)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10)之義也。春秋(11)之義,內其國而外諸夏(12)。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13)乎?」
  • 諸葛靚(音:敬)在吳,於朝堂大會。孫皓問:「卿字仲思,為何所思?」對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 諸名士共至洛水戲,還,樂令問王夷甫曰:「今日戲樂乎?」王曰:「裴僕射善談名理,混混有雅致。張茂先論史漢,靡靡可聽。我與王安豐說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 中朝有小兒父病,行乞藥。主人問病,曰:「患瘧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瘧?」答曰:「來病君子,所以為瘧耳。」
  •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勠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 郗(音:吃)太尉拜司空,語同坐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紛紜,遂至臺鼎。朱博翰音,實愧於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