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華:NCC對媒體併購案應有的政策立場

張錦華

標籤: ,

【大紀元4月22日訊】隨著兩岸間的互動越來越頻繁,媒體層面的互動也愈來愈深入,從所有權問題到言論傾向問題,近日均引起諸多爭議。自由市場與自由言論原本是聯合國人權的基本架構,但是,當民主遇見極權、自由遇到控制,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目前這些議題中最受矚目的應屬三中集團的交易。近年來主力已移往中國大陸發展的旺旺集團負責人蔡衍明,以個人名義買下中天、中視及中時集團,並向NCC申請中視董監事變更。NCC近日決議將召開聽證會,除了邀請當事人說明理由之外,也邀請其他無線電視台及有線新聞台等「利害關係人」,對此案表達意見。

其實,即使先不談政治體制的差異,民主自由國家的重大媒體併購案,政府都會訂有嚴格的政策把關過程。因為眾所周知,媒體確實是現代國家中重要的社會機制,對文化認同、政治運作、經濟發展、甚至國家安全等等影響潛力強大,不可等閒視之。

目前台灣的民間媒體觀察團體的專家學者已對此提出意見,一方面欣見NCC正視此一併購案,並公開舉行政策聽證,同時也指出先進民主國家對重大媒體股權交易及併購案均審慎議處,並已有相關法規和做法。

例如,美國的聯邦傳播委員會和歐盟的「併購管制規範」(Merger Regulation),均對重大的媒體併購案採行各種嚴謹審查的管制措施,包括:設置專屬網頁並公開聽證過程,開放長達3個月到6個月的接受意見表達時間;而且,通過這些爭議案件時,也會對業者附加諸多條件,確保企業合併後會力行其所承諾的消費者保護、公共利益等。而其基本目的則是要維護言論市場的多元化。

由此可見,自由社會的媒體政策基本目標就是維護真正的多元,主要媒體的併購案必然直接涉及所有權及言論市場聲音集中化的問題。而旺旺集團入主三中媒體案,更具體涉及的問題就是:具有中國背景的集團是否有助於呈現自由多元的聲音?

也許有人會問,蔡衍明不是聲明這是他的「私人」資金嗎?在當前全球化時代,雖然資金管道來源恐難以查明,但是,我們可以直接觀察他的媒體政策、言行,以及媒體言論實際表現,是否已具有「中國背景」。坊間已有報導指出,蔡如何指示旗下媒體要多多全面的報導中國經濟發展的現況;他如何頻頻邀請中共高層及同業前往參觀並向中共高層表示:「我們都有依照上面的指示,好好報導祖國的繁榮」等。

而從內容上來看,很明顯的是,三中媒體目前的中國新聞不但大量增加,而且確實明顯傾向報導「祖國繁榮」。不但大幅刊登中共官員的對台政策;甚至,有些大篇專題報導看來已是工商報導了,因為不但重覆刊出,而且均只有單方面呈現正面的榮景,卻完全不提任何投資風險!恐已喪失了新聞專業要求的客觀、平衡、完整,以及監督權力等基本原則。

換句話說,三中媒體的併購案顯示了媒體所有權集中造成的言論偏向的問題;同時,具體來看,則是中共集權控制媒體的黑手可能間接伸向台灣的問題。因此,做為一個自由社會,台灣的媒體政策如何維護真正的意見市場多元化,需要謹慎為之,特別是源自集權中國的資金來源和媒體管制,NCC和新聞局除了廣徵各界意見外,並應進行更多、更深入的中共新聞管制的研究,才能真正承當有效管制的責任。(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通傳基本法修正 不服NCC處分可逕提訴訟
跨媒體經營  NCC委員擔心言論單一化
張錦華:從郭冠英被免職談反族群歧視
台ISP不對等競爭 消費者成人質 產業發展堪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