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甚麼投宿、住宿又稱為「下榻」?

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2565
【字號】    
   標籤: tags:

在書報雜誌上,經常可以看到某國元首、政要出訪,或是某國際聞人到某處訪問等,將下榻於某飯店。在古籍中也有記載,如唐朝劉長卿《送賈三北遊》詩︰「亦知到處逢下榻,莫滯秋風西上期。」另《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那麼,為甚麼投宿、住宿又稱為「下榻」呢?

其實,「下榻」一詞是有典故的,出自《後漢書》。「下榻」的下是住宿、留宿之意,榻是一種較狹長的矮床。在《後漢書‧卷六十六.陳蕃傳》上記載,東漢末大臣陳蕃,為人方正嚴峻、嫉惡如仇。漢朝時科舉制度還未形成,「舉孝廉」是漢朝的一種取士制度,由地方官向朝廷推舉孝順父母、清廉方正的人出來做官。

陳蕃二十多歲就以舉孝廉方式入仕,拜為郎中。不久,他的母親因病去世,陳蕃棄官守喪。後來,他又出任樂安太守。當時,郡內有個高潔之士叫周璆。璆字孟玉,臨濟人,幾任太守都想拔擢任用他,但都被周璆拒絕,只有陳蕃能招引他。

陳蕃為表示對周璆的尊敬,只稱其字而不稱名。陳蕃還為周璆在府內特別設置一張床,接待他留宿,周璆離去就懸掛起來。

另外,在《後漢書‧卷五十三‧徐稺傳》也有記載。徐稺,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人。徐稺學問淵博,但家境貧窮,靠耕種養活自己,有品行高潔的美名。官府屢次徵召,都被他謝絕。

陳蕃當時任豫章太守,他以厚禮邀請徐稺到官府擔任功曹的職務,徐稺知道不好婉拒,就親自去拜見陳蕃然後辭去職務。陳蕃在郡府內不接待賓客,惟獨為徐稺特別設置一榻,供徐稺來訪時留宿,徐稺離開就懸起。

「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意思是說,物產華美的天生珍寶,龍泉劍光直射斗、牛之間的辰位;人才傑出而山川靈秀,高士徐孺留宿在陳蕃特設的床榻。這是唐朝詩人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之著名《滕王閣序》中的詩句。

詩中內容是讚揚滕王閣所在地洪州(現江西南昌)地區,真是人傑地靈。詩中就是引用了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典故,稱讚徐孺、陳蕃是有才德之人。

由這兩個典故可以看出,下榻原意是指陳蕃對周璆、徐稺兩位賢才的敬重,有禮賢下士,留客歇宿之意。後來,這兩個典故也被稱為「陳蕃下榻」、「陳蕃榻」,指對賢才的器重或禮遇賓客。漸漸的,最後「下榻」也被人們用來代指投宿或住宿。@*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