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釭詩約:《詩經 國風》簡介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詩經》的來源,是孔子刪古詩三千餘篇之重複者,起自〈周南〉,終於〈商頌〉,凡存305篇。為代表我國北方民族性最古之純文學總集之祖。也可說是代表周朝民間的歌謠。

其內容有三:

一、風 十五國風,計160篇。
二、雅 大雅、小雅,計105篇。
三、頌 周頌、魯頌、商頌,計40篇。

詩之體裁有三:

風 閭巷、風土、男女情思之詞。是為民歌。
雅 朝會、宴饗、歌詠王政之作。是周王朝與士大夫的歌。
頌 鬼神、宗廟、祭祀歌舞之樂。是宗廟祭歌。

詩之作法有三:

賦 敷陳其事,而直言之,為純敘述法。
比 以彼狀此,喻其情事,為純比喻法。
興 託物起興,抒寫情意,為半比半賦法。

以上各三種詩之體裁與作法,合稱為詩經「六義」。<--ads-->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群,可以觀,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不僅在文學上,超越了希臘荷馬的奧德賽和伊里亞特,能夠誇耀於世界文學之林,同時也是古代社會史料的重要佐證,故其價值非比尋常。

周朝君主,將全國版圖分土建邦,自天子以及公侯伯子男附庸,各有疆域,皆謂之「國」,是封建時代的開始。詩以當國為別,故謂之「國風」。這裡保留著祖先們的情感──愛情的歌頌、貴族的豪情、棄婦的幽怨、征夫的鄉思、暴政下的憤恨以及其它喜怒哀樂的流露,是那麼的真摯、淳樸、深刻、美麗。它足以鼓舞你,使你展開心靈的翅膀,越過兩千五百年的時光,飛向那黃河平原上闊別已久的古老社會,一睹先民們的愛恨嗔痴,瀏覽老祖宗的七情六慾。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詩.大序》「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篇》孔子曾屢次說到「詩三百」,而「詩三百」卻全都是先民感情的表達,像古今所有的詩一樣,是「緣情」之作,因之孔聖人藉之「教世」。

細細品味這部先民們的綜合巨著,你會發出慨歎:何時歸我先天的純真、善良與與生俱來的寬容、忍讓的胸懷?那些歌詠,那些比擬與譬喻,都從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點點滴滴,隨手拿出、順口唱出。你會由衷的讚賞,萬分的佩服,覺得再合適不過了。以現代這般複雜的思路來講,面對某些場景,你也會感到束手無策而拙於形容!可兩千多年前的人們,生活環境因陋就簡,可卻很自然的,就能以身邊的事物隨機比喻出來,不造作、不勉強、不失真。太妙了!

「詩三百」,就創作先後論,是中國第一部詩歌集;就內容優劣論,是古今第一流詩歌!往後就詩經的十五國風部分,揀選些人們歷來早已耳熟能詳但又不太深入了解的詩歌,用通俗而便於口誦、以及信、達、雅等的原則,試著以白話文淺譯出來,(生僻字部分,另在旁以括號同音字標示。)以呈現《詩經.國風》的純文學價值為依歸,讓神傳的這一部分文化,能普及開來並人人樂於接受、欣賞與喜愛。

讀了召南的「野有死麕軍」,是否使你憶起遠逝的旖旎戀情?衛風的「氓」──那一個棄婦的幽怨,是否激起妳的憤慨與同情?秦的「蒹葭」(音 間家),曾否使你情絲糾纏、迷惘若失?豳(音 賓)的「七月」,曾否使你溶在古代那種農村情調中陶醉?讀完那「東山」,曾否使你沉重的心情爆出喜悅?讀了十五國風,不僅為你帶來心靈美妙的觸動,也為你帶來心靈澄澈的拂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惟有幽花渡水香。
  • 唐詩有許多出色的思鄉之作。悠悠鄉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觸發;又往往進一步發展成為悠悠歸夢。武元衡這首「春興」,就是春景、鄉思、歸夢三位一體的佳作。「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這是兩個出語平易自然,而想像卻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詩句。
  • 以前的朝廷小官,待遇微薄,宋詩常將箇中苦況表露出來。例如:陸游「假中,閉戶終日,偶得絕句」中「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經常欠書店的債,又沒有酒錢。這即使是詩的誇張,想必與實情也相去不遠。
  • 中國的古典詩,喜歡論述自然與人生,而拿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有限,來相互對比。在自然的嬗遞中,人的生命,也不斷的推移。詩人喜歡用自然的美,與自然的變,作為人生的比喻和象徵——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繖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譁。
  • 科舉時代,放榜之後,可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落榜者的悔恨、悲痛、空虛、失望,交織成一片茫然。

    最早的一首描寫落第生心情的詩,要算是盛唐詩人常建(708?→765?)所作的「落第長安」。

  • 後漢桓帝(在位147→167)時,巴郡(四川)太守李盛,苛取稅金,百姓怨聲載道,因而流傳下這首歌謠。
  • 在詩的黃金時代唐朝之後,宋詩在題材上,嘗試著摸索新的領域。梅堯臣(1002→1060)的河豚詩,就是一個例子。梅堯臣字聖俞,今安徽宣城人。他曾任桐城主簿、河南主簿等職,官至都官員外郎。
  • 山採蘼蕪,下山遇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疋,織素五丈餘。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 「清明」是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後的第十五天。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造就了依時令、按季節生活的節奏。觀天象變化,便知四時風物的更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