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用膠卷寫經典 密勒日巴傳奇上映

文 ◎ 陳柏年 圖片提供 ◎ 群體電影公司
font print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28日訊】這是一個流傳久遠,令人流淚讚嘆,卻真實不虛的故事。隨著《密勒日巴》這部電影的問世,千年前美麗的雪山傳奇重現人間。

西藏聖地,由於與世隔絕,形成了特殊且一脈相承的藏傳文化。也因為久浴佛法,素來被譽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人間最後一塊淨土」。雖然歷經政治上的可怕浩劫,藏人珍貴的自然環境與佛教文化,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然而在群魔亂舞的世間,世人依舊渴望光明與智慧。於是流亡藏人國際聲望日高,聖潔的藏傳佛教也日益為眾人所知悉。

近日,第一部由藏教喇嘛拍攝、還原一代瑜珈大師修煉史實,且由純正藏人擔綱演出的電影《密勒日巴》即將在台灣盛大上映。本片在美國上演時獲得極大讚譽。達賴喇嘛曾多次公開讚嘆這部影片,並親自主持美國的首映。他表示:「每當我閱讀或聽聞這個故事,都會流淚,並生起強烈的信心。」

本片也同獲十七世大寶法王、宗薩欽哲仁波切,以及佩瑪‧丘卓等當代佛法大師一致推薦,認為是一部精彩好看且有益世道人心的電影。被《紐約時代》周刊譽為全球最有影響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著名女星鄔瑪舒曼的父親伯特舒曼,是一位藏學專家,他說:「密勒日巴是藏史傳記裏,首位以凡夫之身,能夠即身成佛的人物。他是普通人,卻能與鬼怪和野獸為友,完全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苦行,他樂在其中,一無所有,卻非常地快樂,這才是我們最嘆息、羨慕之處。」

或許你對於西藏一無所知,或許你不是佛教徒,但是聽聞這個故事,都會感到生命的傷痛被撫平、慈悲的力量湧生,從而獲得心靈的平靜與啟發。

藏傳佛教豐富的文化藝術美



不丹籍導演秋寧仁波切



導演秋寧仁波切指導演員拍戲

這部影片導演秋寧仁波切,是一位自小受到嚴格佛法教育的修行者,目前為印度和西藏一所寺院的精神領袖。影片在二零零六年上映,二零零九始在台灣上演,由首位台籍經過認證的轉世活佛——台南噶瑪居寺的住持洛本天津仁波切義務發行,所有收入完全捐作社會公益基金。


不丹籍導演秋寧仁波切以電影弘法

洛本天津仁波切說自己與熱愛電影的秋寧仁波切,本就有累世的因緣,促成本片在台灣上映並非偶然。對於本片廣受歡迎,洛本天津仁波切說:「西藏人是一個熱愛大自然,願意擁抱大自然的民族,藏傳佛教給人的感覺是很豔麗的,很藝術,這個民族是地球上的珍寶,所以受到世界各地的歡迎。」

一位佛教修行者拍攝電影,起用一群修煉多年、毫無經驗的僧侶為演員與工作人員,初試啼聲卻有非常好的成績,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有點匪夷所思。而洛本天津仁波切這麼說:「每一個轉世的仁波切都會有他的人格特質、他特別的特長,去從事與其他人不同的弘法事業。人的心都是有缺憾的,但是最完美的也是人的心。我們如何將內在的完美,透過外在的形式表達出來,每個仁波切都有不同的方式。」



拍攝地點美景如畫

「有人問過秋寧仁波切:『你為什麼熱愛電影?』他說人的一生很短暫,真正留給世人的東西很有限、很短暫。人的一生也像拍電影一樣,很辛苦;但是最後留下的膠卷,一定會比人的一生存活的時間來得長、影響來得更大。」洛本天津仁波切說:「所以別的大師是用貝葉經寫經典,他是用膠卷寫經典,這是他很了不起的地方。」

「因為現今影像的力量太大了,他選擇現代人最容易接受的電影來弘法。所以這不是一部商業電影,是心靈藝術、是宗教。這樣子的電影很冷門,想賺錢的話幾乎是不可能,所以我們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理想。」

重現千年前大師修煉的場景

密勒日巴的傳奇在西藏家喻戶曉,以優美的道歌流傳千年,並奠定藏人文學的基礎。密勒日巴是十一世紀末,一位極具智慧的偉大上師。這是一個神話般有趣的時代,被描述為巫師漫遊山間、而瑜珈士飛越天空的時期。密勒日巴成道的過程曲折離奇:他出身富庶家庭卻慘遭親戚搶奪家產,嚐盡人情冷暖後,奉母命學黑法術屠殺村人;背負了三十六條人命的重業後,在懺悔痛苦下,步上艱險不易的修煉成佛之道,過程猶如一首可歌可泣的史詩。而這部電影作品能夠在眾多流亡僧人經歷千辛萬苦之下終於拍攝完成,實是不易。



拍攝寺廟的實景



密勒日巴成道前,向村人施邪法降禍。

如果觀賞過這部電影,就會被遼闊的藏地之美、流利的敘事手法、演員自然的演技風格所感動。而由於電影具有練魔法與施展咒術毀村的情節,效果逼真且氣勢磅礡。對於演員的生動演技,洛本天津仁波切說:「這部電影雖然都不是專業演員,但因為演的都是藏人日常生活的事,所以特別自然。」群體娛樂媒體聯絡人郭志成說:「這部影片陣容堅強,後製是魔戒第三集《王者再臨》的班底,音樂音效是伍迪艾倫的班底。」超凡的科技更增加影片的精彩。

談到該片所遇的困難,首先是政治上中國共產黨的打壓,禁止團隊進入西藏境內拍攝。因此仁波切在卜卦探問、工作人員在多方探詢下,意外找到在印、藏邊境一個與世隔絕,海拔四、五千公尺高的「思比堤村莊」。這個村莊千年來都沒有改變,更能具體重現十一世紀的西藏。洛本天津仁波切說:「以往只有台灣有關於喇嘛的電影,不管是服裝、道具,都是不對的。



古廟壁上充滿法喜的佛像

因為藏人在不同的族群、階級、服裝、食物上都有鮮明劃分。這是一部原原本本的、真實貼近西藏人的西藏故事。」

為了確保電影的真實性,本片特地向寺院與村民商借大量的道具和服裝,片中可見稀世的西藏古董和珍寶等收藏,讓觀眾重返千年前密勒日巴大師所經歷的成道之路。於是,在好不容易籌措了美金二百萬(台幣七千萬)後,開始拍攝,完成密勒日巴前傳:由凡人習黑法術,到發心向佛的過程。



藏人喇嘛修煉實景

廣受佛恩 台灣上映意義非凡

在得知台灣將上映本片時,不丹導演涅瓊‧秋寧仁波切亦感性地說:「台灣是一個平和的社會與幸福的國家,是廣被佛法加持祝福的地方。」洛本天津仁波切也建議觀眾在觀賞此片時,須細細體味電影的每一個片段:

「密勒日巴是千年前的一位大瑜珈士,他的著作等身、影響力歷久彌新,許多西方人看了這部影片都熱淚盈眶。他的一生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流傳。」他並列舉密勒日巴堅忍百苦修煉成道、以純淨強大的正念面對磨難、與一葦渡江的達摩祖師論佛道法、向世人施展不可思議的神通。對於這部影片的上映,他說:

「以正面觀察,會讓台灣人對西藏人更加認識。但是這部片子僅是密勒日巴前半生,其實他最精彩的是後半段解脫之道,他如何求法、精進;他的師父如何磨練他。所以這部電影無妨從親情、人性貪婪、仇恨角度來看,導演綿密的用畫面告訴我們人世無常,世人以為要報復成功才能獲得喜悅,但在密勒日巴身上找不到一絲喜悅,反而是不安、懺悔、流淚。我想這些是很珍貴的,前半段如果是非佛教徒看的話,會覺得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沒有錯,因為密勒日巴不是一出生就是聖人,他和我們平常人一樣,但他告訴我們平常人如何轉凡入聖,關鍵在自覺、自己發覺慈悲。現在人常常錯了還要掩飾,或誣賴他人;這部片子的密勒日巴卻告訴我們他是怎麼的轉化、如何改變。」

洛本天津仁波切語重心長的說:「第一次看和第二次看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第三次看你會淚流滿面。因為他的話語背後有太多的故事。我每次看完那天晚上會五味雜陳。或許對心懷仇恨的人會有一些幫助,這也是目前台灣最需要的。」

相信本片將如三月十九日首映會上,洛本天津仁波切轉述導演秋寧仁波切的話:「希望這部電影,為我們台灣帶來平安與幸福!」

苦難的西藏良心勝過政治決定

原僅六百萬人的西藏,在中國共產黨入侵後,屠殺一百二十萬人。當年十世班禪記載,過去西藏雖然是「落後的封建社會」,但因為篤信佛教,有濟貧施捨的好習慣,討飯也可以維生,從來沒有聽過餓死人的情況。而當西藏在一九五七實行人民公社以後,很多人吃不飽,連樹葉、樹皮、草根、草籽都拿來吃,不少人家死光了。達賴班禪返藏巡視時,許多藏民長跪不起,流淚哀呼:「勿使眾生飢餓,勿使佛教滅亡,勿使我雪域之人滅亡。」

洛本天津仁波切說:「我的上師曾經在文革時遭受到迫害,和另外兩個有堅定信仰人被派去掃糞溝;當他們在掃的時候,糞便就從他們頭上流下來。監獄中也不能閉上眼睛,說你一閉眼就是打坐,就是牛鬼蛇神,而且關在寺廟當中,不給糞桶,逼迫他們向著壁畫上的佛像排泄。結果其中一位受不了自殺了,另外一位發瘋了。我問過我的上師:你當時的心境如何?你是怎麼撐過來的?他說他一開始沒辦法接受,但是轉念一想,這些糞便也是人所製造的啊。所以唯有忍耐才能保存佛法。」

洛本天津仁波切沉重的說:「所以人在權力驅使下,也會做出違背良知的事。」他引述達賴喇嘛的話:「牽涉到政治時,我也會傾聽自己良知的聲音。」他強調:「良知其實是高於政治的。政治如果不是服務人群,而僅僅是管理的話,就會淪為可怕的工具!」



首位台籍活佛洛本天津仁波切接受記者訪問(攝影/陳柏年)

洛本天津仁波切是首位經過印證的台籍轉世活佛的經歷,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洛本天津仁波切的家世既簡單又平凡,他俗名魏呈祥,童年及少年都在台南鄉下度過,生活十分清苦。由於小時候就住在寺廟附近,所以對寺廟一直有特殊的感情,每當他聽到喇嘛唱誦密咒時內心就覺得十分歡喜。在他七、八歲時有一個夢境一直不斷浮現,就是他經常會夢見自己對著一處光禿無毛的岩石及一棟小屋嚎啕大哭。

三十二歲那一年,他被告知生前是位活佛,自己是轉世的仁波切。他去問他的上師蔣揚欽智依喜︰「說我是仁波切,我可不可以不承認、不接受?」上師的回答是︰ 「已講出來,若不接受會很快死掉,一定要接受。」他為這件事整整考慮了兩個月,終於決定接受。他經過多次灌頂,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仁波切,每一年都到印度、尼泊爾去學習。學習到告一段落,一九九一年九月在夏瑪巴仁波切的主持下,在印度錫金隆德寺舉行陞座大典。

大典後,洛本天津仁波切被帶到他圓寂前所住的房子,那是他童年裏所夢見的房子,夢境中他在這幢小小的石砌房門前大叫:「這是那裏啊!」夢境的內容解開後,他閱讀到自己生前的傳記,明白第一世仁波切晚年曾在西藏祖菩寺後山閉生死關,直到六十八歲圓寂時都未出關。這個關房就是石山中的一幢石砌小屋,也就是他夢中一再哭泣的地方。

談到神奇的轉世經歷,洛本天津仁波切說:「我與秋寧仁波切的因緣不是這一世,他第一世是我的前兩世,一百年之內我們會投胎一到兩次。幾百年前你幫我、我幫你,一直到現在。」

「那一世他是很出名的扶藏師、岩藏者,我是十五世大寶法王的一位金剛上師,他把他的取得的延長貢獻給大寶法王。那一世我的姊姊嫁給大寶法王,這世轉為明定法王的女兒。」他說:「也許別人會很懷疑轉世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是我們就是知道,而且主要還是要經過法王的認證。我和我的姊姊這一世見面都在台灣,彼此都聽聞過,因緣際會下見面,我講的第一句話是:『妳還是這麼凶。』,她說:『你還是沒有變!』」◇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116期「電影‧人生」欄目(2009.04.09~04.15)

原文連結:http://mag.epochtimes.com/118/6207.ht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