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當今科學界對「生物通訊」研究的態度

植物也有情緒 (8-4) 《人類細胞的祕密生命》

克里夫‧巴克斯特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4月21日訊】雖然許多人在著作中寫過我的早期「生物通訊」研究,例如彼得‧湯普金斯和克里斯多夫‧博得合著之《植物的祕密生命》(註4),但我當時並未想要將著手寫書這件事攬在自己身上。最早的打算是與另一位作家密切合作,這樣一來,我將有機會提供一些推測性的素材。倘若我本人身兼作
者,科學界必定會對這些素材大肆批評。

多年前,我與現已故的羅勃‧史東博士(Robert B. Stone, Ph.D.)熟識;我們當時都在為研習「荷西‧希爾瓦心理訓練法」(Jose Silva method of mental discipline)的學生授課。與希爾瓦團隊合作,尤其是參與他們的國際會議,讓我有機會在七○和八○年代間遍遊世界各國。羅勃‧史東曾獨力或共同著作過許多本書,並同意與我密切合作撰寫這本《人類細胞的祕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Your Cells)。

這本書於一九八九年出版(註5)。我與他密切配合、提供資料,並校對最後一稿。書中僅概略描述了我的植物研究,而把重點放在人體細胞的體外實驗上面。雖然這本書在美國只印了二刷,不過據我了解,它的日文版已經進入第六刷了。

註4:彼得‧湯普金斯與克里斯多夫‧博得合著,《植物的秘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紐約:Harper & Row,一九七三年)。這本曾於第四章提到的書已有二十九年發行歷史,從未間斷。

註5:羅勃‧史東博士,《人類細胞的秘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Your Cells,賓州Westchester:Whitford Press,一九八九年)。

(轉載自博大出版社《植物,也有情緒》一書)(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九八○年六月三十日,我請史帝夫‧懷特用「克林海默法」從他自己的口腔中收集白血球。史帝夫當時已經是實驗室固定的兼職員工。我們不知怎的討論起《花花公子》(Playbo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這是一篇對威廉‧沙克利(William Shockley)的訪問,他當時是一位頗受爭議的科學家。我對史帝夫說,我的學校合夥人鮑伯‧韓森應該在他的辦公室抽屜裏放了一本當期的《花花公子》雜誌,並自願下樓去拿。當我找到那本雜誌,將它帶回樓上實驗室時,史帝夫已經完成了白血球的收集程序,並將它們接上電極。
  • 我們在這份報告中發表了十二個樣例。本章前面已經提過史帝夫‧懷特與《花花公子》雜誌的人體細胞實驗過程。現在,我要再說明其中的兩個樣例,其特別之處是捐贈者與細胞間的距離。十二個樣例中所用的白血球均由史帝夫‧懷特負責收集,而強‧史貝勒則義務協助其中幾次實驗的進行。
  • 自一九八五年發表報告之後,我們繼續進行白血球試驗,不時為感興趣的科學家示範人體細胞在體外實驗中展現的「生物通訊」能力。接下來,我想說明兩個從最近一項人類白血球觀察實驗中取得的圖譜樣例,目的是為了將有關人體細胞的實驗都集中在本章中。圖7 J與7 K中的細胞捐贈者是一位研究計畫指導,她是我們計畫中與阿拉巴馬─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Birmingham)以及心數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rtMath)擴大研究合作案的關鍵人物。本合作案的細節將詳述於第八章研究年表的後半段。
  • 人類基因庫解序包含一個重要的結論:在人類基因庫中有113個基因和細菌(原核細胞)高度近似,可能是細菌的同源基因,暗示了這113個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從細菌向脊椎動物水平轉移,符合所謂「生物進化」的方向。但有趣的是,介於細菌和脊椎動物之間的非脊椎動物的真核細胞系,其中包括軟體動物、果蠅、真菌、和植物等,根本就沒有這113個基因。這一發現完全推翻了物種進化中的基因水平轉移這一假說。
  • 番茄農變植物人電線賊是凶手鄒滄勝辯稱的「彈孔」(箭頭處),是棍棒敲擊的凹痕。(自由時報記者張瑞楨翻攝)鄒滄勝辯稱的「彈孔」(箭頭處),是棍棒敲擊的凹痕。(記者張瑞楨翻攝)
  • (續前篇:第0523篇)
    佐久間總督任期內,森丑之助仍擔任公職,先後在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博物館、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總督府「藩務本署」調查課等機構及單位,持續從事高山植物及蕃族調查研究。
  • 我在第七章中提到,經由約翰‧亞歷山大上校的引介,一個身分特別的團體於一九八六年造訪我們的實驗室──這些人是人類潛能提升研究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Techniques forthe Enhancement of Human Performance)的成員。該委員會是一個由國家研究委員會(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國家科學研究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指導之下成立的十四人小組,主事者大多為懷疑論者。
  • 第四章詳述了查爾斯‧葛蘭傑博士對我的鼎力支持。十年之後,一九八七年三月,葛蘭傑博士邀我出席密蘇里青少年科學、工程與人文年度座談會(Missouri Junior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Humanities Symposium)。座談會由美國陸軍研究室(U. S. Army Research Office)和密蘇里大學共同贊助,與會者為全密蘇里州得獎的高中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