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珍藏

中國第一通史:史記(28)

司馬遷;圖:正見網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索,逐客,李斯上書說,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說秦王,請先取韓以恐他國,于是使斯下韓。韓王患之。與韓非謀弱秦。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曰:“以秦之强,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繚曰:“秦王爲人,蜂准,①長目,摯鳥膺,②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③得志亦輕食人。④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爲虜矣。不可與久游。”乃亡去。秦王覺,固止,以爲秦國尉,⑤卒用其計策。而李斯用事。

  注①集解徐廣曰:“蜂,一作‘隆’。”正義蜂,孚逢反。准,章允反。蜂,□也。高鼻也。文穎曰:“准,鼻也。”

  注②正義鷙鳥,鶻。膺突向前,其性悍勇。

  注③正義易,以豉反。言始皇居儉約之時易以謙卑。

  注④正義言始皇得天下之志,亦輕易而啖食于人。

  注⑤正義若漢太尉、大將軍之比也。

  十一年,王剪、桓齮、楊端和攻鄴,取九城。王剪攻閼與、橑楊,①皆幷爲一軍。剪將十八日,軍歸鬥食以下,②什推二人從軍③取鄴安陽,桓齮將。

  十二年,文信侯不韋死,竊葬。④其舍人臨者,晋人也逐出之;⑤秦人六百石以上奪爵,遷;⑥五百石以下不臨,遷,勿奪爵。⑦自今以來,操國事不道如嫪毐、不韋者籍其門,⑧視此。秋,複嫪毐舍人遷蜀者。當是之時,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注①集解徐廣曰:“橑音老,在幷州。”正義漢表在清河。十三州志雲:“橑陽,上黨西北百八十裏也。”

  注②集解漢書百官表曰:“百石以下,有鬥食,佐史之秩。”正義一曰得鬥粟爲料。

  注③索隱言王剪爲將,諸軍中皆歸鬥食以下,無功佐史,什中唯推擇二人令從軍耳。

  注④索隱按:不韋飲鴆死,其賓客數千人竊共葬于洛陽北芒山。

  注⑤正義臨,力禁反,臨哭也。若是三晋之人,逐出令歸也。

  注⑥正義上音時掌反。若是秦人哭臨者,奪其官爵,遷移于房陵。

  注⑦正義若是秦人不哭臨不韋者,不奪官爵,亦遷移于房陵。

  注⑧集解徐廣曰:“一作‘文’。”索隱謂藉沒其一門皆爲徒隸,後幷視此爲常故也。正義籍錄其子孫,禁不得仕宦。

  十三年,桓齮攻趙平陽,①殺趙將扈輒,②斬首十萬。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見東方。十月,桓齮攻趙。十四年,攻趙軍于平陽,取宜安,③破之,殺其將軍。桓齮定平陽﹑武城。④韓非使秦,秦用李斯謀,留非,非死雲陽。

  ⑤韓王請爲臣。

  注①正義括地志雲:“平陽故城在相州臨漳縣西二十五裏。”又雲:“平陽,戰國時屬韓,後屬趙。”

  注②正義扈音戶。輒,張獵反,趙之將軍。

  注③正義括地志雲:“宜安故城在常山焒城縣西南二十五裏也。”

  注④正義即貝州武城縣外城是也。七國時趙邑。

  注⑤正義括地志雲:“雲陽城在雍州雲陽縣西八十裏,秦始皇甘泉宮在焉。”

  十五年,大興兵,一軍至鄴,一軍至太原,取狼孟。①地動。十六年九月,發卒受地韓南陽假守②騰。初令男子書年。魏獻地于秦。秦置麗邑。③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④以其地爲郡,命曰潁川。地動。

  華陽太后卒。民大饑。

  注①集解地理志太原有狼孟縣。

  注②正義假,格雅反。守音狩。

  注③正義麗,力知反。括地志雲:“雍州新豐縣,本周時驪戎邑。左傳雲晋獻公伐驪戎,杜注雲在京兆新豐縣,其後秦滅之以爲邑。”

  注④正義韓王安之九年,秦盡滅之。

  十八年,①大興兵攻趙,王剪將上地,②下井陘,③端和將河內,羌瘣④伐趙,端和圍邯鄲城。十九年,王剪﹑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⑤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坑之。秦王還,從太原﹑上郡歸。始皇帝母太后崩。趙公子嘉率其宗數百人之代,自立爲代王,東與燕合兵,軍上穀。大饑。

  注①集解徐廣曰:“巴郡出大人,長二十五丈六尺。”

  注②正義上郡上縣,今綏州等是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山名,在常山。今爲縣。音刑。”

  注④正義胡罪反。

  注⑤索隱趙王遷也。正義趙幽繆王遷八年,秦取趙地至平陽。平陽在貝州曆亭縣界。遷王于房陵。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恐,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解①軻以徇,而使王剪﹑辛勝攻燕。燕﹑代發兵擊秦軍,秦軍破燕易水之西。二十一年,王賁②攻*(薊)**[荊]*。乃益發卒詣王剪軍,遂破燕太子軍,取燕薊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東收遼東而王之。③王剪謝病老歸。新鄭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④深二尺五寸。

  注①正義紀買反。

  注②正義音奔。

  注③正義王,于放反。

  注④正義雨,于遇反。

  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①盡取其地。

  注①索隱魏王假也。

  二十三年,秦王複召王剪,强起之,使將擊荊。①取陳以南至平輿,②虜荊王。③秦王游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爲荊王,反秦于淮南。④二十四年,王剪﹑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注①正義秦號楚爲荊者,以莊襄王名子楚,諱之,故言荊也。

  注②集解地理志汝南有平輿縣。正義輿音餘。平輿,豫州縣也。

  注③索隱荊王負芻也。楚稱荊者,以避莊襄王諱,故易之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淮,一作‘江’。”正義昌平也。楚淮北之地盡入于秦。

  二十五年,大興兵,使王賁將,攻燕遼東,得燕王喜。①還攻代,虜代王嘉。

  王剪遂定荊江南地;②降越君,③置會稽郡。五月,天下大酺。④

  注①正義燕王喜之五十三年,燕亡。

  注②正義言王剪遂平定楚及江南地,降越君,置爲會稽郡。

  注③正義降,閑江反。楚威王已滅*[越]*,其餘自稱君長,今降秦。

  注④正義服虔曰:“酺音蒲。”文穎曰:“酺,周禮族師掌春秋祭酺,爲人物灾害之神。”蘇林曰:“陳留俗,三月上巳水上飲食爲酺。”正義天下歡樂大飲酒也。秦既平韓﹑趙﹑魏﹑燕﹑楚五國,故天下大酺也。

  二十六年,齊王建與其相後勝①發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將軍王賁從燕南攻齊,得齊王建。②

  注①正義音升,齊相姓名。

  注②索隱六國皆滅也。十七年得韓王安,十九年得趙王遷,,二十二年魏王假降,二十三年虜荊王負芻,二十五年得燕王喜,二十六年得齊王建。正義齊王建之三十四年,齊國亡。

  秦王初幷天下,令丞相﹑禦史曰:①“异日韓王納地效璽,②請爲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寡人以爲善,庶幾息兵革。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③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爲代王,故舉兵擊滅之。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荊王獻青陽以西,④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爲賊,兵吏誅,滅其國。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爲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⑤廷尉斯等⑥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⑦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爲郡縣,⑧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⑨‘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⑩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爲‘泰皇’。命爲‘制’,令爲‘詔’,⑾天子自稱曰‘朕’。”⑿王曰:“去‘泰’,⒀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⒁追尊莊襄王爲太上皇。⒂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爲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⒃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⒄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注①正義令,力政反。乃今之赦令﹑赦書。

  注②正義效猶至見。

  注③正義質音致。

  注④集解漢書鄒陽傳曰:“越水長沙,還舟青陽。”張晏曰:“青陽,地名。”

  蘇林曰:“青陽,長沙縣是也。”

  注⑤集解漢書百官表曰:“御史大夫,秦官。”應劭曰:“侍御史之率,故稱大夫也。”索隱綰姓王。劫姓馮。

  注⑥集解漢書百官表曰:“廷尉,秦官。”應劭曰:“聽獄必質諸朝廷,與觽共之,兵獄同制,故稱廷尉。”

  注⑦集解蔡邕曰:“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立于陛側,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髃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與之言,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

  注⑧正義郡,人所髃聚也。

  注⑨集解漢書百官表曰:“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注⑩索隱按:天皇﹑地皇之下即雲泰皇,當人皇也。而封禪書雲“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蓋三皇已前稱泰皇。一雲泰皇,太昊也。

  注⑾集解蔡邕曰:“制書,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詔,詔書。詔,告也。”正義令音力政反。制詔三代無文,秦始有之。

  注⑿集解蔡邕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稱之,貴賤不嫌,則可以同號之義也。皋陶與舜言‘朕言惠,可底行’。屈原曰‘朕皇考’。至秦,然後天子獨以爲稱。漢因而不改。”

  注⒀正義去音丘呂反。

  注⒁集解蔡邕曰:“髃臣有所奏,請尚書令奏之,下有司曰‘制’,天子答之曰‘可’。”

  注⒂集解漢高祖尊父曰太上皇,亦放此也。

  注⒃集解謚法,周公所作。

  注⒄正義色主反。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①以爲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②方今水德之始,③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④衣服旄旌節旗⑤皆上黑。⑥數以六爲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爲步,乘六馬。⑦更名河曰德水,以爲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⑧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注①集解鄭玄曰:“音亭傳。”索隱音張戀反。傳,次也。謂五行之德始終相次也。漢書郊祀志曰:“齊人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始皇采用。”

  注②正義勝,申證反。秦以周爲火德。能滅火者水也,故稱從其所不勝于秦。

  注③索隱封禪書曰秦文公獲黑龍,以爲水瑞,秦始皇帝因自謂爲水德也。

  注④正義周以建子之月爲正,秦以建亥之月爲正,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賀。

  注⑤正義旌音精。旄音毛。旗音其。周禮雲:“析羽爲旌,熊虎爲旗。”旌節者,編毛爲之,以象竹節,漢書雲“蘇武執節在匈奴牧羊,節毛盡落”是也。

  韋昭雲:“節者,山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以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用竹爲之。”

  注⑥正義以水德屬北方,故上黑。

  注⑦集解張晏曰:“水,北方,黑,終數六,故以六寸爲符,六尺爲步。”瓚曰:“水數六,故以六爲名。”譙周曰:“步以人足爲數,非獨秦制然。”索隱管子司馬法皆雲六尺爲步。譙周以爲步以人足,非獨秦制。又按:禮記王制曰“古者八尺爲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步之尺數亦不同。

  注⑧索隱水主陰,陰刑殺,故急法刻削,以合五德之數。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爲①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于髃臣,髃臣皆以爲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觽,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仇,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爲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异意,②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複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廷尉議是。”

  注①正義于僞反。

  注②正義易音以職反。 (待續)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文王問姜太公:「君王和臣子之禮應該是怎樣的?」
  • 周文王生病在床上休養,把姜太公召來,當時太子姬發也在床邊。周文王說:「啊!天將要放棄我的壽命了,周國的社稷大事就將要託付給您了。現在我很想聽您說說至理明言,好讓我明確的傳給後代子孫啊。」
  • 荊及衡陽維荊州:①江﹑漢朝宗于海。②九江甚中,③沱﹑涔已道,④云土﹑夢爲治。⑤其土塗泥。田下中,賦上下。
  • 周文王問姜太公:「統理國家、治理百姓的一國之君,其所以失去國家和百姓的原因是什麼?」
  • 周文王問姜太公:「如何才能保住國家呢?」
  • “地理志涇水出安定涇陽。”索隱渭水出首陽縣鳥鼠同穴山。說文云:“水相入曰汭。”正義括地志云:“涇水源出原州百泉縣西南鮼頭山涇穀。渭水源出渭州渭原縣西七十六里鳥鼠山,今名青雀山。渭有三源,幷出鳥鼠山,東流入河。”
  •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難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琻,行山□木。
  • 于是夔行樂,①祖考至,髃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②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維幾。”③乃歌曰: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④皋陶拜手稽首揚言曰:“念哉,⑤率爲興事,慎乃憲,敬哉!”

  • 如果他遵照天地運行常理來治理天下,百姓就會安定。百姓如果不安定,就有可能產生動亂。那麼,天下紛爭就必然隨之興起。聖人君子此時就悄悄的儲備自己的能力與才華,等到時機成熟才公開進行征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