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珍藏

中國第一通史:史記(32)

司馬遷;圖:正見網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①趙高爲郎中令,②任用事。二世下詔,增始皇寢廟犧牲及山川百祀之禮。令髃臣議尊始皇廟。髃臣皆頓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雖萬世世不軼毀。③今始皇爲極廟,四海之內皆獻貢職,增犧牲,禮咸備,毋以加。先王廟或在西雍,④或在咸陽。天子儀當獨奉酌祠始皇廟。自襄公已下軼毀。所置凡七廟。髃臣以禮進祠,以尊始皇廟爲帝者祖廟。皇帝複自稱‘朕’。”

  注①集解徐廣曰:“表雲十月戊寅,大赦罪人。”

  注②集解漢書百官表曰:“秦官,掌宮殿門戶。”

  注③正義軼,徒結反。

  注④正義于用反。西雍在咸陽西,今岐州雍縣故城是也。又一雲西雍,雍西縣也。

  二世與趙高謀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强,威服海內。今晏然不巡行,即見弱,毋以臣畜天下。”春,二世東行郡縣,李斯從。到碣石,幷海,南至會稽,而盡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①大臣從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注①正義丁略反。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爲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①始皇帝,其于久遠也②如後嗣爲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③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遂至遼東而還。

  注①正義尺證反。

  注②正義二世言始滅六國,威振古今,自五帝三王未及,既已襲位,而見金石盡刻其頌,不稱始皇成功盛德甚遠矣。

  注③集解徐廣曰:“姓馮。”正義去,丘呂反。

  于是二世乃遵用趙高,申法令。乃陰與趙高謀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爲之柰何?”高曰:“臣固願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時不師文而决于武力,願陛下遂從時毋疑,即髃臣不及謀。明主收舉餘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①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于內宮,議其罪獨後。二世使使令將閭曰:“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

  將閭曰:“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願聞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將閭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無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宗室振恐。髃臣諫者以爲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注①索隱逮訓及也。謂連及俱被捕,故雲連逮。少,小也。近,近侍之臣。

  三郎謂中郎﹑外郎﹑散郎。正義漢書百官表雲有議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將,謂郎中﹑車郎﹑戶郎。

  四月,二世還至咸陽,曰:“先帝爲咸陽朝廷小,故營阿房宮爲室堂。未就,會上崩,罷其作者,複土①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

  複作阿房宮。外撫四夷,如始皇計。盡征其材士②五萬人爲屯韂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當食者多,③度不足,下調④郡縣轉輸菽粟芻矒,皆令自賫糧食,咸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穀。用法益刻深。

  注①正義謂出土爲陵,既成,還複其土,故言複土。

  注②正義謂材官蹶張之士。

  注③正義謂材士及狗馬。

  注④正義度,田洛反。下,行嫁反。調,田吊反。謂下令調斂也。

  七月,戍卒陳勝①等反故荊地,爲“張楚”。②勝自立爲楚王,居陳,遣諸將徇地。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立爲侯王,合從西鄉,名爲伐秦,不可勝數也。謁者③使東方來,以反者聞二世。二世怒,下吏。後使者至,上問,對曰:“髃盜,郡守尉方逐捕,今盡得,不足憂。”

  上悅。武臣自立爲趙王,魏咎爲魏王,田儋④爲齊王。沛公起沛。項梁舉兵會稽郡。

  注①正義音升。

  注②集解李奇曰:“張大楚國也。”

  注③集解漢書百官表曰:“謁者,秦官,掌賓贊受事。”

  注④集解服虔曰:“音負擔。”

  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戲,①兵數十萬。二世大驚,與髃臣謀曰:“柰何?”少府章邯曰:②“盜已至,觽强,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擊破周章軍而走,遂殺章曹陽。③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殺陳勝城父,④破項梁定陶,⑤滅魏咎臨濟。⑥楚地盜名將已死,章邯乃北渡河,擊趙王歇等于钜鹿。⑦

  注①集解應劭曰:“戲,弘農湖西界也。”孟康曰:“水名,今戲亭是也。”

  蘇林曰:“邑名,在新豐東南三十裏。”正義戲音許宜反。括地志雲:“戲水源出雍州新豐縣西南驪山。水經注雲戲水出驪山馮公谷,東北流。今新豐縣東北十一裏戲水當官道,即其處。”

  注②集解漢書百官表曰:“少府,秦官。”應劭曰:“掌山澤陂池之稅,名曰禁錢,以給私養,自別爲藏。少者小也,故稱少府。”正義邯,胡甘反。

  注③集解晋灼曰;“亭名,在弘農東十三裏。魏武帝改曰好陽。”正義括地志雲:“曹陽故亭一名好陽亭,在陝州桃林縣東南十四裏,即章邯殺周文處。”

  注④正義父音甫。括地志雲:“城父,亳州所理縣。”

  注⑤正義今曹州定陶縣。

  注⑥正義今齊州縣。

  注⑦正義括地志雲:“邢州平鄉縣城,本钜鹿,[王]離圍趙王歇□此城。”

  趙高說二世曰:“先帝臨制天下久,故髃臣不敢爲非,進邪說。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柰何與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誤,示髃臣短也。天子稱朕,固不聞聲。”

  ①于是二世常居禁中,②與高决諸事。其後公卿希得朝見,盜賊益多,而關中卒發東擊盜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將軍馮劫進諫曰:“關東髃盜幷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觽,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戌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减省③四邊戍轉。”二世曰:“吾聞之韓子曰:‘堯舜采椽不刮,④茅茨不剪,飯土塯,⑤啜土形,⑥雖監門之養,⑦不觳于此。⑧禹鑿龍門,通大夏,⑨决河亭水,⑩放之海,身自持築臿,⑾脛毋毛,臣虜之勞不烈于此矣。’③凡所爲貴有天下者,得肆意極欲,主重⒀明法,下不敢爲非,以制禦海內矣。夫虞﹑夏之主,貴爲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尚何于法?朕尊萬乘,毋其實,吾欲造千乘之駕,萬乘之屬,充吾號名。且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竟,[一四]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緒。今朕即位二年之閑,髃盜幷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爲,是上毋以報先帝,次不爲朕盡忠力,⒂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去疾、劫曰:“將相不辱。”自殺。斯卒囚,⒃就五刑。

  注①索隱一作“固聞聲”。言天子常處禁中,臣下屬望,纔有兆朕,聞其聲耳,不見其形也。

  注②集解蔡邕曰:“禁中者,門戶有禁,非侍禦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注③正義上色反。

  注④索隱采,木名。刮音括。

  注⑤集解徐廣曰:“呂靜雲飯器謂之簋。”索隱如字,一音鏤。一作“簋”。

  注⑥集解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索隱飯器,以瓦爲之。

  注⑦正義以讓反。

  注⑧索隱謂監門之卒。養即卒也,有畼養卒。觳音學,謂盡也。又占學反。

  正義又苦角反。爾雅雲:“觳,盡也。”言堯舜采椽不刮,茅茨不剪,飯土塯,啜土形,雖監守門之人,供養亦不盡此之疏陋也。

  注⑨正義括地志雲:“大夏,今幷州晋陽及汾、絳等州是。昔高辛氏子實沈居之,西近河。”言禹鑿龍門,河水道,得大通,幷州之地不壅溢也。

  注⑩正義亭,平也。又雲“决亭壅之水。”

  注⑾正義臿音初洽反,築墻杵也。臿,鍬也。爾雅雲:“鍬謂之臿。”

  注⑿正義烈,美也。言臣虜之勞,猶不美于此矣。又烈,酷也。禹鑿龍門,通大夏,道决黃河洪水放之海,身持鍬杵,使膝脛無毛,賤臣奴虜之勤勞,不酷烈于此辛苦矣。

  注⒀正義直拱反。

  注⒁正義音境。

  注⒂正義爲,于僞反。

  注⒃正義卒,子律反。囚,在由反。謂禁錮也。

  三年,章邯等將其卒圍钜鹿,楚上將軍項羽將楚卒往救钜鹿。冬,趙高爲丞相,竟案李斯殺之。夏,章邯等戰數却,二世使人讓邯,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趙高弗見,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見邯曰:“趙高用事于中,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項羽急擊秦軍,虜王離,邯等遂以兵降諸侯。八月己亥,①趙高欲爲亂,恐髃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

  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爲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髃臣皆畏高。

  注①集解徐廣曰:“一作‘卯’。”

  高前數言“關東盜毋能爲也”,及項羽虜秦將王離等钜鹿下而前,章邯等軍數却,上書請益助,燕、趙、齊、楚、韓、魏皆立爲王,自關以東,大氐①盡畔秦吏應諸侯,諸侯咸率其衆西鄉。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二世夢白虎嚙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怪問占夢。蔔曰:“涇水爲祟。”②二世乃齋于望夷宮,③欲祠涇,沈四白馬。使使責讓高以盜賊事。高懼,乃陰與其貋咸陽令閻樂、其弟趙成謀曰:“上不聽諫,今事急,欲歸禍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嬰。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使郎中令爲內應,④詐爲有大賊,令樂召吏發卒,追劫樂母置高舍。遣樂將吏卒千餘人至望夷宮殿門,縛韂令仆射,曰:“賊入此,何不止?”韂令曰:“周廬設卒甚謹,⑤安得賊敢入宮?”樂遂斬韂令,直將吏入’行射,郎宦者大驚,或走或格,格者輒死,死者數十人。

  郎中令與樂俱入,射上幄坐幃。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擾不□。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內,謂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誅,安得至今?”閻樂前即二世數曰:“足下驕恣,⑥誅殺無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爲計。”二世曰:“丞相可得見否?”樂曰:“不可。”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爲王。”弗許。又曰:“願爲萬戶侯。”弗許。曰:“願與妻子爲黔首,比諸公子。”閻樂曰:“臣受命于丞相,爲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

  注①正義丁禮反。氐猶略。

  注②正義雖遂反。

  注③集解張晏曰:“望夷宮在長陵西北長平觀道東故亭處是也。臨涇水作之,以望北夷。”正義括地志雲:“秦望夷宮在雍州咸陽縣東南八裏。張晏雲臨涇水作之,望北夷。”

  注④集解徐廣曰:“一雲郎中令趙成。”

  注⑤集解西京賦曰:“僥道外周,千廬內傅。”薛綜曰:“士傅宮外,內爲廬舍,晝則巡行非常,夜則警備不虞。”

  注⑥集解蔡邕曰:“髃臣士庶相與言,曰殿下、閣下、足下、侍者、執事,皆謙類。”

  閻樂歸報趙高,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複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爲帝,不可。宜爲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爲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王璽。齋五日,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髃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①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于齋宮,三族高家以徇咸陽。子嬰爲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遂至霸上,②使人約降子嬰。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③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④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居月余,諸侯兵至,項籍爲從長,⑤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滅秦之後,各分其地爲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號曰三秦。項羽爲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諸侯,秦竟滅矣。後五年,天下定于漢。

  注①集解詳音羊。

  注②集解應劭曰:“霸水上地名,在長安東三十裏。古名滋水,秦穆公更名霸水。”

  注③集解應劭曰:“組者,天子黻也。系頸者,言欲自殺。素車白馬,喪人之服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在霸陵。”駰案:蘇林曰“亭名,在長安東十三裏”。

  注⑤索隱謂合關東爲從長也。

  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嘗有勛于唐虞之際,受土賜姓。及殷夏之閑微散。至周之衰,秦興,邑于西垂。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爲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曰:

  秦幷兼諸侯山東三十余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觽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①望屋而食,②橫行天下。③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長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師深入,戰于鴻門,曾無藩籬之艱。于是山東大擾,諸侯幷起,豪俊相立。④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以三軍之觽要市于外,⑤以謀其上。髃臣之不信,可見于此矣。子嬰立,遂不寤。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注①集解徐廣曰:“櫌,田器,音憂。”索隱徐以櫌爲田器,非也。孟康以櫌爲鉏柄,蓋得其近也。

  注②索隱言其兵蠶食天下,不裹糧而行。

  注③索隱謂輕前敵,不部伍旅進也。舞陽侯曰“橫行匈奴中”是也。

  注④集解駰案:鶡冠子曰“德萬人者謂之俊,德千人者謂之豪,德百人者謂之英”。索隱謂武臣、田儋、魏豹之屬。

  注⑤索隱此評失也。章邯之降,由趙高用事,不信任軍將,一則恐誅,二則楚兵既盛,王離見虜,遂以兵降耳。非三軍要市于外以求封明矣。要,平聲。

  秦地被山帶河以爲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爲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幷力而攻秦矣。當此之世,賢智幷列,良將行其師,賢相通其謀,然困于阻險而不能進,秦乃延入戰而爲之開關,百萬之徒逃北而遂壞。豈勇力智能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小邑幷大城,①守險塞而軍,高壘毋戰,閉關據厄,荷戟而守之。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下未附,名爲亡秦,其實利之也。

  彼見秦阻之難犯也,必退師。安土息民,②以待其敝,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內。貴爲天子,富有天下,而身爲禽者,其救敗非也。

  注①集解徐廣曰:“大,一作‘小’。”

  注②索隱賈誼書“安”作“案”。

  秦王足己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爲戮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

  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內畔矣。故周五序①得其道,而千餘歲不絕。秦本末幷失,故不長久。由此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爲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注①索隱賈誼書“五”作“王”。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窺周室,有席捲天下,①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②幷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③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諸侯,④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注①索隱按:春秋緯曰諸侯冰散席捲也。

  注②集解張晏曰:“括,結囊也。言其能包含天下。”索隱注同。

  注③索隱商君,衛公孫鞅,仕秦爲左庶長,遂爲秦制法,孝公致霸,封之于商,號商君。

  注④索隱戰國策曰:“蘇秦亦爲秦連衡。”高誘曰:“合關東從通之秦,故曰連衡也。”(待續)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文王問姜太公:「君王和臣子之禮應該是怎樣的?」
  • 周文王生病在床上休養,把姜太公召來,當時太子姬發也在床邊。周文王說:「啊!天將要放棄我的壽命了,周國的社稷大事就將要託付給您了。現在我很想聽您說說至理明言,好讓我明確的傳給後代子孫啊。」
  • 荊及衡陽維荊州:①江﹑漢朝宗于海。②九江甚中,③沱﹑涔已道,④云土﹑夢爲治。⑤其土塗泥。田下中,賦上下。
  • 周文王問姜太公:「統理國家、治理百姓的一國之君,其所以失去國家和百姓的原因是什麼?」
  • 周文王問姜太公:「如何才能保住國家呢?」
  • “地理志涇水出安定涇陽。”索隱渭水出首陽縣鳥鼠同穴山。說文云:“水相入曰汭。”正義括地志云:“涇水源出原州百泉縣西南鮼頭山涇穀。渭水源出渭州渭原縣西七十六里鳥鼠山,今名青雀山。渭有三源,幷出鳥鼠山,東流入河。”
  •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難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琻,行山□木。
  • 于是夔行樂,①祖考至,髃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②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維幾。”③乃歌曰: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④皋陶拜手稽首揚言曰:“念哉,⑤率爲興事,慎乃憲,敬哉!”

  • 集解徐廣曰:“周書度邑曰‘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也,南望過于三塗,北詹望于有河’。”索隱杜預云三塗在陸渾縣南。岳,蓋河北太行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