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粽子與腸胃

鄧堯州(東元綜合醫院 腸胃肝膽科醫師)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話說2,300多年前,楚國有一位會寫詩且憂國憂民的三閭大夫屈原。他感懷時局動盪,多次上書諫言。當時楚王聽信小人,冷落屈原。悲憤的屈原選在黃曆5月5日那天投汨羅江自盡,以死相諫。「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也就流傳至今。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傳統粽子大抵可分為台灣粽(包含南部粽、北部粽、客家粽)、北平粽、湖州粽及廣東粽等。

這些傳統肉粽內容物多以糯米、花生、五花肉為主。其中北部粽的糯米先炒過,南部粽的糯米用蒸煮,因此北部粽有嚼感,南部粽多黏性。而粽子餡料豬肉、香菇、花生也都先滷或爆香。

每個北部粽熱量約600大卡,南部粽約450大卡,至於客家粿(粄)粽或野薑花粽熱量則低於300大卡。(白飯1碗約280大卡)

糯米因支鏈澱粉居多不易消化,而花生與五花肉油脂的含量頗高。同時這些傳統粽子也富含磷、鈉等離子。可想而知,這些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的粽子對胃腸功能不良、糖尿病、高血脂或心臟病的族群不啻是一「致病」的吸引力。

過往的經驗與教訓諄諄的告誡我們端午佳節包粽可以「包中」(金榜題名、懷孕生子)更容易「包重」(體重上揚) 。至於腸胃疾病方面有胃酸逆流性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膽道系統結石、胰臟疾病的民眾乃是「包中」的高危險群。

首先提到逆流性食道炎,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胃酸逆流疾病,此類患者多因賁門(食道與胃相接處)之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反流刺激食道而產生燒灼感、悶痛及吐酸水等不適症狀。而糯米做的粽子由於不好消化,在胃的排空時間較長,而內餡常見的豬肉、蛋黃、魷魚等油脂的含量高,在在造成胃酸的分泌增加。因此增加胃酸逆流至食道的機會,也就導致逆流性食道炎復發甚至惡化。

上述原因也容易傷及胃及十二指腸的黏膜,而使得潰瘍復發產生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腹脹、食慾不振、大便黑等症狀,使佳節成了夢魘。

大多數膽結石的患者平常並無症狀。粽子這類高油脂食物容易造成膽囊收縮加劇,石頭一旦擋在膽囊或膽道出口影響膽汁排出(膽汁可以乳化脂肪,幫助吸收),心窩或右上腹部會疼痛不堪,還會合併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輕者膽絞痛;嚴重時則可能導致膽管炎、膽囊炎或胰臟炎,撒手西歸者所在多有。

關於吃粽子的學問不外乎以下幾點:

1. 不要包(買)太多粽子,長時間的存放容易滋生細菌。

2. 一個台灣肉粽等於1碗八分滿的飯、1兩半的肉及1湯匙的油,淺嚐則止。

3. 向信譽可靠、安全衛生的店家購買粽子。

4. 多搭配青菜、水果及補充水分,以達均衡的飲食。

5. 盡量不要沾取太多的沾醬料或甜的調味品。

6. 嘗試用雜糧、燕麥等高纖維的米食取代糯米。

總而言之,三低一高原則,即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維,才能真正吃的健康長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