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暴力傾向的歌曲使人變得敵對

安妮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有暴力傾向的歌曲非但不能使人通過宣洩而舒解情緒,反而使聽眾變得更有敵對情緒。

美國心理學協會(APA)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有暴力傾向的歌曲會激起人們的攻擊性情緒,而這種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歌詞中的暴力傾向。這項登在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人性與社會心理學) 5月刊的研究結果與以往的認識大相徑庭。過去相當長時間內人們一直認為,聆聽憤怒而狂暴的音樂是一種積極的宣洩,有助於情緒釋放,現在看來這好像有點自欺欺人。

來自衣阿華州立大學和德州人力部的研究人員對500名大中專學生做了5項系列測試。他們請7位歌手唱了7首有暴力傾向的歌,8首沒有暴力傾向的歌。當學生們聽完歌曲後,研究人員請他們完成各種有關攻擊性情緒的心理測試,例如,測試之一是將既有攻擊性又沒有攻擊性涵意的詞歸類,如石頭,棍棒等。

為了保證只有歌詞的內容起作用,在其中的三個試驗中,不論有暴力傾向的歌還是沒有暴力傾向的歌均由同樣的歌手演唱,而且啟用相同的音樂形式。為排除歌曲激發力差異的影響,在另兩個試驗中,研究人員測試了這些歌曲的激發力。同樣,研究人員也考慮到了學生個性中的敵視傾向並加以控制。這項研究還包括了一些歌詞幽默的有暴力傾向的歌曲,旨在研究這樣的歌曲與攻擊性情緒的關係。

5項試驗的結果表明,聽罷有暴力傾向的歌曲,學生們更易於把涵意模稜兩可的詞歸入攻擊性詞類,他們閱讀攻擊性詞語的速度比閱讀非攻擊性詞語的速度快,並且他們更傾向於拼出具有攻擊性的詞,例如,H_T,答案多為HIT。研究人員稱,有暴力傾向的歌曲使聆聽者無需挑釁就產生敵對情緒,這個結論與音樂類型、歌手、歌曲的激發力都沒有關係。 甚至歌詞幽默但有暴力傾向的歌曲也會激起人們的攻擊性情緒。

有暴力傾向的歌曲引發攻擊性情緒,這一結論對減少社會中的暴力現象具有現實意義。衣阿華州立大學的克瑞格.安德森說,“攻擊性情緒給正常的社會交往塗上了一層攻擊性色彩,其結果是語言上或行為中更會做出攻擊性的反應,攻擊性情緒的升級就是社會逆反心理。相反,平和的心態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項研究就攻擊性情緒的誘因做以調查,而沒有囿於攻擊性行為本身。研究者說,要確定有暴力傾向的歌詞對攻擊性情緒的長期和短期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他們還說,雖然有暴力傾向的歌曲只對人們的情緒產生暫短的影響,但是長期聽這樣歌曲的人好鬥,從而間接的導致他的社會交往環境充滿敵意。

“這項研究和其他關於有暴力傾向娛樂媒介的研究, 都得出一個主要的結論,即娛樂內容很重要,”安德森博士說,“這個信息對所有消費者,尤其是孩子和青少年的家長至關重要。”

中國人一向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決定的,如果思想中被灌輸的都是暴力、仇恨的東西,不用說也知道這樣的人能做出甚麼事情來。◇

(本文轉載自明慧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二月,美國第九巡迴審判庭封殺加州暴力電玩法案。這項法案禁止電玩業者販售或出租兒童過度暴力、殘酷或殘忍的電玩遊戲。加州今天向美國高等法院遞交請願書,希望高等法院重新審理這項裁決。法案起草者加州參議院副執行主席余胤良,今天公開讚揚總檢查長Jerry Brown和加州州長就此裁決提出上訴。
  • 信昨天(5/23)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辦了「Febia晶銳集樂星球演唱會」。信在整場演唱會前前後後跑了不下20趟,飆唱超過30首歌曲,現場約萬餘名觀眾全程熱情跟唱,把氣氛帶到最高點。在演唱「死了都要愛」時,更是要觀眾們保持安靜,並將麥克風擺在身後,在沒有麥克風的輔助之下,信用最渾厚的高音,震撼全場。
  • 但是若判了鄧玉嬌無罪,執政者最擔心的是由鄧玉嬌這一刀開始,成為暴力反抗的源頭,從此改變底層百姓與官員的對抗方式。要知道,基層官員無理欺壓百姓的事已經遍佈神州大地,大多屬官員無理、強橫、暴烈,乾柴烈火燃燒起來,怎地了得!鄧玉嬌的不忍讓、不屈從是一個昭示。
  • 月21日,電台製片人Jeff Crowe先生和歌唱家的太太SusanCrowe觀賞了神韻巡迴藝術團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Spokane)的「春之旅」晚會,他們對神韻演出讚不絕口,而且特別強調神韻演出歌曲的歌詞傳達美好信息,不僅對他們深有啟迪,而且具有普世價值。
  • 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專訪)監察院上週通過就去年十一月陳雲林來台期間的警民暴力衝突事件,對陸委會、警政署、台北市警局提出糾正案,這是馬英九執政以來極具指標意義的案件,負責調查本案的監察委員黃煌雄受訪指出,大陸政策是我國最具爭議性的公共政策之一,也是內部最敏感的神經,陳雲林事件顯示政府高層整個戰略佈局與策略思維都有問題。
  • (大紀元記者關宇寧法國報導)5月15日法國西南部一所中學發生學生企圖刺殺教師事件後,法國教育部長格扎維埃‧達爾科斯(Xavier Darcos)5月21日提出了一些保障學校安全的措施。他主要提出了創立一支由行政人員組成的「公務員機動部隊」,目的是防備和控制一切校園暴力活動,並授予他們權利搜查有嫌疑攜帶武器學生的書包。
  • 今年5月23日是德國議會表決通過聯邦德國憲法暨法律上聯邦德國建國60週年。今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週年。60年前的今天,二戰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基本法正式實施。經過這60年的變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民主制度下越來越走向民主,以人權為主線、以社會公正與社會保障為依託來和平解決社會紛爭,使社會達到德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和諧。而中國共產黨一黨專制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越來越走向專制,用暴力手段克制民意、鎮壓異己,社會矛盾越來越激化,呈現出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換時期的亂世景象。前者在60週年時,政界與社會在反思這60年的道路,意欲繼往與開來,使人民享受到更多憲法賦予人民的人權;而後者在重演歌舞昇平的慶典,在這世界經濟危機的時期又不知要耗去多少民脂民膏。比較這兩種制度下的歷史與現實,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思考與啟迪。
  •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林思宇台北25日電)中國民運人士王丹今天說,今年9月將在國立政治大學開設「1950年代兩岸國家暴力比較研究」課程,對於攻讀台灣史研究的他而言,能到台灣授課,是很好的機會。
  •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25日電)彰化警方今天指出,二林鎮1名陳姓男子因欠下賭債,遭黃姓債主等4人暴力綁架到嘉義並控制行動自由。陳姓被害人家屬向警方報案,警方將男子救出,逮捕黃姓債主等4名嫌疑人。
  • 「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常讓我感到痛苦得無力承受。多少個難眠的夜晚,我伴隨著這樣的哭泣,多少次酒醒時分,伴隨著一聲歎息。」「我們可能不是邪惡的擁護者,但也是合作者、沉默者。每次我接手一個案子,都有一段苦難的故事揪著我的心。太多的時候,我知道可能我為他做不了什麼,但卻可以陪著他走過苦難的歷程,這種經歷常常讓我有一種看不到希望的感覺。我們的國家希望在哪裏?我曾經慶幸自己學習了法律……我痛苦於自己學習法律……暴力,沒有在這片土地上停息;謊言,從沒有杜絕。我們一面怒斥著別人的罪惡,一面附庸於罪惡。一面怒罵著腐敗,同時得益於腐敗。……如同那曾經的地震山搖一般,在我們的心靈深處也要有刻骨銘心的悔悟和覺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