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100)

子儀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世界局勢不容樂觀

世界局勢的發展遠比邱吉爾在“鐵幕演說”時所擔心的還要嚴重,史達林領導的蘇共對世界的威脅越來越大,其第五縱隊遍佈世界各地,各國共產黨和親共黨派對各國政體產生了直接威脅。同時,大英帝國在經歷二戰重創元氣大傷,而且在艾德禮的工黨領導下對各殖民屬地的控制力不斷下降。

史達林利用‘salami tactics’ (沙拉米戰術,即蠶食政策)在1946-1947年控制了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東德。以匈牙利的共黨領導麥特亞斯拉柯西為例,在1945年自由選舉中,共產黨得票率17%而民主小業主黨得票56.5%占明顯優勢。在蘇聯紅軍干涉下,民主小業主黨被說服做出讓步,使之分裂,最後代替。麥特亞斯拉柯西說:“每天多要求一點,就象且香腸一樣,一片一片的切。”很快,僅占少數的匈牙利共產黨控制了匈牙利。

希臘對於英國非常重要,是保證其經地中海通往東方的海上生命線的安全,英國需要保持對希臘外交上的影響力。英國一向把希臘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為此,1942年2月英國不惜勞軍遠征,幫助希臘抵抗德國入侵。失敗後,英國又全面支持希臘流亡政府。 從1943年春開始,邱吉爾對希臘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如何在希臘解放時防止希共奪權。

為此,英國政府幫助希臘流亡政府召開了黎巴嫩會議。邱吉爾希望通過使民陣(希共為主體的民族解放陣線)加入到政府當中,從而把民陣從與政府平起平坐的對手地位貶到一個小夥伴的位置。如果民陣拒絕參加政府,英國就可以它破壞國家團結,從而降低民陣的威望。最後,達成了《黎巴嫩憲章》,希共的民陣僅得到20個內閣成員中的5個。1944年5月和10月,英國與蘇聯先後達成《五月協定》和《百分比協定》,劃分了兩國在巴爾幹的勢力範圍。 由於蘇聯承認希臘為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遂不再擔心蘇軍在向巴爾幹進軍中進入希臘並支持民陣。

1944年10月雅典解放後,希臘政府立即要求民解(全國人民解放軍)復員。民陣決定以退出政府和舉行罷工示威表示抗議。12月3日的示威遭到政府員警的鎮壓。希共又舉行起義,佔領了雅典大部。但起義並沒有嚴密的計畫和明確目標。同時,希共領導人錯誤地以為英國不會幹預,可是,英國卻一直在尋機用武力鎮壓民陣和希共。早在黎巴嫩危機期間,邱吉爾就已下決心,需要的話不惜動用武力來對付民陣。為此,他命令斯科比“要毫不猶豫地”鎮壓希共的起義,“明確的目標就是打敗民陣”。

一旦英國幹預,希共領導人便喪失了勝利的信心。與此同時,蘇聯也不得不批評希共的作法。在這種情況下,希共只好停止戰鬥,在1945年2月與政府簽訂《瓦爾基劄協定》。據此,民陣解散了自己的軍隊。 但邱吉爾對這樣的協定都感到遺憾,因為他“已準備好在希臘進行更多的鎮壓”。 對希共來說,雅典12月起義是場巨大的災難。它失去了軍隊,引起蘇聯的不悅,而起義中扣押一些資產階級作為人質的作法損害了它的威望。英國政府堅決要求希臘政府把民陣排除在任何一屆政府之外。

但隨著全球範圍內冷戰的出現,希共也轉向武裝暴動。1946年2月,為回擊英美攻擊其在東歐的政策,蘇聯站出來為希臘左派說話,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抗議英軍在希臘的存在。蘇聯的外交攻勢鼓勵了希共領導人。希共中央決定開始新一輪的武裝暴動。 但此時希共力量遠非戰爭結束時可比,同時他們面臨的外國干涉也將由英國單獨干涉變為英美合作干涉。1947年2月,英國政府意識到難以支撐在希臘的龐大軍事開銷,此時,美國的杜魯門總統出面支持希臘政府,主動出資支持英軍繼續駐紮在希臘,暫時穩定了希臘的局勢。

1946年夏天,憂心忡忡的邱吉爾對二戰勝利後世界可能的災難表達:“勝利已經變成了麻布袋和灰燼(即幻滅)。”

1946年9月19日,邱吉爾在瑞士的蘇黎世大學的著名演講中說:“如果一旦歐洲能聯合起來共用她的共同的傳統,她的3-4億人民將享有無限快樂、繁榮和榮耀。然而,日爾曼民族發起的一系列可怕的國家爭端,我們在二十世紀和我們的生命中看到打破了和平並摧毀了人類的繁榮。”為了避免這樣的爭端再次發生,必須建立“歐洲聯邦”並從法國和德國的夥伴關係開始,沒有偉大法國精神和沒有偉大的德國精神就沒有歐洲精神的復興。

1947年初,當其他東歐國家的共產黨基本上在史達林幫助下實現了共產黨獨裁時,只有在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仍然與其他政黨實力相當。 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力量比較強大,同時其經濟發達程度更接近西方國家。開始捷共一些領導人存在著通過議會活動來奪取政權的想法,不想運用極端暴力方法奪取政權。史達林始終對捷克斯洛伐克虎視眈眈。在捷共與非共政黨的鬥爭進入關鍵性的時刻,史達林對捷政局進行了幹預。

1947年下半年,當史達林下令不得參加討論馬歇爾計畫的巴黎會議時,其他東歐各國共產黨齊聲應諾,只有捷共一人出頭違抗禁令,說與會的決定已經公佈,若要收回決定政府不會支持我們(共產黨)。結果惹得史達林把捷共領導人召來莫斯科反復訓斥後才使捷共領導人改變想法。1947年7月,在史達林的訓斥和壓力下捷撤銷參加巴黎會議的決定和拒絕馬歇爾計畫,是捷多黨政治的分水嶺。它意味著捷已開始被納入了正在形成中的蘇聯東歐集團之內,同時也預示著捷聯合政府的體制即將結束。在這個過程中,蘇聯一開始就立場明確而又堅決,即支持、幫助和督促捷共與非共政黨進行毫不妥協的鬥爭直到把它們從捷政治舞臺上徹底地清除出去。

從這年夏天起,捷共開始對自己的政治對手發起進攻。捷共依靠工會等群眾性組織和團體,組織各種集會、遊行和警告性罷工,引導群眾尋找敵人、間細、怠工者和投機分子等,並且給反對派貼上“反革命的”、“反動的”和“破壞共和國”等標籤。而國家社會黨則在同年7月召開秘密會議,籌畫聯合其他政黨建立反共陣線。9月中旬,共產黨控制的內務部宣佈破獲了斯洛伐克的“反國家的陰謀”。

在捷局勢發展的關鍵時刻,蘇聯前駐捷大使、副外長佐林於1948年2月19日抵達布拉格。佐林會見了捷共領導人哥特瓦爾德。據佐林自己說,他“向哥特瓦爾德轉達了勸告:要更加強硬,不要對右派讓步,不要動搖,他(哥特瓦爾德)無疑是領會了”。

2月20日深夜,電臺發表了《捷共產黨主席團告全體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書》號召人民團結在以捷共哥特瓦爾德為中心的民族陣線周圍。

2月21日,捷共在布拉格的老城廣場組織了由包括所有大企業和煤礦的1000名代表參加的集會。與此同時,捷共還發動了勞動群眾致電致函貝奈斯總統的運動,要求他接受12名部長的辭呈。

2月24日,捷共組織全國了總罷工,參加者達250萬之眾。與此同時,國家安全部門佔領了國家社會黨中央的大樓。25日,共產黨人已經完全掌握了局勢,政權轉到了由他們領導的行動委員會手中。非共產黨政黨的機關均被佔領,這些政黨的領導發生了分裂並重建了黨的中央機構。當天下午,四面楚歌的貝奈斯總統已經無力抗爭,他同意12名部長辭職並且簽署了哥特瓦爾德新政府的名單。27日,新政府宣誓就職。在新政府成員中雖然仍有其他政黨的代表,但已經不成為共產黨的反對派了。共產黨單獨執政的地位已形成。

在捷二月事變發生後,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捷代表曾在聯合國控告蘇聯破壞了捷的獨立。智利和阿根延等國也要求討論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但這些努力已經無法扭轉捷國內政局的發展。同年6月,貝奈斯辭去總統職務,共產黨一黨獨裁在捷克斯洛伐克徹底確立。

2月28日,捷駐美國使館在一份報告中說,“(美國)報刊和政治家們利用捷克斯洛伐克的危機揭露新的慕尼克陰謀和蘇聯擴張的威脅,聲稱美國面臨著憂鬱的將來。” 在西方國家的社會輿論的推動下,美國政府對捷二月事變的立場逐漸趨向強硬。3月17日,杜魯門總統在國會公開抨擊蘇聯及其代理人“摧毀了中東歐一些國家的獨立和民主的特性”。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與此同時,邱吉爾仍然把促成美國參戰作為自己外交活動的首要目標。他預定於春季與羅斯福總統舉行會晤,但由於地中海戰事使他無法脫身,羅斯福總統也因為忙於國內的立法程式而無暇他顧,致使這次會晤拖了下來。
  • 此時使邱吉爾略感安慰的是正在北非展開的“十字軍戰士”作戰計畫進展順利。11月18日盟軍對隆美爾部隊發動攻擊初戰告捷,使德軍損失坦克55輛,被迫撤退。
  • 在此期間,要求盟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以減輕德軍對蘇聯的壓力這一問題被提了出來。5月,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訪問英國,與邱吉爾政府就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從蘇德前線引開至少40個德軍師的前景問題進行商討。

  • 這場風波雖已過去,但它使邱吉爾認識到,只有戰場上的勝利才能穩固自己的首相地位。他想要親自去開羅實地看看情況,但被艾登和佈雷肯等人極力勸止了。
  • 阿拉曼戰役是盟軍在北非的一次決定性戰役。這次戰役使隆美爾損失了6萬人,其中德軍為3.4萬。以此為轉捩點,盟軍此後在北非的戰鬥中節節勝利。邱吉爾曾在回憶錄中概括道:“在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從未獲勝過;在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從未失敗過。”
  • 會議結束後,邱吉爾和馬歇爾一起飛往阿爾及爾,與艾森豪討論了下一步戰鬥部署,授權他在攻佔西西里島後採取迫使義大利退出戰爭的適當措施。
  • 1945年1月,邱吉爾致電史達林,要求他“在維斯拉前線或其他某一地區發動強大攻勢。”史達林決定在中線加強進攻,強大的蘇軍在三周時間內推進了500公里,進入距柏林70公里的奧得河地區,為西線的盟軍減輕了壓力,也創造了奪取最後勝利的條件。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不久即舉行的大選中,英國人民拋棄了剛剛帶領他們走向戰爭勝利的邱吉爾。此前在出席雅爾達會議時,有一天邱吉爾參加由羅斯福作東的宴會。在宴會上非正式的談話中,邱吉爾說,他是經常被當作反動派“被痛打”的。但是在他和羅斯福、史達林三個人中,只有他隨時可能由他的人民通過投票把他趕下臺。
  • 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邱吉爾在應邀訪問美國期間在密蘇裏州富爾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講。在演講中,邱吉爾深刻揭示了蘇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以及如何保證持久和平的建議。
  • “現在,如果蘇聯政府試圖單獨行動,在他們的地區建立一個親共的德國,就將給英美兩國佔領區製造嚴重的困難,授予了戰敗的德國人以在蘇聯和西方民主國家之間拍賣抬價的權力。這些都是事實。不論我們從中得到什麼結論,這肯定不是我們進行武裝鬥爭所要建立的解放的歐洲,也不是一個具有永久和平必要條件的歐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