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夏 首位競選維州議員第一代女華人

王建新
font print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6日訊】初識龔小夏,還是去年。一個意外的機會,有個朋友介紹了她的中文網站。瀏覽之下,頗有「相知何必曾相逢」之感。 心下仰慕,期待有緣相聚。但因緣際會,本非人力所及,芸芸眾生,每日為生計奔波,誰能免俗? 所以直到月前,還只是單相思,神交而已。

誰想冥冥之中, 自有安排。上個月在一次集會中,我也是正在做一些社區服務的事情,坐在那裏,就有一位女士過來, 詳談之下,發現她竟然就是自己慕名已久的龔小夏!真是相見恨晚,定下再見機緣。

上週五晚上去參加了一個為小夏競選州議員的活動舉行的「籌資聚會」,英文就叫”fundraiser”,這也是我此生的第一次。 蠻有意思的。 被請來的大部分都是屋主人的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小夏親自做的一些便餐,大家隨意,互相交談,聊天,結識。

然後主題開始,由維州春田區的區長(supervisor)Pat Herity給大家作了個簡單介紹之後,小夏就開始了自己的「講演」。

小夏一點也沒有我們觀念中的那種「VIP」的形象:某種大人物的謙和,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她就是我心目中的那個龔小夏,一個實實在在的,真實的她。沒有絲毫做作,和她在一起,你感到接觸的就是她這個真實的人,心,從裡到外,沒有不踏實的感覺。

她說,在美國這麼多年,她發現,移民團體還是難能真正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儘管許多人都有這個想法,同一個美國夢。人們都在忙於生計,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由此也就造成了移民聲音比較弱,利益不能得到關注,總是游離於主流之外。但是僅在北維州外國出生的公民就占有32%的人口, 這是個不容忽視的數字,也是必須重視的數字。移民和其他公民一樣是這個國家的一分子,有權美國社會賦予的民主權。她希望通過自己這次的選舉為本州所有的人,包括移民,盡自己的一份責任﹑義務。

她本人是哈佛大學的博士,專攻歷史和社會學,寫過不少書和文章,又一直在教書,所以對教育情有獨鍾。她說美國的教育許多現象令人擔憂,許多孩子高中畢業卻不會寫作;而且還有教育與社會需求斷檔的現象存在。州議會的立法對於教育政策有很大影響。她希望能夠成為第一位被選入維州議會的華人移民。龔小夏的選舉大家的支持,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一起來實現這個目標。

來的人都是看了小夏的傳單或聽了朋友的介紹,對她的主張感興趣的人,有一個叫麗莎的女士,就這樣對我說「:哦,我看了(她的)傳單,哇,我覺得她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unique), 我很贊同,我就來了。」

我原來還以為,這類的聚會是小夏自己籌辦的。一問才知道不是。 就是她的支持者自己主動,在家裏開個party,廣發請帖,邀請贊同者,感興趣的人來,十幾人,幾十人不拘,就是一個籌資聚會。然後通知她,小夏自然會到。這也是一種集資﹑宣傳的途徑, 也是美國的民主選舉的特色之一。

今後我將跟蹤小夏的選舉路程,給大家及時的最新消息,通過這個實例,讓我們大家包括我在內的美國的「老外」,真實的經歷一次民主選舉過程,了解競選人的酸甜苦辣,選民與競選人之間的互動,民主與獨裁的根本區別,在於民主政治是每個公民都能參與的,關係的也是我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有關我們的生活的切切實實的事 。

也希望有興趣的讀者、鄉親、同胞,有任何問題、想法、建議,可給我發電郵,讓我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我的電郵址:angelawangli@gmail.com

龔小夏的競選戰役正式宣告開戰的大會定於6月26日晚7點至8點半。地點是Cameron Station Community Center, 200 Cameron Station Blvd, Alexandria, VA 22304。(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九一一恐怖襲擊將本來已經是衝突熱點的中東再次推到了整個世界關注的中心。不過,中東問題特別是以巴衝突的由來是什麼?美國為什麼長期支持以色列?在中文媒體上,我們看到的似乎只有一種說法,就是美國長期縱容以色列欺負巴勒斯坦人,侵佔巴勒斯坦的土地,在整個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公憤,因此才出現恐怖主義問題。比如,最近一期《亞洲週刊》上,有一篇題為《美國縱容以色列種下苦果》的文章,便典型地體現了這種說法。
  • 根據美國聯邦人口統計局在2007年發佈的數據,美國一戶人家居中的收入為五萬零二百三十三美元。有百分之十一至十五的美國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四口之家收入低於兩萬一千二百美元),有大約百分之十五的家庭收入超過十萬美元。
  • 奧巴馬新政府上台之後,第一要務就是加緊督促國會通過八千多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個計劃推行之後,已經債務累累的美國政府將面臨著萬億赤字。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政府不敢貿然大幅度給個人或者企業增稅;而由於世界各地的經濟都受到金融海嘯的拖累,美國要在國際上大筆舉債也不再像從前那麼容易。因此,多印鈔票是近期內政府解決財政困境唯一的出路。幾乎所有人都看到,美國正在走上新一輪的通貨膨脹。
  • 就在新總統奧巴馬上台之際,美國最著名的報紙《紐約時報》與墨西哥通訊業的富豪卡洛斯‧斯利姆達成了協議。斯利姆向該報業集團注資兩億五千萬美元,交易達成後他擁有百分之十七的普通股,成為這家龍頭報紙的大股東。
  • 這些大金融機構的董事會給高級管理人員發放數額驚人的工資和獎金,而這些管理人員的本事主要是將各種金融交易弄得無比複雜,幾個回合下來連他們自己也根本搞不清到底怎麼回事。不過只要別人看不懂,他們就可以混水摸魚地去賺錢,同時再聲稱自己是多麼價值連城的天才。而真正的股東在這裡完全被剝奪了發言權。華爾街的金融海嘯不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失敗,而是其原則沒有得到貫徹。
  • 在金融海嘯的背景下,新政府上台之後推行了大規模赤字經濟的政策,今年的聯邦政府預算超過了四萬億美元,達到國民經濟總值GDP的百分之二十八點五。與此同時,政府還準備增加一萬九千億美元的稅收。共和黨人對這個預算的批評就是三句話:花得太多,徵稅太多,借債太多。其結果,有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過度依賴政府甚至大規模國有化的地步,同時減少私人投資的比例和空間。
  • 到四月下旬,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上台就要滿一百日了。在金融海嘯陰影下入主白宮的新總統就任伊始,就表示要模仿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對付大蕭條的百日新政,來一個「新新政」(NewNewDeal)。這是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對美國的內政外交政策進行一系列相當根本性的重塑。一百天過去了,這場「新新政」給美國帶來了什麼?換句話說,美國在奧巴馬新政權之下有什麼重大變化?「新新政」的各項內容,對今後美國乃至於世界的發展方向可能會有多大影響?
  •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面,聯邦政府的救助或者經濟刺激計劃所帶來的長期的、制度性的效應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比如,在銀行救助計劃中,就包括了政府對高層管理人員工資的限制、對董事會任命的參與等等條件。於是,不少管理得還不錯的商業銀行紛紛開始拒絕或者退回政府的救助款項。一些銀行家公開聲稱,他們寧可不要這些錢,也不願意費神與政府官僚機構打交道。
  • 《紐約時報》的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出版之後,先是走紅美國,之後又紅遍全球。他的朋友戴維‧斯米克有點不以為然,於是寫了《世界是彎曲的》(The World Is Curved)來唱對台戲。他的比喻是,在弧形的地球上,人們看不見地平線之外的風景。
  • 南希用一生詮釋了全心全意的支持和不離不棄的守護。她和里根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婚戀被讚譽為美國總統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