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美術

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義(二)

以學術方式延續藝術傳統
謝春華
font print 人氣: 73
【字號】    
   標籤: tags: , ,

(二)、以學術方式延續藝術傳統

傳統中最早的藝術學校是一五六二年時,喬治‧瓦薩裏(Giorgio Vasari,一五一一~一五七四年)在佛羅倫斯所創建的藝術學院(Accademia dell’ Arte del Disegno),學生們在學院裡學習繪畫技巧,包括解剖學和幾何學。十年後另外一間學院:聖路卡學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在羅馬創立。和佛羅倫斯的藝術繪畫學院相較,聖路卡學院較偏重教育和藝術理論。

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執政期一六四三 ~ 一七一五年)時,在一六四八年以類似聖路卡學院的模式,創建法國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與一六六九年創建的法蘭西音樂院和一六七一年創建的法蘭西建築院,此三院於一八○三年拿破侖當政時,合為法蘭西藝術院),以提高藝術水準為首要政策,同時大量增加王室藝術收藏,爲法國美術傳統建立了紮實基礎。



圖7《著加冕大典禮服的路易十四肖像》(Louis XIV in Coronation Robes),1701年,亞珊特.李戈(Hyacinthe Rigaud, 1659 ~ 1743年),油彩、畫布,277×194公分,羅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與義大利相較起來,法國美術在十八世紀以前並未居於領導地位。十七世紀法國畫家普桑(Nicolas Poussin,一五九四 ~ 一六六五年)自一六二四年到羅馬,學習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們的理論和作品,尤其推崇拉斐爾。普桑認為,一幅畫必須包含最高的道德內涵,表現在能傳達其知性內涵的結構中。他用蠟質模型的小舞臺佈景,來練習構圖和採光照明,再根據這模型效果畫無數張習作才完成定稿;普桑要使繪畫成為一種條理分明的表達方式,使觀賞的人受益。

曾於一六四二年到羅馬,以四年時間,跟隨普桑學習繪畫理論和技藝的勒布倫(Charles Le Brun, 一六一九 ~ 一六九0年),在路易十四時期奉派擔任藝術學院院長時,制定學院規章,奠定法國學院藝術的方向,也促成日後新古典主義畫家的興起。

法國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成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區分藝術家與一般工匠,讓藝術家免於受同業者工會的約束,保障藝術家的藝術活動自由和利益。而學院藝術傳承強調藝術必須遵循理性的基準,爲了描寫正確、畫的逼真,因此透視法、數學式人體比例、幾何學式安定構圖、正確的結構、明暗表現等等,均是重要的學術基礎訓練。

通常藝術學院的學生得要經過測驗,並有藝術老師推薦才可能進入學院,他們必須有數年嚴格的基本訓練。以法國美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的課程為例:裸體素描和繪畫習作被稱為「académies」,是學院藝術的基本課程,也是學習中必須的步驟。學生先要臨摹經典雕像的圖片、熟習輪廓的原理及光線的明暗,經由這種臨摹吸收前輩大師的技巧;臨摹的習作經評估認可後,才能開始直接臨摹經典的雕像;而繪畫雕像技巧成熟後,才能進入繪畫真人模特兒的階段。這種強調理論和學術的正規學校訓練,是以學術方式有力的延續著藝術傳統。此後,以法國學院為藍本、模仿其教學法和風格創立的學院,遍及全歐洲,例如英國的王家藝術學院就是其中之一。



圖8《希波曼斯和愛特蘭塔的賽跑》(The Race between Hippomenes and Atalanta),1762-65年,諾埃爾.阿萊,油彩、畫布,321×712公分,羅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路易十四在一六六一年重組法國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註四)由官方主辦的畫展在一六六七年首次舉辦之後,往後每二年舉辨一次,後來甚至移至羅浮宮內辦展,同時把王室的收藏品,給民眾半公開參觀。這種官方辦的展覽,因為在羅浮宮的「方形廳」(Salon Carré)舉行,因而後來稱之為「沙龍」。路易十四並於一六六六年於羅馬創立法蘭西羅馬藝術學院(French Academy in Rome),選送法國優秀的藝術家到羅馬留學(註五),爲藝術家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機會和環境。法國藝術學院設的「羅馬獎」選送得獎者到羅馬留學,對於培育優秀的藝術家來說,有很重要的影響。

例如法國畫家諾埃爾.阿萊(Noel Halle,一七一一 ~一七八一年)、皮埃爾(Jean Baptiste Marie Pierre,一七一四 ~ 一七八九年)、維恩(Joseph Marie Vien,一七一六 ~ 一八○九年)等等,皆是得到「羅馬獎」至義大利留學,回法國之後,成為學院會員,為影響力頗大的畫家,畫風呈現追求理性、節制的精神。



圖9《耶穌誕生》(Nativity),皮埃爾,油彩、畫布,92 x 73公分,私人收藏

新古典主義代表畫家大衛在一七七四年獲得「羅馬獎」,於一七七五年其師維恩就任羅馬藝術學院院長,大衛趁便前往羅馬,直至一七八○年。在羅馬的六年期間,大衛對羅馬古代文化發生極大興趣,他研究了考古發掘出的紀念章、浮雕、青銅雕像等等,不僅參觀龐貝之發掘作業,與雕刻家、考古學者亦來往密切。(註六)



圖10《羅馬皇帝王奧列裏烏斯分發食品給人民》(Marcus Aurelius Distributing Bread to the People),1765年,維恩,油彩、畫布,300 x 301公分,皮卡第美術館(Musée de Picardie),亞眠市(Amiens),法國

一七八○年大衛回到巴黎之後,門生漸多,也先後擔任國民議會議員、教育及美術委員會之委員長等要職;拿破侖就任帝王時,又被推舉為宮廷畫家,在畫壇有極大的影響,也為羅浮宮和法國博物館的維護和建設有不小的貢獻。一七八四年大衛被推舉為藝術院會員,一七八五年以呈現理性、明晰、和莊重的《荷瑞斯兄弟之宣誓》參加沙龍展,當時受到極大讚賞。若以大衛和其同樣得過羅馬獎的遠親布雪(Francois Boucher,一七○三 ~ 一七七○年)相較,布雪一七五六年的《龐巴度夫人》以清澈的色彩畫出玫瑰般色澤的肌膚和精美衣裳的柔軟質感,而大衛的《荷拉斯兄弟之宣誓》則單純有力的表現出古代雕像般莊嚴站立的英雄,突出了『完成大我、犧牲小我』的高貴主題。


圖11 《龐巴度夫人》(Portrait of Marquise de Pompadour),1756年,布雪,油彩、畫布,201 x 157公分,古代美術館,慕尼克(Munich),德國。布雪是學院藝術在洛可可時期的代表畫家,也是新古典畫家大衛的遠親。



圖12《荷拉斯兄弟之宣誓》(The Oath of the Horatii)局部,1784年,大衛,油彩、畫布,330 x 425 公分,羅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西方藝術的發展中,藝術學院以學術方式的研究、訓練制度,對藝術創作的題材、技術和風格都發揮著重要的影響,是促使新古典主義風行的推手。 @*

(註四)路易十四並且在一六六一年在巴黎創辦了全世界第一所王家舞蹈學校,親自設計一套基本動作、舞蹈創作、配樂、舞臺、佈景等的課程。路易十四並親自參加演出,先後在二十六部大型芭蕾中擔任主角,他十三歲第一次登臺,三十歲時退出舞臺,曾經演出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王」,被尊稱為「太陽王」。這個時期宮庭組織了三位藝術大師——呂利(Lully)、莫裏哀和博尚專門負責芭蕾藝術的創作和演出,同時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十二個手位等,使芭蕾動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動作體系。這所學校就是今天的巴黎歌劇院前身,從這所舞蹈學校歸納成的基本舞步,使初學者,教授者,和編舞著得到可循的依據,這些基本舞步至今仍是學習芭蕾舞所不可缺少的基礎。由這間芭蕾舞學校培育出來的音樂舞蹈家多才多藝,英國王家芭蕾舞學院的早期創辦人全來自這間芭蕾舞學校的學生。戲劇 索書號:J980 7764 c.2 頁數:68
(註五)最著名的繪畫競賽是羅馬獎金大賽(Prix de Rome)。羅馬獎金大賽的獲勝者將能獲得最多五年的獎學金前往法國羅馬學院學習。參與競賽者必須是法國籍、男性、三十歲以下且單身,他必須先通過類似法國美術學院的標準,並且有知名藝術教師的推薦。競賽過程要經過好幾個階段的淘汰才會到達最後階段,最後階段剩下的十名競爭者單獨在畫室裡作畫七十二天,以畫出他們最終的歷史繪畫。競賽的贏家將能確保他未來職業畫家的地位。畫家如:安格爾、莫羅、德拉羅什、德拉克羅瓦等都曾是藝術院的院士。
(註六)世界名畫全集8 高敬忠著 光復書局 1979年 頁94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邱愛思多倫多採訪報導)4月28日晚,加拿大皇家音樂學院The Royal Conservatory (RCM) 在新裝修的TELUS Center for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舉行了慈善捐款晚會。這是第五次舉辦慈善捐款晚會,為The Glenn Gould School (The GGS) 的學生籌集資金。RCM在近123年裡為以數百萬人提供了最好的音樂和藝術教育。
  • 法國巴黎著名的景點羅浮宮座落在塞納河右岸,始建於十二世紀末,是菲力普奧古斯都為保護巴黎不受諾曼人及英國人的入侵建設的第一座城堡,即現在羅浮宮位置。
  • 風靡全球的神韻藝術團自2008年12月19日開始,三個藝術分團、兩個樂隊在北美、歐洲、亞洲、大洋洲巡迴演出281場後,於2009年6月27日首度登陸南美洲,於當地時間晚上9點,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Auditorio Belgrano劇院,拉開了阿根廷和智利共18場演出的首演的帷幕。美妙華麗的服飾、金碧輝煌的天上仙境及創意無限的中國古典舞編舞,給阿根廷觀眾帶來全善、全美的中華神傳文化的同時,也令華人觀眾感受欣喜不已。
  • 「古典」(classic,classism)一詞,含有傳統的、典範的意涵,通常是指來源於古代希臘、羅馬藝術美的價值或風格。最早用於文學,十七世紀以後才運用在美術上,當時的學院普遍認為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已為未來立下典範,如文藝復興也是受到古藝術的啟發,才從中世紀的不成熟走向藝術的鼎盛。所以「古典主義」或「新古典主義」,都是指受古希臘、羅馬文學、美術、建築等藝術影響的思潮和美的風格,其特徵在追求完美與永恆的價值,強調理性、秩序、明晰,形式上偏好結構的單純、平衡與比例的整體和諧;精神上則崇尚尊嚴、高貴、平和等內斂性質。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