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軒:遺產留給誰最好?

羽軒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5日訊】近來新聞不時出現豪門爭奪遺產的事件: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在美突然辭世沒有留下遺囑,長子王文洋越洋興訟,不惜冒可能補繳大額稅款的風險。香港首席女富豪龔如心過世後,也冒出了地下情人風水師與其家人對簿公堂。這些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聊天的八卦新聞,想必不是這些富豪們在天之靈所樂於見到的吧!

紛爭的源頭多來自於亡者生前的婚姻關係不單純,繼承人眾多,又有部份繼承人覺得沒有被公平對待,是以用法律途徑尋求公道。然而,主要的原因還是,亡者生前沒有妥善規劃,沒有經法定程序訂定的遺囑,使得繼承人有各自解說的空間。可見生前就規劃好遺囑的重要性。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達觀一點的人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在死前花光所有的錢,既沒有負債,也沒有遺留,瀟瀟灑灑的離開 人世最好。既然再多的錢死後也帶不走,為何人們總是希望累積資產,而能留下越多的遺產給親人呢?簡單地說,目的就是想「遺愛人間」。然而,愛的對象有多有少,大多數的人會留給自己的親人,有些人會把摯友納入名單,甚至有人會把寵物也列入考慮(如:美國女地產富豪留給自己愛犬1,200萬美元的遺產)。不管是如何規劃,有愛的對象總是好的,如果死前驀然回首,發現一生中居然沒有值得關愛的人,那豈不是一種悲哀!

愛心人士大多會在生前規劃捐給公益團體。史上最大的捐贈來自股神巴菲特,在2006年6月,巴菲特宣佈,他將分許多年,送出85%他持有的波克夏海瑟威股票(在當時的價值是370億美元)給一些基金會。其中5/6的股票將贈與蓋茲伉儷基金會。蓋茲伉儷基金會已經是世界最大的慈善機構,但巴菲特希望不只是把錢捐出去,而是捐給像蓋茲伉儷基金會這樣可以有效率運用錢的機構,讓更多的人可以受益。巴菲特認為:「我始終覺得,錢財是一張張『支票』,應該還給社會。我對財富世襲不感興趣,尤其是看到60億人的生活遠比我們貧窮,他們有機會從這些錢受益。」

這項空前規模的生前捐贈引來許多富豪跟進。亞洲首富李嘉誠承諾,將當時約190億美元的1/3投入他自己的基金會。李嘉誠在接受《商業周刊》的專訪時表示,在30歲就擁有了足夠一生開銷的錢後,發覺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所以成立了李嘉誠基金會來資助醫療與教育。曾經,他也猶豫是否要把這麼多的錢送給不認識的人,後來,他領悟出一個道理:只要將基金會視為第3個兒子,財產分1/3給基金會就變成理所當然。

他說:「財富到某一個數字,衣食住行都無憂,握在手裡的用途就不大。如果你不能做到慷慨割捨、有愛心的話,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頂多就是遵照華人的傳統觀念,一代交給一代,如此而已。但如果,能將建立社會的責任看得與延續後代一樣重要,選擇捐助財產猶如分配子女一樣,那我們今日一念之悟,將為明天帶來更多的新希望。」

巴菲特也對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學生說:「人生的目的,是希望你愛的人當中,有盡可能多的人愛你。」希望巴菲特和李嘉誠的一席話,可以給有意生前就規劃遺產的人一些啟發。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羽軒:2009年金融大勢回歸簡樸的原則
羽軒:失業了 該怎麼理財
羽軒:現在該投資中國基金嗎?
羽軒:從貧民到百萬富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