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樂人生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樂。快樂是人人一致的希望,但是實際上並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幸福快樂的人生,而人生中的苦與樂又常常是互相轉化的。我們如何才會快樂?我提供以下四點意見:

一、以捨為有:有的人整天妄想、貪求,這樣的人生不會快樂;相反的,懂得喜捨的人生,快樂無窮。“捨”並不是完全給人,而是一種結緣,例如:我專心聽你講話,就是與你結緣;幫你做一件事情,給你一些助力,給你一個微笑,給你一個注目禮,都是結緣。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你是在給人,其實是在播種福田。能夠捨的人表示自己很富有,因為你內心有感恩、有滿足,你才肯捨,才肯給人。心中有好話,才能說好話;心中有微笑,臉上才有笑容,所以“以捨為有”,才會快樂。

二、以勤為富:一般人都希望自己發財,其實只要肯勤勞就是一種財富;不勤勞,即使擁有萬貫家財,也會坐吃山空,所以要以勤為富。

三、以忍為力:聖人之所以是聖人,因為他“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個人能夠忍,就有力量。所以我們要能忍苦、忍難、忍饑、忍餓、忍早、忍晚,要“以忍為力”,一忍萬事成。

四、以苦為樂:一般人都怕吃苦,想要過舒服日子。然而看看人的一生,很少有一帆風順,享盡榮華的,大多是起起落落,苦樂攙半,所謂“三貧三富不到老”。可以說,艱難困苦是人生必經的考驗,與其消極逃避,不如坦然面對。

其實每一次苦難都是對我們人生境界的昇華。在苦中我們思考著生命的本質,感悟著人生的意義,學會了體諒他人,懂得了關懷與珍惜……每一次的苦過之後,當生命的視野更加開闊,進入到一個昇華的全新境界,心頭體會到的是真正的樂與甜。“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曾經的苦難,不也是樂在其中嗎?一個真正豁達超脫的人就不僅僅是能忍苦吃苦,更會苦中尋樂,以苦為樂,這樣的人還會有煩惱嗎?當然,真要做到這一點是著實的不易。但是至少,讓我們在苦中多一些樂觀,多一點勉勵吧!

快樂的人生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只要我們懂得:
一、以捨為有。
二、以勤為富。
三、以忍為力。
四、以苦為樂。

──轉自《明心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運結束以後,全國許多地方正在靜悄悄急行軍般地實行所謂「陽光工資」。據說,實行「陽光工資」是為了規範公務員的收入,以便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眾所周知,從江澤民和朱鎔基時期開始,各級政府機關濫發名目繁多的獎金、津貼、補貼之類,以致工資外的收入超過工資, 使得「兒大於娘」,這些工資外收入是各部門各單位憑藉自己手中掌握的公共資源進行「創收」所得,不僅不透明,而且在不同的職能部門之間,因佔有公共資源的多少不同而苦樂不均。實行「陽光工資」,就是要把這些灰色收入納入工資範疇內統一核算,使之規範化和合法化,使它們「陽光」起來,名正言順。據說這樣一來,不僅各部門之間的苦樂不均可以消除,而且掌握權柄的政府部門不再公權私用,從此可以「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了。
  • 感謝我們所擁有的
    以及
    大自然所賦予的無盡寶藏。
  • 人間很不完美﹐人間苦樂參半﹐所以人間有很多夢想﹐大多數人的夢想可能都很相似-一個屬於自己的舒適的家。準確說﹐四面牆內有美麗的裝修設計﹐賞心悅目的傢具陳設﹐不太貪心的﹐適量的現代化設施﹐啊誰會拒絕這樣一個窩心的家居﹖我永遠記的這是我童年最真切的夢想。
  • 春天,是種植希望的時節, 把握當時,週而復始在規律的往復中; 希望年年明春曉,年年迎新生。
  •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首詩,是寫給兒子蘇過的,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淺白無比,卻道盡了人生三重境界。詩中透著一種大徹大悟後的寧靜與豁達,蘊藏人生走盡繁華,歷經風霜的心靈感悟。
  • 當你遭遇不公,我希望你敢面對;當你路見不平,我希望你敢出手;你即使不想如狗般累、虛偽地活著,我也希望你能勇敢地揭掉世俗的面紗——否則,你就不配喊累!
  • 總是不由自主扮起好人的族群,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不懂得如何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感」。舉例來說,面對以下這種人,你會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呢?總是滿臉笑容、為人親切、經常收到這個人送的禮物。可是,和這個人相處,總感到莫名疲倦。
  • 有一對年輕夫妻的育兒日記記錄著家庭日常,但從記載中看起來並不是愉快的回憶,到底是怎麼回事?看倌來評評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