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泉深壑丰山游 云岚缥缈气象幽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31日报导】山中传奇系列之3─石鼓盘(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31日电)有人说丰山有“三多”:瀑布多、吊桥多、巨石多,这个又称“石鼓盘”的嘉义县小山村,最近因921地震形成的“水漾森林”堰塞湖掀起一阵踏勘热潮,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景点。

位于嘉云南峰尾脊台地上的丰山村,行政区域属于阿里山乡,刚好在嘉义、云林、南投3县交界处附近,与云林草岭、南投竹山毗邻,境内山环水遶,景色幽美,因此也被喻为“阿里山明珠”。

丰山是阿里山乡5个汉族聚落之一,原本是邹族的属地“奇冷岸社”,后来明郑时期爆发天花瘟疫,“奇冷岸社”因而灭社。直到日治时代,日人为了提炼战略物资樟脑油,于是策动“脑丁”上山采樟脑,逐渐成为汉人的聚落。

世居丰山的前阿里山乡民代表会主席许铭月表示,丰山海拔750公尺,四周尽是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以瀑布、吊桥、巨石“三多”而闻名,早年村内樟脑寮处处可见,村民几乎都是日治时代“脑丁”的后裔。

许铭月指出,丰山村因为是山中的一个台地,从四周的山上俯瞰,很像是一个平坦的棋盘,重达数10吨甚至上百吨的巨石错落其间,好似仙人下棋的棋子与棋盘。由于闽南人称巨石为“石鼓”,因此又称为“石鼓盘”。

也是“脑丁”后裔的许铭月表示,丰山在台湾光复后,被列为甲种山地管制区,进出都必须向警察机关申请甲种入山证,等到获得警方许可后,才能出入,管制非常严格。

当兵时抽中“金马奖”的许铭月说,他在金门前线服役时,每年只能返台一次,好不容易搭船回台,经过数天的舟车劳顿,但一回到丰山,却因未能事先向属地警察局申请甲种入山证,到了家门口,竟然不得其门而入,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由于甲种入山证必须在入山之前30天办理,许铭月认为这种制度相当不合理,而且他是在外岛服役,根本不可能事先向当地警方申请甲种入山证。“虽然我有身份证、军人补给证,但警方说我没有办甲种入山证,硬是不能让我回家!”许铭月讲到这里,仍掩不住激动。

为了打破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许铭月退伍后,投入吴凤乡(今改称阿里山乡)民意代表选举,并担任主席,经过多年抗争,终于成功将丰山改为乙种山地管制区,只要凭身份证向当地警察检查哨登记即可进入。

许铭月指出,丰山的瀑布之多,可谓当地的一绝,甚至以“群”相称。例如“石盘谷瀑布群”,其中最壮观的瀑布,首推“蛟龙瀑布”,这道瀑布从海拔2484公尺的塔山奔泻而下,高蔽云天,落差高达860米,是目前所知落差最大的瀑布,大雨过后,气势更为磅礡。

他说,日治时代,日人将蛟龙瀑布称为“大泷”(大瀑布),并绘在地籍图上,瀑布在水量少时,分为四层流下;水量大时,分成两层俯冲而下,在瀑布底下的潭渊中,卷起旋涡状的巨浪,有如蛟龙翻滚,声闻数里,难怪先民会取名为“蛟龙瀑布”。

这群“脑丁”的后裔,迄今仍保有台湾早年纯朴的民风,在山峦叠嶂的星空下,石鼓盘溪呜咽的流水声中,颇能说古道今。这里,住着曾目睹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军美机误炸宣帽石山的耆老;这里,住着昔日当兵时,有家“归不得”的民意代表,道尽一页页的山中传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