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力》序

書序:發現 我們生命的新動能

文╱盧蘇偉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書,用我輔導過的個案「歆瑋」,他現在是國立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國中時,他放棄了所有的努力;但經過「復原力」的完整輔導,他找回了自尊和自信,並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從原先考試連看都不看就作答的敷衍態度,在短短幾個月的努力和改變後,他如願的考上了公立高職和國立的技術學院!

現在的他充滿著信心,不僅要做自己的主人,也要努力在未來做一個能帶領學生快樂學習的老師。我把輔導他的過程完整記錄下來,你只要隨著每一章節的內容循序漸進的讀完全書,我很有信心,你會和歆瑋一樣找回自己的自信,並為自己的夢想做最大的努力。

長久以來,諮商輔導都是尋找個案哪裡有問題,協助個案解決困難,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當事人不想也不要,我們做再多努力都是無效,一切都是白費的。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學生沒有人是有問題的,他們只是欠缺一點愛和成功的經驗,需要一些歷程證明他們是有能力的,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成功經驗,他們就會為自己做最大努力。

這就是所謂「復原力」的觀點,是指一個人具有的特質或能力,能使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的個人,免於高危險情境、慢性壓力或長期嚴重創傷之影響,使個人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而具有成功適應、正向功能或能力的表現。

復原力的概念,最初是Emmy Werner在20世紀70年代從夏威夷的一群高危機孩子身上發現的。這一群孩子雖然生長在貧窮、生活壓力、父母酗酒、家庭失功能等危險因子之下,但長大之後,未必就會是適應有問題的人,他們也可以是充滿著愛和希望的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他們有沒有機會經由協助,發現他們具有的保護因子和能力。

也就是一個人在經歷創傷或面對困境時,能夠很快的調整生活步調,很快的適應改變之能力或是特質,這些特質每一個人都具有,只是有些人的能力沒有機會被激發出來而已。復原力的基本精神在強調個體從處理痛苦創傷的過程中,因能夠有正向的面對和努力,可以積極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以及對生活的掌握,而非陷入失敗者的情緒,以憤怒、憂鬱、無力感,用傷害自己和懲罰別人的模式來處理傷痛。

在輔導實務上,我們雖未明白引用復原力的理論;但實際上,輔導的目標,就是協助個案從現在及過去的負面影響中,學習提升自我調適的能力,用正向積極的態度,處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恢復社會角色和功能。我們一直相信每一個人都有為自己負責,讓自己的表現達到最好的潛能。復原力理論給了從事輔導實務者更明確的方向,為了讓這個理論的運用更深入而有效果,我在工作中選擇了一個交付觀察六個月的個案,用復原力的理論設計完整的輔導計畫,並做出事前與課後的評估比較。除了作為同為輔導實務工作者的參考,也想給老師或父母,及一般社會大眾,在企業管理或是人際溝通上的參考,你也可以用我輔導協助個案的方式,協助自己找回屬於你自己的能力,過你想過的生活。

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向善和向上,由地獄經淨界到天堂;但迷途或犯罪的人,則需要一位如書中引導但丁的良師益友「維吉爾」,帶領你穿越和看清地獄究竟在受什麼樣的折磨,逐級提升自己的心智直到天堂的世界。在我的認知裡,地獄和天堂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一個人充滿著愛與希望,他就生活在天堂;但沒有愛和希望的人,就生活在地獄裡。我努力去扮演好我手上這群迷途孩子的「維吉爾」,願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著愛和希望,過天堂般的生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命閃耀令人讚歎的光彩時,總是發生在智慧解開困惑的當下。智慧是超越成見、包容異類和洞察妙理的能力,而困惑是心靈陷入昏昧漩渦時的感受,論其原因,有時候是事物的道理十分曲折幽微,有時候卻是自己內心設下莫名的偏差認定,以致於面對真相依舊大惑不解,甚至刻意抹煞它的存在。
  • 我要告訴你,自認不適合為人父的我,何以開始質疑自己對養兒育女所抱持的根深柢固的想法。如果我說我是在加勒比海開始重新思考這件事,想必你也不會感到意外,因為那是我轉入新生物學的啟蒙地。事實上,我的省思還是一次不幸的摩托車意外事件引發的。
  • 《不登校:無校可歸的孩子》作者是兩位成長時期拒絕上學(本書稱為「不登校」)的日本人,他們在成人後寫出孩童時代拒學的心情、在家的過程及對學校教育的看法,其生命的歷程與誠實的反思值得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參考。
  • 但是,「選擇」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的優點,那就是容易讓去上學及曾經去上學的人們來接受不登校一事。靠著使用「選擇」這個名詞變成擁有不否定學校,但是可以有不登校的權利。能夠認同「學校錯了」這樣過於激烈想法的人很少,但是若是說「因為我和學校不合,所以請讓我選擇另外一條道路」的話,大家就容易以「也可以啦!」的做認同。
  •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及書中的七章目錄標題,就不想閱讀。不只是我,恐怕大部分從事安寧療護,實際在第一線照顧臨終病人,且受過較完整訓練的醫療專業人員,也都不想讀此書。
  • 心理治療師常誤以為,赤裸裸的死亡焦慮不是針對死亡而來,而是掩蓋其他問題的幌子。珍妮佛的情況就是一例。
  • 「思鄉草」每一篇都很短,只有一兩千個字。那是應一家華僑的中文報紙副刊編輯的要求才寫的。我沒有每天都寫,大概是一周一兩篇,好像專欄的文章,有許多人愛讀。
  • 在這裡我要寫我夜行軍的奇遇。

  • 昨天開車經過一條小巷子,目睹車禍現場。我將車子在路邊小停,跟女兒旦旦說:「你等等,媽媽想送光給那兩個人。」那是一名躺在地上的歐巴桑以及一名無助的卡車司機。
評論